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期末試卷
七年級語文期末試卷
A.詛咒(zòu) 頹唐(tuí) 瀕危(bīng) 苔蘚(xiān)
B.摩挲(sūo) 谷穗(suì) 擎著(qín) 馴良(xún)
C.佇立(chù) 要塞(sài) 氤氳(yīng) 遺骸(hé)
D.舷窗(xián) 灼熱(zhuó) 祈求(qí) 靜謐(mì)
2.下列句中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2分)( )
A.從天而降的喜訊使他不能自已自己的情感。
B.他沉溺于網絡游戲,雖經老師和家長的多次批評教育,他還是矢志不移。
C.大熊貓拖著笨拙的身體,搖搖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那憨態可掬的樣子真讓人忍俊不禁。
D. 大家都說他歌唱得好,以前未曾聽過,今天一番耳濡目染,才真正心服口服!
3.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表意正確的一句是(2分)( )
A.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我們開拓了視野,增強了能力。
B.做好救災工作決定于干部是否能夠深入群眾,調查研究。
C.誰能夠否認地球不是繞著太陽轉的呢?
D.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夢中又見到了滿山鮮嫩的蘑菇,聞到了蘑菇湯濃濃的香味。
4. 依次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對聯不僅是我國文學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 , , 。讓我們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這朵奇葩奉獻給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學寶庫中熠熠生輝!
①隨著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許多漢字學家的涌現,外國人也逐漸學會了用漢字來寫對聯
②小小的對聯融合了大文化
③據歷史記載,英國女王送了光緒皇帝一座自鳴鐘,上面就刻有一副對聯:“日月同明,報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慶億萬富貴康寧”
④它展現出漢民族語言得天獨厚的優勢
A ④①③②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5.關于文學作品內容理解不完全正確的一句是(3分)( )
A.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先生記敘了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許多趣事,表現了對童年時期百草園的快樂生活和私塾學習生活的留戀與懷念。
B. 敘事散文《柳葉兒》以“柳葉兒”為線索,回憶了童年時代,在那嚴重饑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讓人回味出其中“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抒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
C. 法布爾,法國昆蟲學家、作家。達爾文贊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他以畢生精力寫的《昆蟲世界》(《昆蟲記》)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
D.《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首長篇敘事詩是北朝民歌,敘述的是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木蘭勤勞、智慧、勇敢、堅強和不貪圖利祿的高貴品質,以及她愛國愛家的崇高精神。
6.讀下面一段文字,根據拼音填寫漢字。(用正楷依次寫在田字格內,4分)
山坡上fù蓋著蔥lóng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間云霧liáo繞,煙波浩hàn,空氣潮濕,泉水豐富,到處生長著苔蘚,在繁茂的植物中夾雜多種竹類。生活在這里的大熊貓,終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隱士”。
7.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每空一分,錯漏添一字,該空不得分,共9分。)
(1)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2)居高聲自遠, 。(虞世南《蟬》)
(3)晴川歷歷漢陽樹, 。(崔顥《黃鶴樓》)
(4) , ,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
(5)須晴日, , 。(毛澤東《沁園春 雪》)
(6) ,關山度若飛。 ,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8.綜合實踐(10分)
(1)學完《歌詞三首》,老師布置作業“推薦一則你喜歡的歌詞”,一學生推薦了根據某部古典文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中的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請結合歌詞回答問題:
歌詞: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
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1分)
歌詞使你想起了作品中的哪些人物(寫出二個即可)?并選擇其中一個說說他的性格。(2+2分)
(2)說話有藝術,會使生活減少摩擦增加美好。小楊和小李,為了一點小事,兩個人在自習課上大聲地爭吵起來,假如你是班長,你該如何進行阻止?(3分)
(3)給下面的一段新聞加一個標題。(限12個字)(2分)
