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題
語文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測試題
1.根據漢語拼音寫出漢字。(4分)
?、俜?yǎn) ② (dì)聽 ③鱗次(zhì)______比 ④夢 (mèi)以求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兩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那時的我立在旁邊瞧著,莫名奇妙,心里不明白她們為什么那樣無原無故地揮淚痛哭一頓。
?、谒鼈兯坪跻呀洓]有了日升飛出日落飛回的習慣,大白天都蹲在城里無所是事,而且也不敢肆無忌撣地大叫,老鴰不老呱了,怪可憐的。
3.默寫古詩名句,并在括號內的橫線上填寫相應的作家、篇名。(10分)
?、贌o限河山淚, 。 (夏完淳《別云間》)
?、?,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蹐缶S金臺上意, 。 (李賀《雁門太守行》)
?、?,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萑松怨耪l無死, 。 (文天祥《 》)
?、?,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吆却嬷眩?。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4.閱讀下面的故事,說說畢加索的回答有何言外之意。(2分)
世界著名畫家畢加索反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人經常出入巴黎的畢加索藝術館。有一天,畢加索發給每個德國軍人一幅他的《格爾尼卡》的復制品,這幅畫描繪了西班牙城市格爾尼卡遭德軍轟炸后的慘狀。一個軍官指著畫問畢加索:“這是您的杰作嗎?,一不,這是你們的杰作!”畢加索答道。一句話使這個德國軍官張口結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走召弓雖=超強;3Q=謝謝(thank you);99,3Q古力,I會努力D=舅舅,謝謝你鼓勵我,我會努力的;7456=氣死我了;BT=變態。這些話你看得懂嗎?這就是時下在網絡上風行的語言一“火星文”。這些文字就是英文字母+正常中文網絡口語+表情符號的綜合體。“火星文”的出現,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喜愛,也引起了很多爭議,有人認為它充分表現了青少年的創造力,有人認為這是亂造詞、生造詞,破壞了漢語的傳統。
在學習漢字專題后,某班級準備就“要不要封殺‘火星文’”召開一次辯論會。 (2分)
你是贊成封殺“火星文”,還是反對封殺“火星文”?請簡要陳述你的觀點。(30字左右)
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本學期閱讀過的名著。請根據名著內容完成讀書卡片。(4分)
第二部分(44分)
閱讀《小石潭記》,完成7~11題。(12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目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7.下列各項中,找出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兩項(4分) ( )( )
A、 心樂之 B、 聞水聲
念無與樂者 (《記承天寺夜游》) 楚王聞之(《晏子使楚》)
C、 其岸勢犬牙差互 D、 全石以為底
其一犬坐于前(《狼》) 是以必得躬歷山川(《治水必躬親》)
E、 怡然不動
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8.用現代漢語翻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2分)
9.文章第四段寫出了小石潭怎樣的氛圍?表現了怎樣的心情?(2分)
10.本文寫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生動細致的描繪。如第2段對潭水的描寫,整段文字沒有一個“水”字。但無一處不在寫水。請你就此做些品析。(2分)
11.文中“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寫到了“樂”,與后文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是否矛盾?為什么?(2分)
閱讀《幽徑悲劇》,回答12~15題。(12分)
?、俳涍^了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蘿們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樹等等,被異化為“修正主義”,遭到了無情的誅伐。六院前的和紅二三樓之間的那兩棵著名的古藤,被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消滅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只腳,沒有調查研究,不敢瞎說,永世不得翻身,則是鐵一般的事實了。
?、诿CQ鄨@中,只剩下了幽徑的這一棵藤蘿了。它成了燕園中藤蘿界的魯殿靈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憤、惆悵之余,唯一的一點安慰就是幽徑中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聽到嗡嗡的蜂聲,頓覺這個世界還是值得留戀的,人生還不全是荊棘叢。其中情味,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不足為外人道也。
