全國新課標1卷英語試卷+解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高考戰場回來之后,緊接跟隨的就是估分和填報志愿。但如今考生和家長面對海量的信息感覺十分迷茫,確實,填報志愿很重要,也是一場不容忽視的戰爭。下面提供高考志愿填報需要考量的5個填報技巧。
1 分數估算
這個是大部分考生都能估算出來的,畢竟自己還是最了解自己的。估算出分數后查一下近三年的省控線,看自己大概能歸類到哪個批次。如果分數高,那是最好的,可選擇的范圍多,肯定以名校為主,但就算分數不高在估算省線邊緣,也不必焦慮,很多大學熱度較低的專業也是可以錄取的。但是不建議為了上名校而選擇冷門專業。
2 志向目標
這個非常易懂,就是自己有沒有未來的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比如未來我想當律師、我想進銀行、我喜歡教書育人、我喜歡舞臺表演。那么有這樣的志向目標,在報考起來會相對輕松很多。比如未來想從事建筑和環保等行業工作,那么水利工程專業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該專業就業城市大多在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那么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可以搜索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該專業開設的大學,并且看下往年的錄取分數是不是在自己的估算分數之內。這樣一來整體思路會清晰很多。
3 報考目標
這個目標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職業目標,上面參考第二點。另一反面是考研目標,很多學生和家長希望通過讀本科積累基礎知識,最終目的要考研繼續深造,那么在報考志愿時候要注意衡量報考的專業,要知道考研時,文科轉理科基本很難實現,但理科轉文科會比較輕松。
4 擇校信息
學姐一直以來的報考思路都是城市>學校>專業,所以第一考慮的是城市,為什么很多學生寧可選擇一線城市的普通一本也不選擇二線城市的名校,原因在于一線城市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和更廣闊的實踐平臺。因此在考慮填報志愿時,首先考慮地域問題。接下來是學校信息,重點查看學校檔次,是否屬于名校,是否屬于省重點;再一個要查看學校類型,是綜合院校還是理工科有優勢或者在某一領域排名國內靠前;再次要看學校的錄取規則,很多學校招生時信息上顯示可以有加分項,但是在實際錄取時卻按照考生實際考試成績來錄取;最后看下該學校招生是否有限制條件,看看自己是否在條件之內。
5專業信息
如果還是覺得比較困難,學校信息太多又比較迷茫,也可以從專業信息入手。如果考生是文科還是理科,能報的志愿有哪些大的類別?接下來考慮在大類別里是否有自己的興趣或感興趣的方向;接下來在自己心儀的類別中有哪些專業,專業熱度如何,是否報考難度大;最后看一下想報的專業就業前景和就業狀況如何。
全國新課標1卷英語試卷+解析(精選篇2)
1、志愿優先變分數優先
以山東為例,山東錄取依然分為5個批次,即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專科(高職)批。繼續實行網上填報志愿并在普通文史和理工類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專科(高職)批全部實行平行志愿和分批次征集志愿。藝術、體育等有術科成績要求的專業不實行平行志愿,藝術類提前批取得兩個以上專業合格證的考生可以填報兩個順序志愿。“考生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平行志愿。”吳峰說。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解釋說,所謂平行志愿,即指采用平行志愿錄取投檔,考生在同一位置所選A、B、C、D等志愿,他們之間是平行關系。即改以往的“志愿優先”為“分數優先”,將達到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檢索。
2、能否被錄取取決于投檔線
在填報時,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調檔線、錄取線很容易被考生混淆。那么,這三者是什么關系?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根據全省考生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劃,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投檔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院校只能錄取所在批次線上的考生。第一批次控制線又被稱為“重點線”。相應地,本科第二批控制分數線又被稱為“一般線”。院校調檔分數線又稱投檔線,是指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考生能不能被錄取,首先取決于他的成績是否達到了這所學校的投檔線。在生源充足的情況下,那么被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稱為該校錄取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