今年初,、市政府“1號文件”將開通文昌路公交快線列入民生幸福工程。日前,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并通過了《關于文昌路公交快線工程實施方案的匯報》。根據方案,文昌路公交快線工程將實施,包括公交專用道道路改造、交通信號系統改造升級、公交站臺電子改造等措施。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方案,文昌路公交快線線路走向為:揚州火車站—文昌西路—文昌中路—文昌東路—舜天西路—舜天東路—黃海南路(經停江都客運總站)—長江東路—江都東站,連接三個客運站。
“這條線路途經城市主要商業區,承載大量客流,有利于加速江廣融合。”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分析。據悉,線路運營實行“大站快車”形式,按照城市公交相關規范并結合城市功能設施布局情況,沿途停靠18個公交站臺。
二、閱讀理解(52分)
(一)閱讀《使至塞上》,完成9—10題(5分)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9. “蓬草”“雁”在本詩中比喻什么?“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一句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1+2分)
10. 本詩的頸聯寫得很傳神,請你從意境、修辭、煉字等方面任選一點進行賞析。(2分)
(二)閱讀文言文,完成11—14題。(15分)
甲文: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乙文:嘗見一蜘蛛,布網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而下,垂身半空,蛇復昂首待之。蜘蛛引絲疾上,還守其網。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腦,果腹而去。
(選自薛福成《庸庵筆記》,略有改動)
【注釋】①飆下:帶著一股風跳下。 ②踞:趴。 ③盬(gǔ):吸飲。
11.解釋句中加點的實詞(4分)
虎大駭,遠遁 ( ) 如是者三四次( )
驢不勝怒,蹄之( ) 蜘蛛引絲疾上( )
12. 選出下列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3分) ( )
A. 以為神 以為且噬已也
B. 雖多忌刻,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
C. 至則無可用 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D.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久之,蛇將行矣
13.翻譯句子(2+2分)
(1)蜘蛛忽懸絲而下,垂身半空,蛇復昂首待之。
(2)因跳踉大口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14.甲文中的驢、乙文中的蜘蛛,它們與對手斗爭的過程引人深思。請分別說說你從它們身上得到的啟示(各寫出一點啟示即可)。(4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15—18題。(14分)
①如果你能在夜間觀賞到海發光,那是相當瑰麗的。它似星光萬點,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絢麗多彩的禮花。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海火”,這種迷人的景象是誰引起的呢?是誰的杰作呢?
②有一種海發光出現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這主要是由顆粒很小的發光浮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紅色,平時憑借其體內的一種脂肪物質就能微放光明。發光的特點是,由無數白色的、淺綠色的或淺紅色的閃光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機械擾動或它們受到化學刺激時才比較鮮明。當海上風浪把它們推向礫石海岸時,它們受到更大的觸發而發光。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濺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撥緊接一撥,這樣的海發光被稱為火花型海發光。還有一種海發光是由海洋發光細菌引起的。它們發光強度較弱,其特點是不論什么海況,也不管外界是否擾動,只要這種發光細菌大量存在,海面就會出現一片乳白色的光輝。這樣的細菌多在河口、港灣、寒暖流交匯處,特別是下水道入海處被污染的地方最多,這樣的海發光被稱之為彌漫型海發光。
③另一種海發光是由海洋里軀體較大的發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綿、苔蟲、環蟲和蚧貝等。水母軀體上有特殊的發光器官,受到刺激便發出較大的閃光,有些魚體內能分泌一種特殊物質,這種物質和氧作用而發光。這種發光通常是孤立出現的,在機械、化學作用刺激下,才比較醒目,它們發出的海光特點是一亮一暗,反復循環,如同閃光燈似的,這種海發光被稱為閃光型海發光。海發光不僅絢麗多彩,美麗誘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與生產建設有著密切的關系。
④海發光強的海區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沒有月光的夜晚,當船舶遇到海發光時,能使船長產生錯覺,導致海損事故,影響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確掌握海發光可以預報天氣,我國遼寧、河北一帶的漁民經多年觀察總結出“海火見、風雨現”的民諺。魚游動時所發生的海光,暴露了魚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經驗豐富的漁民在夜間利用它來捕魚。
(選自《語文報》)
15.請簡要概括絢麗多彩、美麗誘人的“海發光”的成因。(3分)
16.“火花型海發光”為什么會出現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2分)
17.本文第③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選擇其一舉例分析表達效果。(4分)
說明方法:
舉例分析其表達效果 :
18.文中劃線句“海發光不僅絢麗多彩,美麗誘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與生產建設有著密切的關系。 ”的作用是什么?(2分)海發光與生產建設有著怎樣的密切關系?(3分)
作用:
關系:
(四)閱讀《鞋》,完成第19—23題。(18分)