③然而,我快樂得太早了,人生畢競還是一個荊棘叢,決不是到處都盛開著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過長著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閃,嚇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來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斷,只留上段懸在空中,在風中搖曳。再抬頭向上看,藤蘿初綻出來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還在綠葉叢中微笑。它們還沒有來得及知道,自己賴以生存的根干已經被砍斷,脫離了地面,再沒有水分供它們生存了。它們仿佛成了失掉了母親的孤兒,不久就會微笑不下去,連痛哭也沒有地方了。
12.“我在悲憤、惆悵之余”,“我”的“悲憤”和“惆悵”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描寫被砍斷的藤蘿時,用了這樣一些詞語,如:吊死鬼、微笑、孤兒、痛苦……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果將文中的句子“我走過長著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閃,嚇了一大跳”改為“我走過長著這棵古藤的地方,我仔細一看,嚇了一大跳”,好不好?說說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生還不全是荊棘叢。”“人生畢竟還是一個荊棘叢。”,結合語境說說這兩句話含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4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16~19題。(8分)
吃掉噪音
看看我們現代的大都市吧,人們被迫生活在一個嘈雜的世界里??蓯旱脑肼曃廴居盟床灰姷?ldquo;爪子”,抓撓著人們盼望寧靜的心,嚴重損害著人們的健康。
噪聲污染是主要的社會公害之一。它的來源有:機械振動、摩擦、撞擊和氣流擾動產生的工業噪聲;由飛機、火車、汽車、拖拉機行駛過程中產生的交通噪聲;由街道和建筑物內部各種生活設施和人群活動產生的生活噪聲。噪聲污染嚴重影響人們的休息,降低工作效率,損傷聽覺。超過140分貝的噪聲會引起耳聾,誘發疾病,還能破壞儀器設備的正常工作。
噪聲僅僅引起人們心煩意亂嗎?不!噪聲是無情的殺手,它會影響兒童的智能開發。這不是危言聳聽。科學家發現,生活在噪音污染環境中得的兒童智力水平比正常人低,且心肺的發育也受到極大影響。
為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科學家不懈地尋找著低噪聲材料,研制低噪聲機械結構。
比如,科學家研制出的一種新型鋼材――消音鋼材。這種鋼材的消音能力比普通結構的鋼材在消音方面要強好幾百倍。這種消音鋼材就是扔在水泥地上,也不會發出聲響,就像一塊泡沫扔在地上一樣。假如用這種消音鋼材制造機器零件,即使部件不斷撞擊、摩擦,都不會發出大的聲響,它們會“默默無聞”地工作。消音鋼材降低甚至消除噪音的本領為什么這樣大呢?訣竅就在消音鋼材的成分除了鐵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鉻和鋁。
又如,科學家研制的特殊的消音油漆,也具有治理噪聲污染的好本領。在嘈雜的公共場所的墻壁上刷上這種消音油漆后,嘈雜聲就能夠大大降低。消音油漆能夠把產生噪聲的振動能量轉化為熱能,起到減振消音的好效果。
人類同噪音污染的斗爭才剛起步,遠沒有達到大規模普及的程度。真正做到降低或消除噪音污染,除了有效控制噪音源以外,在消音材料的研制方面還須繼續努力。
16.根據短文內容談談“吃掉”的含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噪音的危害到底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主要介紹了噪音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簡要列舉現實生活中用來降低或消除噪音的兩種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20~24題。(12分)
附耳細說
畢淑敏
韓國的古書,說過一個小故事。
一位名叫黃喜的相國,微服出訪,路過一片農田,坐下來休息,瞧見農夫駕著兩頭牛正在耕地,便問農夫,你這兩頭牛,哪一頭更捧呢?農夫看著他,一言不發。等耕到了地頭,牛到一旁吃草,農夫附在黃喜的耳朵邊,低聲細氣地說,告訴你吧,邊上那頭牛更好一些。黃喜很奇怪,問,你干嗎用這么小的聲音說話?農夫答道,牛雖是畜類,心和人是一樣的。我要是大聲地說這頭牛那頭牛不好,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聲音里分辯出來的我評論,那頭雖然盡了力,但仍不夠優秀的牛,心里會很難過……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無論多么聰明的牛,都不會比一個發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兒童,更敏感和智慧。對照那個對牛的心理體貼入微的農夫,世上做成人做領導做有權評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經常在表揚或批評的瞬間,忽略了一份對心靈的撫慰?
