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的復習竅門總結
高三一模考試前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課本,因此高三一模考試前采用地毯式掃蕩,先把該復習的基礎知識全面過一遍。
2.學會融會貫通
歷史各大知識點都用一定聯系,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把一章章一節節的知識之間的聯系找出來,能方便記憶和辨別。
3.做題并查漏補缺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應該通過做題,做各種各樣的題,來檢驗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做題中反復復習,強化知識記憶,通過錯題查缺補漏。
在高三一模考試前做題的過程中,千萬別忘了把錯過的題放進自己的錯題本中,通過錯題本,不僅節省時間還更能有針對性進行二輪復習。
怎么復習高三一模歷史科目
1、背誦重要的歷史知識點
作為一門純文科類學科,背誦是非常關鍵的一種學習方法。
2、適當做一些歷年高考真題
通過習題的訓練,同學們不但可以積累的做題的經驗,能夠了解一些解題模式,而且可以通過做題加深對歷史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3、針對高考大綱必考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
高考都是存在側重點,通過對高考大綱高的了解,能夠有針對的復習和重點突破。
4、課堂復習時認真聽講、做筆記及劃重點
復習時最重要的是跟隨老師的復習腳步,老師有著反復的高考復習經驗。
高三一模必考歷史知識點
1.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及評價
2.孔子和早期儒學
2.專制主義的發展歷程
(1)戰國時期初步形成
(2)秦朝正式建立
(3)西漢鞏固
(4)隋唐完善
(5)北宋加強
(6)元朝新發展
(7)明清達到頂峰
高考歷史必背易錯知識點
1.中英《南京條約》開上海為通商口岸,而沒有南京;《天津條約》開南京為通商口岸,而沒有天津,但通商口岸已經開到了海南島和臺灣島;《北京條約》開天津為商埠,但北京不是。
2.《南京條約》的內容體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商品輸出、掠奪原料的侵略要求;《馬關條約》的內容體現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3.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是階級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銳;太平天國運動體現了新的時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時又擔負起了反侵略的任務,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
4.天京變亂不是偶然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歷史的必然。農民階級是小生產者的代表,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點。他們沒有先進的革命綱領和科學理論的指導。因而,天京變亂的悲劇,偶然性中包含著歷史的必然。
5.《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絕對平均主義的性質,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是指平均分配土地,第二是指平均分配產品。平均分配土地調動了農民革命與生產的積極性,而平均分配產品則相反。
6.五四運動只是取得階段性勝利(或初步勝利),并不是徹底勝利。
7.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是黨內合作,而不是黨外合作,也不是兩黨合并。第二次國共合作是黨外合作。
8.中共“二大”的主要成就是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中共“三大”的主要任務是討論與國民黨合作,沒有提出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問題;國民黨“一大”討論的是國民黨改組問題,而不是國共合作問題。
9.大革命是由國共兩黨共同領導的,而不是由國民黨單獨領導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但并沒有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的基礎。
10.北伐戰爭取得了勝利,而國民革命運動卻失敗了。
11.右傾主要表現為保守、妥協、退讓,“左”傾表現為急躁冒進、急于求成。兩者都有危害性,但因為“左”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現,所以“左”傾錯誤的危害性更大。
1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起義失敗的最大教訓是堅持“城市中心論”,最大啟示是應該從城市轉入農村,走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13.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開始上升,到了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為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
14.近代前期三次運動的性質: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階級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運動;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階級的反帝愛國運動;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怎么快速記憶歷史知識點
1.準確記憶各個事件的歷史概念、歷史時間和歷史人物
2.多看書,多做題,在做題中反復記憶知識點
3.采用多種記憶方法,如比較記憶方法、理解記憶方法、聯想記憶方法等
4.畫歷史時間軸,在畫時間軸的過程中記憶各大歷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