鞋 閻耀明
①年輕人的鞋壞了,去修。街口就有一個修鞋的,攤子不大,一個戴著單帽的人在埋頭干活兒。年輕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說過半個小時就可以來取。
②年輕人就離開了,往街上走。年輕人心里正煩,大學畢業有一陣子了,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有人介紹一份,年輕人嫌工資太低,而且給一個連高中都沒有讀過的老板打工,年輕人覺得有點那個。年輕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覺得不太滿意,沒有去做。他每天都注意看報紙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聯系,有時上門去毛遂自薦,結果,都沒有談成。年輕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別的不用說,光鞋就走壞了兩雙。鞋走壞了可以修,往修鞋攤兒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終沒有影子,這讓年輕人很是心焦。
③取鞋的時候,年輕人付了錢,正要走,修鞋人問:“還沒有找到工作?”年輕人一愣,說:“沒有。”轉身悶悶不樂地走了。
④不久,年輕人又去那兒修鞋,卻先愣了一下。原來的修鞋攤兒不見了,被一間干干凈凈的小屋取代了。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著一份雜志看。年輕人走進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說:“這小屋不錯,你發財了。”街口這地段,金貴,能有一間屋,是許多人眼饞的事。修鞋人說:“夏天省得風吹日曬,冬天省得挨凍,享點福吧。”年輕人說:“你把一個小小的修鞋攤兒干大了,不簡單。”修鞋人放下雜志,開始干活兒。
⑤年輕人沒有出去,拿起雜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學雜志。年輕人問:“你喜歡?”修鞋人說:“喜歡。”轉眼鞋就修好了。修鞋人問:“這么久了,應該找到工作了吧?”年輕人有點不高興,覺得修鞋人多嘴。但他不好跟一個修鞋人發火。年輕人沒有說話。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輕人往外掏錢時,又說:“這個小攤兒,我干了兩年多,總算有一點模樣了,我挺高興的。”年輕人覺得修鞋人說的話是給自己聽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錢時就把不滿表現出來了,他沒有放,而是扔。修鞋人似乎看出來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⑥年輕人再次來修鞋時,修鞋人放下雜志,請他先坐下,還倒了一杯水。年輕人頗覺迷惑,不知道修鞋人為什么這么客氣。修鞋人說:“我們是校友。”年輕人一驚,認真地看修鞋人,卻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這個人。修鞋人說:“你大學沒畢業的時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這兒來修鞋,我見你戴著校徽,知道咱倆是一個大學的校友。”年輕人吃驚了,目不轉睛地看著修鞋人。修鞋人說:“我畢業已經兩年了。我高你兩屆,算是師兄了,我叫釘子。”年輕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說:“釘子?對了,是釘子。我在校報上見過這個名字。釘子就是你呀?你好像寫了幾首詩,發表在校報上。”修鞋人說:“沒錯,釘子就是我。我挺喜歡文學的,覺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學相伴,那感覺是不一樣的。我畢業后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這個。我父親是鞋廠的技師,擺弄鞋有一套,我學來了。”
⑦年輕人不解地看著修鞋人,心里覺得一個大學畢業生修鞋,咋想咋有點那個。修鞋人開始干活兒。年輕人翻著雜志,竟看到了釘子的名字,雜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說。年輕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寫的就是修鞋的事。“修完了。”修鞋人說,“鞋穿在腳上,可怎么走路還得聽腳的,所謂“路在腳下”嘛!我只會修鞋,不會告訴腳怎么走路。所以我和你說過的話,你可以不聽,或者只當沒有聽見。”
⑧年輕人拿出錢。修鞋人說:“這次不要錢了。”“為什么?”年輕人問。“不為什么。”修鞋人答。年輕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
⑨年輕人走出小屋,在門外站了好一陣,才慢慢離去。 (有刪改)
19.本文記敘了年輕人大學畢業后三次修鞋的經過。閱讀作品,填寫下面的表格。(4分)
20.結合語境,說說文中兩處年輕人想的“有點那個”中的“那個”分別指代什么內容(4分)
答:第一個“那個”指
第二個“那個”指
21.理解文中劃線句的含義。(3分)
“鞋穿在腳上,可怎么走路還得聽腳的,所謂“路在腳下”嘛!
22.結合作品說說修鞋人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4分)
23.“年輕人走出小屋,在門外站了好一陣,才慢慢離去。”根據上下文,請你展開合理想象,年輕人在聽了修鞋人這番話后,“在門外站了好一陣”,他會想些什么呢?請用第一人稱描述出年輕人的心理活動。(3分)
三、作文(60+3分)
24.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請用你的慧眼去發現美,用你的心靈去感悟美,用你的妙筆去描繪美。
請以“ 最美”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補全題目 (2)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600字。
(3)感情真摯,不得抄襲。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友情提醒:書寫也有3分哦!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七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考試有幫助。
看過“七年級語文期末試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