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復習方法
復習計劃要兼顧全面。有的考生對喜歡的科目就先復習,不喜歡的科目放在后頭;有的考生把自己的強項放在前面復習,弱項的復習受到影響,導致強項越來越強,弱項始終沒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正確的做法是優勢要強化,劣勢也要彌補。小編整理了期末考試復習方法,一起看看吧!

期末考試復習方法有哪些
考場上的每一分鐘都是十分珍貴的,所以如何合理的安排答題時間,如何控制答題的節奏,是決定我們在考試中能否出色發揮的重要因素。
在考試中,我們需要遵循兩個拿分原則:能得分的題目,絕不丟分;能得滿分的題目,絕不少得分,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種科學合理分配考試時間的方法,同學們也可以嘗試一下:
1、會排
考試的時間都是固定的,我們想要有限的時間中取得最好的成績,就必須要合理的安排時間:
根據題目的分值配置合適的比例;
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安排答題順序,基本的原則是:“先易后難、先熟后生、先高分后低分”,每個部分都會有難題的出現,切勿被個別難題浪費時間。
2、會省
考試的時間都是珍貴的,在我們合理安排自己的答題時間的時候,還應注意節省答題的所用時間,具體方法如下:
講速度:答題速度較快,是節省時間最好的方法,在答題時要有的放矢,簡明扼要,切忌畫蛇添足;
講準確:在答題的時候,我們首先要保證答案的準確度,其次才是速度,切勿為了追求答題速度,而忽略了準確度;
講細節:在運用草稿紙的時候,字體不要過大,適中即可,這樣利于我們節省我們檢查的時間。
期末考試復習方法有哪些
1、基礎知識要牢記
考試中,孩子總是莫名其妙地丟分,每次一查卷,就會發現都是低級錯誤。不是寫錯字,就是混淆概念,還有因為沒審清題目而答錯。更可怕的是,大多孩子都誤以為自己是會的,只是粗心。
一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指出:低級錯誤的背后,都是基礎知識不扎實挖的坑。如果沒有及時查缺補漏,掌握知識,孩子只會越學越差。
課本上的生字詞、古詩名句、基本概念都記牢了嗎?各種例題都能舉一反三嗎?是否已經建立了知識系統,區分清楚各種概念,也知道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每一堂課的重點和難點都理解了嗎?
基礎知識不扎實,不管孩子多用功,都很難考出高分。先抓好基礎,才能在牢固的“地基”之上,建筑起“高樓”。
2、期末抓好錯題本
很多老師經常強調:錯題本就是得分本,用好了比刷題還管用。
平時,孩子可能覺得做錯題本是件費時費力還沒多大用處的事情。只有到考試前,他們才會明白錯題本的重要性。
每次測試后,都要讓孩子及時收集錯題,做好分類,別只把錯題本當抄題本。每道錯題分析做錯原因,留下空白,方便之后回頭再做。
到了考試前,要把錯題本拿出來認真學習。不能光把錯題瀏覽一遍,要遮住答案,把題目當新題一樣多做幾遍,直到做對為止。如果依然做錯,就要分析原因,究竟是沒掌握知識還是混淆了概念。
最好多準備幾道同類型的題目,因為考試不會出原題,要做到舉一反三。
考試固然重要,但孩子進步的姿態更重要。不管學生還是家長都要明白,考試最大的功能是“診斷”,而非“質疑”或“自責”。
所以每一次考試,我們都要爭取把考試的價值挖掘到最大,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期末考試復習方法
1.一個相對完善的時間表,既要涵蓋每月的整體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時的細節規劃。
2.復習計劃要留有余地,不要“滿打滿算”。比如,晚上7點到8點復習數學,8點開始復習英語,這樣安排就太緊了,當中應該有一個緩沖:7點到8點是數學時間,8點15分以后留給英語。這樣,數學復習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連軸轉”。
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確保上一段計劃的完成。還是以7點到8點復習數學為例,萬一時間到了,卻還差一道題沒做完怎么辦?留有15分鐘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體問題具體解決,而不致產生浮躁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