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方法及技巧(推薦)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及技巧
課內知識要納入考試中復習
高考語文的特點是“直接”與課內知識相關的部分較少。但很多同學往往把它理解成“很少考課內”,在復習中對于課內知識不夠重視。但實際上,高考語文的考查方式是“課內知識的課外遷移”,即把課內學到的知識以“非課文”的形式考察出來。因此,課內知識的歸納和落實也是復習的要點所在。
在復習中,同學們要注意將曾經松散學習的課內知識點納入到考試試卷的體系之內,落實清楚每一個知識點在高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課內文言文字詞往往會在文言文閱讀題中改頭換面,用課外文章的例句來考課內知識;再比如,課內詩詞鑒賞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張孝祥喚醒你對辛棄疾的記憶)。實際上,高考語文對我們的要求,無非是“學以致用”四個字而已。
課外知識以積累閱讀經驗和寫作素材為主
除了單純的課內復習外,同學們也不能忘記必要的課外拓展。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不能納入“語文”這個學科的范疇的。在狹義的.“學習”之余,大家也必須撥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課外書籍或文章的閱讀。否則,單憑課內復習部分,是無法應付高考語文閱讀延伸題和作文考察的要求的。
閱讀的對象可以是時政類的報刊雜志,也可以是一些職業(yè)寫作人的專欄文字。對于文學性較強的文章,應當主要以訓練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為主,去捕捉作者思路、寫作手法,嘗試理解其立意;對于時事新聞等消息性的文字,則要本著啟發(fā)思考、引發(fā)議論和積累作文素材的目的去進行,這樣,在作文中才有“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的余地和充實的內容儲備。
高考語文古今異義知識點
古今異義
文言文詞匯與現(xiàn)代漢語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詞匯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文詞匯以雙音詞為主。“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謀”和“力量”的意思。“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見識淺陋。“智力”“妻子”“卑鄙”都是兩個詞的臨時組合。一般都是單獨使用的。
學過的文言文中,這樣的詞匯比比皆是,同學們要善于搜集和整理。如,中國、江河、親戚、非常、絕境、無論、無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魚肉、肉食、不過、其實、春秋、壟斷、美人、左右、約束、大風、一切、烈士、犧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舉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風流、操持、學者、開張、妖怪、有意、地方、山東、人情、把握、致意、從容、便宜、無賴、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憐、小子、逢迎、斗爭、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為、祖父、會計、作文、曉暢、具體、前進、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舉的詞匯,可以分類記憶,也可籠統(tǒng)記憶。分類共有6種:1、兩個單音詞組合,如“智力”、“妻子”;2、詞義擴大,如“中國”、“江河”;3、詞義縮小,如“親戚”;4、詞義轉移,如“婚姻”;5、詞義弱化,如“痛心”;6、偏義復詞,如“作息”。無論采用哪一種記憶,最好的方法是用例句形式。同學們將帶有這些詞匯的句子抄錄下來,并注明其“古義”,記在腦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
1.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干冒險事,付出了代價而得不到好處。
3.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4.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5.不為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要適可而止。
6.望洋興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7.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8.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
9.彈冠相慶:指舊社會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10.久假不歸:長期地借用,不歸還。
11.司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數(shù)典忘祖: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
13.大動干戈: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絕如縷:形容形勢危急。
高考語文基礎題答題技巧
1、看清題干要求。選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項,有沒有其他可供答題參考的信息等,務必看仔細,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選擇項。如“詞語、成語(含熟語)辨析題”可從感情色彩、范圍大小、程度輕重、搭配得當與否、是否重復累贅等方面考慮。
3、幾點常規(guī)的提醒。讀音正誤辨別時,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這么讀的字越要謹慎;錯別字正誤辨別,看題不宜太長久,時間長了原本是正確的反而會覺得像是錯的,如無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選詞填空題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問題;成語使用題忌“望文生義”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有時試題中那“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
1、要學會圈圈點點,因為第I卷使用答題卡,圈點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劃一劃。
2、要先讀文言文的最后一題,即內容的概括分析題。這個題實質上可稱為“文言文的白話譯文”,它對人物、對全文內容、對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讀了此文。就相當于讀了譯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斷詞義。不要想當然,要調動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
4、文言文的翻譯,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為上下文是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會水到渠成。
5、除了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外(大綱規(guī)定的120個),還要在考前看一看課本中注釋的其他文言實詞,只看注釋即可。
6、文言虛詞要在“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于、則、之”等常用詞語上,再復習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