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期中試題
初一語文下冊期中試題
A 倜儻(tǎng) 秕谷(bǐ) 攛掇(cuān) 氣沖斗牛(dǒu )
B祈禱(qǐ) 赫然(hè) 元勛(xūn ) 迥乎不同(jiǒng )
C亙古(gèn) 厭惡(wù) 喧鬧(xuān) 熱情澎湃(bài )
D重荷(hè) 木屐(jī) 默契(qiè ) 慷慨淋漓(lí )
2、指出下列詞語中的4個錯別并改正。
群蟻排衙 鞠躬盡粹 疏疏朗朗 鋒芒必露
一返既往 知恩圖報 參次不齊 人跡罕至
3、下列下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⑴仰之彌高(更加) 讕語:沒有根據的話
⑵氣沖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義憤填膺:肚子
⑶躊躇:猶豫 鮮為人知:少
⑷警報迭起:屢次 瀝盡心血:滴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⑴《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用了夾敘夾議的方法記述了聞一多先生的事跡,表現出他說做統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贊揚了他為國家、為民主的獻身精神。
⑵《未選擇的路》一文中作者重點寫自己選擇了很少留下旅人足跡的路,以表現自己不隨波逐流,勇于向困難挑戰的獨立人格。
⑶《社戲》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刻畫了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⑷《音樂巨人貝多芬》敘述了貝多芬的生活狀況及精神狀態,展現了他內心世界,贊頌了他獨特的氣質和堅強的個性。
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⑴有詩云:“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木蘭詩》中有相似的詩句是: , 。
⑵夜發清溪向三峽, 。
⑶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 , 。
⑷卒之為眾人, 。
6、下列一段話有三處語病,找出來并修改。
①現代社會需要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在日常學習中應重視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②我們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培養交往能力,以免將來走入社會不被淘汰。③我們的老師為了培養我們的這些能力,可真是廢寢忘食,處心積慮。
①句的修改:
②句的修改:
③ 句的修改:
7、名著閱讀。
《水滸》中敘述了好漢“ 大鬧野豬林”,“ 逼上梁山”的故事。(填人名)
二、閱讀理解。
(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節選)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有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8、本段寫景的重點是什么?(用原文中一句話來回答 )
9、這段景物描寫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點 。描寫菜畦、桑葚,突出了它們的 ,描寫皂莢樹,石井欄,突出了它們的 ;描寫蟋蟀、油蛉,突出了它們的 ;描寫覆盆子則突出了它的味道。
10、描寫泥墻根一帶的趣味敘述了四件事,請概括這四件事,(每件事不超過6個字)
① ②
③ ④
11、哪一句運用了聯想手法?用“ ”畫出。
12、這段文字所表達的中心是:( )
A.百草園的動物五彩繽紛 B.百草園的生活豐富多彩
C. 百草園的自然景物豐富多彩 D.百草園的各個角落美麗如畫
(二)細細的潮音 張曉風
①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總能看見一幢筑在懸崖上的小木屋,正啟開它的每一扇窗戶,諦聽遠遠近近的潮音。
②而我們的心呢?似乎已經習慣于一個無聲的時代了。只是,當滿月的清輝投在水面上,細細的潮音便來撼動我們沉寂已久的心,我們的胸臆間遂又鼓蕩著激昂的風聲水響!
③那是個夏天的中午,太陽曬得每一塊石頭都能燙人。我一個人撐著傘站在路旁等車。空氣凝成一團不動的熱氣。而漸漸地,一個拉車的人從路的盡頭走過來了。我從來沒有看過走得這樣慢的人。滿車的重負使他的腰彎到幾乎頭臉要著地的程度。當他從我面前經過的時侯,我忽然發現有一滴像大雨點似的汗,從他的額際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我的心剎那間被抽得很緊,在沒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發現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個用筋肉和汗水灌溉著大地的人。好幾年了,一想起來總覺得心情激動,總好像還能聽到那滴汗水擲落在地上的巨響。
④一個雪睛的早晨,我們站在合歡山的頂上,彎彎的澗水全都被積雪淤住。忽然,覺得故國冬天又回來了。只是萬里外的客途中再見過往的雪,卻是一件傷感的故事。我抬起頭來,千峰壁直,松樹在雪中固執地綠著。
⑤到達合歡山頂上麻瘋病院時已經是黃昏,非常疲倦了。走上石梯,簡單的教堂便在夕暉中獨立著。長廊上有幾個年老的病人并坐,看見我們便一起都站了起來,久病的臉上閃亮著誠懇的笑容。
⑥“平安。”他們的聲音在平靜中顯出一種歡愉的特質。“平安。”我們哽咽地回答,從來沒有想到這樣簡單的字能有這樣深刻的意義。
⑦那是一個不能忘記的經驗,本來是想去安慰人的,怎么也想不到反而被人安慰了。一群在疾病中和鄙視中延喘的人,一群可憐的不幸者,居然靠著信仰能笑出那樣勇敢的笑容。至于夕陽中那安靜、虔誠、而又完全饒恕的目光,對我們健康人的社會又是怎樣一種責難啊!
