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古代史學習方法
對歷史,常有兩種誤解:一種認為,平時用不著花時間,只要考前花點時間背一背就行了;一種認為,歷史就是講故事,甚至將歷史小說等同于歷史……。歷史學是一門求真求實的學問。馬克思說過:我們僅僅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那就是歷史科學。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也認為,歷史是科學的科學。因此,要學好歷史,首先得有嚴謹踏實的學風,其次要有科學的方法。下面就如何學好高中歷史,與同學們談談。
淺談中國古代史學習方法
1.掌握一條朝代更替主線
教科書是按照中國朝代的更替而編寫的,是中國古代史的一條主線,要牢牢把握這條主線,分清前后順序,切忌復習到考前都不知道哪個朝代在前,哪個朝代在后,這是學習歷史的最大忌諱,因為歷史學是以時間和地點為轉移的實證性學科。只有在熟悉朝代更替和時間起止的基礎上,才能對知識有比較清晰的脈絡和框架。
2.從宏觀上把握歷史概況
如果想做到對中國古代史有一個宏觀把握,就必須從某個朝代的社會歷史概況做起,也就是說對某一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民族關系、中外關系等幾個方面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比如:要掌握唐朝的社會歷史概況,在政治上,盛世局面的出現、完善科舉制、合并州縣等,在經濟上,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概況等,在思想文化、科技、建筑及雕版印刷等,這幾年加大了對思想文化、科技的考查,尤其是秦漢、隋唐、宋元的科技成就是考查的重點。在民族關系方面,要重點掌握與匈奴的關系及和戰政策,考查重點是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的關系。在中外關系方面,要掌握與東亞、西亞等國的交往。
3 .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加深對歷史背景的理解
中國古代史大體上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春秋戰國處于大變革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時期,也是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確立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的分裂時期,但是要特別注意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問題。北方民族遷入中原,中原人口大量南遷江南地區,是中國經濟重心轉移的關鍵因素。隋唐時期又是中國大一統時期。對于歷史階段特征的把握,能夠從整體上加深對歷史背景的理解,也有助于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4.重點掌握幾個基礎知識
中國古代史有幾個基礎知識主線貫穿其中,要重點掌握以下幾個:政治制度中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經濟方面的土地制度、江南經濟的開發,民族關系和對外交往中的民族融合、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等,思想文化方面的“四大發明”及儒家思想的演變等,這些都是歷年中考或會考的考查重點。
總之,在歷史備考過程中,要總結整理知識點,同時注意方法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