父母常常以為小孩子是沒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隨意地大聲呵斥他們,為了一點小小的過錯,嘮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場合,有什么人在場,只顧自己說得痛快,全然不理會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為只是良藥,再苦澀,孩子也應該臉不變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說明對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夠起到舉一反三的效力。
能夠約束人們不再重蹈覆轍的惟一韁繩,是內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質是一種對自己的珍惜和對他人的敬重,是對社會公有法則的遵守服從。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在無窮心理折磨中喪失了尊嚴,無論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專業,心理的陰暗和殘缺都很難彌補,人格將潛伏下巨大危機。
人們常常以為只有批評才需注重場合,若是表揚,在任何時機任何情形下都有是適宜的。這也是一個誤區。
批評就像是冰水,表揚好比是熱敷,彼此的溫度不相同 ,但都是療傷治痛的手段。批評往往能使我們清醒,凜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過失,迸了挺進的激奮。表揚則像溫暖宜人的沐浴,使人自脈賁張,意氣風發,勃興向上的豪情。
但如果是在公眾場合的批評和表揚,除了對直接對象的鞭撻和鼓勵,還會涉及到同時聆聽的他人的反應。更不消說領導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這樣:對個別人的批評一般也是對大家的批評,對某個人的表揚更是對大多數人的無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當著自家的孩子,瀕瀕提到別人孩子的品行作為,無論批評還是表揚,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曉得,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
批評和表揚永遠是雙刃劍。使用得好,犀利無比,斬出一條通達的道路,使用我們快速向前。使用得不當,就可能傷了自己也傷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鮮血。
我想,對于孩子來說,凡是隸屬天分的那一部分,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不必過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艷麗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濃重的不可抵擋的天意蘊藏其中,無論其個體如何努力,可改變的幅度不會很大,甚至絲毫無補。玫瑰花絕不會變成綠色,小草也永無芬芳。
人也一樣。我們有許多與生俱來的特質,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氣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這一范疇里,都大不必過多地表揚或批評??洫勥@個小孩子是如何美麗,那個又是如何聰明,不但無助于他人有的放矢地學習,把別人的優點化為自己的長處,反倒會使沒有受表揚的孩子滋生出滿腔的怨懟,使那受表揚都繁殖出莫名的優越。批評也是一樣,奚落這個孩子笨,嘲笑那個孩子傻,他們自己無法選擇換一副大腦或是神經,只會悲觀喪氣也許從此自暴自棄。旁的孩子在這種批評中無端地得了傲視他人的資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來,松懈了努力。
批評和表揚的主要馳騁疆域,應該是人的力量可以抵達的范圍和深度。它們是評價態度的標尺而不是鑒定天資的分光鏡。我們可以批評孩子的懶散,而不應當指責兒童的智力。我們可以表揚女孩把手帕洗得潔凈,而不宜夸賞她的服裝高貴。我們可以批語臨陣脫逃的怯懦無能,卻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與休弱。我們可以表揚經過鍛煉的強壯機敏,卻不必太在意得自遺傳的高大與威猛……
不宜的批評和表揚,如同太冷和的冰水和太熱的蒸汽,都會對我們的精神造成破壞。孩子的皮膚與心靈,更為精巧細膩。他們自我修復的能力還不夠頑強,如果傷害太深,會留下終生難復的印跡,每到淫雨天便陣陣作痛。遺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與美麗。
山野中的一個農夫,對他的牛,都傾注了那樣的淳厚的有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無論表揚還是批評,讓我們學會附在耳邊,輕輕地說……
20.作者在文章開頭引用韓國古書上的一個小故事有何作用?請結合文章的內容和形式說說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4段所舉的例子,反映了父母意識里的一個什么問題?(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為什么說對孩子的表揚在任何情況下都適宜是一個誤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何理解“批評和表揚永遠是雙刃的劍”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讀完本文后你受到哪些啟示?寫出你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30分)
25.作文。
蠟燭期待著燃燒,小鳥期待著飛翔;干旱的土地期待著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著春風……期待著,我們才有希望;期待著,我們才能去爭取。期待是一種幸福,期待是一種希望,期待是一種無奈,期待也是……
請以“期待__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