⑧一個殘冬的早晨,車在冷風中前行,收割后空曠的禾田蔓延著。冷冷清清的陽光無力地照耀著。我木然而坐,翻著一本沒有什么趣味的書。忽然,在低低的田野里,一片繽紛的世界跳躍而出。“那是什么。”我驚訝地問著自己,及至看清楚一大片雜色的杜鵑,卻禁不住笑了起來。這種花原來是常常看到的,春天的校園里幾乎沒有一個石隙不被它占去的呢!在瑟縮的寒流季里,乍然相見的那份喜悅,卻完全是另外一種境界了。甚至在初見那片燦爛的彩色時,直覺中感到一種單純的喜悅,還以為那是一把隨手散開來的夢,被遺落在田間的呢!
⑨當這些事,像午夜的潮音來拍打岸石的時候,我的心便激動著。如果我們的血液從來沒有流得更快一點,我們的眼睛從來沒有燃得更亮一點,我們的靈魂從來沒有升華得更高一點,日子將變得怎樣灰黯而蒼老啊!
⑩不是常常有許多小小的事來叩打我們心靈的木屋嗎?可是為什么我們老是聽不見呢?我們是否已經世故得不能被感動了?讓我們啟開每一扇窗門,去諦聽這細細的潮音,讓我們久暗的心重新激起風聲水聲! (出自《張曉風散文集》有刪節)
13.作者在文中記敘了三則小故事,請分別概述故事大意及作者當時的心情。
①
②
③
14.說說你對題目“細細的潮音”的理解。
15.本文語言形象、傳神,比如第③段、第⑤段和第⑨段加點的“抽”、“閃亮”、“燃”都用得很有特色,請你選一處,聯系上下文加以品味。
選( )字:
16.請看第④段畫線處,按照“千峰壁立”的結構形式,仿寫一個四字短語: 。
17.張曉風是當代臺灣著名作家,她的文章注重景物描寫對寫人敘事的作用。請以本文某一處景物描寫為例,加以品析。
(三)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8.本文選自 ,這是一部由司馬光主持編篡的 通史。本文注重以
來表現人物。
19.給文中加點字注音。
⑴孰若孤( ) ⑵邪( )⑶遂拜蒙母( )⑷即更刮目相看( )
20.指出下列加點字的古今異義。
⑴治經:古義: 今義:
⑵見往事耳:古義: 今義:
21.翻譯句子。
⑴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⑵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22.文中哪句話表明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23.魯肅與呂蒙結友正面表現出什么?側面又表現出什么?
三、寫作。
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寫作文。
(一)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美國作家克里騰登寫過一篇題為《母親的價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親的日常工作可獲薪水,合理的年薪約為六萬美元。母親們做這些工作,做得細膩,做得純粹,樂此不疲,頭發做白了,腰做彎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們也毫無怨言。子女們在接受母愛的同時,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欠下了母親那么巨大一筆薪水。
其實,不管是母愛、父愛,還是其他親人、老師對我們付出的愛,都無法簡單地用金錢來衡量。只有我們懂得珍惜,才會真正體會其價值。
請用“珍惜”為話題,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⑴文章立意要明確,內容要具體,要寫出“我”的真情實感。
⑵文中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否則會扣分。
(二)請以“有 才有真正的美麗”為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橫線上可以填的詞語如:志氣、寬容、付出、自信、真誠、善良的心、無私的愛……)
要求:文體自定。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