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語文下冊練習冊試題及答案(2)
8年級語文下冊練習冊試題答案
一、(1)A 解析:吮【shun(3聲)】吸
(2)A 解析:競賽
(3)D 解析:昂然挺立:高高地直立著;抬頭挺胸地直立著。
(4)A 解析:沒有比喻的手法。
(5)D 解析:A:“飲料”包括“汽水”。B:句意不正確。C:“智慧”不是形容詞,不能形容人。
(6)C 解析:文天祥——南宋
(7)D 解析:整句話運用反語的修辭突出了清國留學生的丑態。
(8)C 解析:精通時事:那些日本人精通的時事不過是些無聊的事情,因此判斷運用了反語。
(9) B
(10)D 解析:臭:氣味,文中指香氣。
二、(1)飛鳥相與還
(2)落紅不是無情物
(3)銅雀春深鎖二喬
(4)角弓不得控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停杯投箸不能食
(7)在洞庭一湖;朝暉夕陰
(8)猿則百叫無絕;經綸世務者
三、(1)①只是不知圣朝將要怎樣?
②御史拉朱云下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欄桿,欄桿被他拉斷。
(2)①(在朝廷) ②(換掉) ③(停止) ④(本來)
(3)朱云想要除掉侯張禹,但是激怒了皇帝,要被刺死。后來辛慶忌叩頭流血祈求皇上饒恕朱云,皇上才得以平息,饒恕了朱云。
四、(1).①織布時縱線為“經”,橫線為“緯”。
②比喻歷史發展的過程(經),歷史各階段的橫斷面(緯),包含家庭的歷史發展過程和家庭發展的各個橫斷面。
(2)①“再冰冷的段落”,是針對上文的比喻——歷史之書而言,“冰冷的歷史段落”,指的最野蠻、最血腥、最專制、最殘暴的歷史時代。在這樣的時代,總有母愛的絲線在纏繞,總有慈愛的母親在勸說。
②“農人的布衣”指的是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的“風飄飄而吹衣”,成為田園的經典。這一景象成為了陶淵明詩中的經典名句,成為人們理想中的桃花源景象。“書生的青衫”,指的是孟郊的青衫,即“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成了《游子吟》中的警句,指母親的辛勤勞動溫暖了游子(學子),也支撐起了一部農耕文化。
(3)表現溫和的母愛能使殘暴的時代逐步變得溫和,從歷史的深處,突出了母愛的偉大。
五、(1)例:母親與我們緊密的關系。
(2)或用畫筆;或用鏡頭;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
六、(1)法國;羅曼·羅蘭;人道;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
(2)讀了《名人傳》之后,我深刻體會到了名人們的艱辛與坎坷,我們只看到了他們會輝煌、閃耀的表面。但是讀了《名人傳》之后,我才深刻了解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光明背后的黑暗,輝煌背后的艱苦。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想要有輝煌的生活,沒有單單憑靠運氣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與奮斗。
七、作文:
【范文】:
《簡簡單單的美好生活》
生活中的痛苦,會除的人是快樂的;生活中的快樂,會乘的人是幸福的!——題記
生活的調料:酸、甜、苦、辣、咸,這地球人都知道。
也許,我們總是認為生活平淡無比,當有色彩光臨我們的生活時,無非就是過份的苦難和極少的快樂。每當這時候,樂觀的人會用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在苦難中占優勢,而悲傷的人只會在苦難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我不知道在這個時候你們有想過用數學符號來使我們的苦難消失,使我們的快樂更多嗎?
當我們因遇到挫折而困惑時,當我們因友誼危機而苦惱時,當我們被情感所傷而哭泣時,當我們為種種原因而悲傷時,我們何不用數學里的除法來解決呢?一個小小的符號可以把所有的不快全部銷毀,會又讓你重露笑顏;當我們又因種種原因而喜悅時就用乘法,使它們像分子一樣不斷運動、擴散,使祖國的大好河山因快樂而充滿生機,使快樂的氣氛渲染每個角落。
在令人難忘的5·12大地震中,人們痛苦的心情和地震瘋狂吞噬四川人民的畫面,多么令人痛心,而國家領導親自趕赴現場,13億人民守在電視機前時刻關注著地震消息,畫面上群眾的表情和撕心裂肺的呼喊聲令全國人民的心緊緊揪在一起。13億中國人和一些國際友人與你們一起分擔那地震帶來的痛楚,一個人分擔一點,整整13億最終戰勝了這個惡魔,每當就出一個人,心就由陰轉晴一點兒;一個人的快樂被13億人分享,喜悅頓時貫穿全國,最后我們會發現,無論“乘”或“除”我們依舊是快樂的、幸福的。生活中也只有那些心中長存希望,善良和寬容心的人,才能輕易發現快樂之源。可見,如果當一個人面對挫折連希望都沒有時,那么我們還能奢求他用數學方式來解決它嗎?
也許,生活并非總像表面上看起來那樣,所以會出現困惑和意想不到的痛苦和快樂。我們都戴著有色的眼鏡,在一面來臨時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最終睜開眼睛時,你可能會大為震驚,沒想到自己為了急于給生活定下膚淺的含義,竟會這樣模糊的看待生活。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而只有體驗過這種數學方法才會真切感受到生活帶來的快樂、幸福。
原來,想要個美好生活是如此的簡單!
看過“8年級語文下冊練習冊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