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語文中考試卷及答案(揚州市)(2)
B.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和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都側(cè)重表達(dá)了詩人對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處處洋溢著對大好春光的欣賞、贊美之情。
C.魯迅說過,對比是認(rèn)識事物的好法子。小說《孔乙己》《故鄉(xiāng)》和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讓我們領(lǐng)略了對比藝術(shù)的高妙。
D.《威尼斯商人》中,鮑西婭這一形象,集干練、智慧、仁愛于一身;斯威夫特通過格列佛的奇遇,描述了英國統(tǒng)治階層的斑斑劣跡;契訶夫的《變色龍》以辛辣的筆調(diào)刻畫了奧楚蔑洛夫的奴才嘴臉。
5.(3分)B。杜甫的《春望》側(cè)重抒發(fā)詩人觸景傷懷、憂國思家的痛苦心情。
6.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用正楷依次寫在方格內(nèi),4分)
在曲折坎坷的生命lǚ途中,在花花綠綠的喧xiāo光影下,我們需要培養(yǎng)一種姿態(tài),那就是優(yōu)雅。優(yōu)雅保證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容自若,tài然處之,不至于狼狽不kān,更不會丑態(tài)百出。
6.(4分)旅、囂、泰、堪(各1分)
7.默寫。(每空1分,共9分)
⑴今夜月明人盡望, ▲ 。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⑵ ▲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⑶ ▲ ,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⑷千里馬常有, ▲ 。 (韓愈《馬說》)
⑸海內(nèi)存知己,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⑹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 。 (陸游《游山西村》)
⑺問渠那得清如許, ▲ 。 (朱熹《觀書有感》)
⑻為紀(jì)念抗日暨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我國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看到這則新聞,想到那些為正義捐軀的英烈,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名句“ ▲ , ▲ ”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
7.(9分)⑴不知秋思落誰家;⑵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⑶山光悅鳥性;⑷而伯樂不常有;⑸天涯若比鄰;⑹柳暗花明又一村;⑺為有源頭活水來;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評分要點及說明】每空1分,共9分。錯、添、漏一字,該小題不得分。
8.語文實踐活動。(8分)
⑴為右圖擬一個形象的標(biāo)題,并結(jié)合畫面內(nèi)容闡述標(biāo)題的含義。(5分)
標(biāo)題(2分): ▲
含義(3分): ▲
▲
▲
⑵根據(jù)情境,補(bǔ)全對話,做到語意連貫,表達(dá)得體。(3分)
波波正在聚精會神地讀書,媽媽走過來問:“明天幾點開家長會?”波波不耐煩地答道:“我哪知道?難道你沒看到老師發(fā)的短信通知嗎?”意識到自己口氣不對,波波忙改口道:“ ▲ ”媽媽笑道:“哦!老媽這就看。”
8.(8分)⑴(5分)【示例一】標(biāo)題:圓夢之旅;含義:畫面中,父子倆(師生二人)乘坐以書籍為帆的飛船,向著夢想境界進(jìn)發(fā)。
【示例二】標(biāo)題:學(xué)海無涯書作帆;含義:右圖中兩人駕著以書為帆的閱讀之舟,向前方駛?cè)ァ1砻鏖喿x給我們駛向成功的動力。
【示例三】標(biāo)題:導(dǎo)航;含義:畫面中,孩子指著明星,大人掌舵,以書為帆,駛向前方。表明孩子的閱讀需要師長的正確引導(dǎo)。
【評分要點及說明】標(biāo)題:正確理解畫面內(nèi)容,語言形象,各1分。含義:結(jié)合畫面內(nèi)容,1分;闡述標(biāo)題含義,2分,意對即可。
⑵(3分)【示例一】我剛才正在看書。老師發(fā)短信通知了,你自己去看一下,好嗎?
【示例二】媽,對不起。我也不清楚,你還是看一下老師發(fā)的短信通知吧。
【評分要點及說明】要講明“讓媽媽自己去看短信通知”的意思,與媽媽后面的話連貫,1分;語氣要委婉,要把反問句改為具有商量口吻的陳述句或祈使句,2分。
二、閱讀理解(55分)
二、閱讀理解(55分)
(一)閱讀詩歌,完成第9題。(6分)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
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9.⑴這首詩前兩句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流露出了 ▲ 之情。(2分)
⑵從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這首詩最后一句的妙處。(4分)
▲
▲
9.⑴(2分)示例:(久別重逢的)驚喜
【評分要點及說明】僅答“久別重逢”之類不得分;答“高興”“喜悅”之類,得1分。
⑵(4分)示例:通過描寫夕陽余暉映照著千萬山峰的景象,表達(dá)了詩人即將與友人又別的傷感之情以及對前途迷茫的感慨。
【評分要點及說明】適當(dāng)擴(kuò)展情景,2分;兩層情感,各1分。
(二)閱讀文言文,完成10—13題。(15分)
常熟有桑悅者,字民懌。書過目,輒焚棄,曰:“已在吾腹中矣。”為諸生,上謁監(jiān)司,曰“江南才子”。監(jiān)司大駭,延之校書,預(yù)刊落①以試悅。文意不屬者,索筆補(bǔ)之。學(xué)士丘濬重其文,屬使者善遇之。使者至,問:“悅不迎,豈有恙乎?”長吏皆銜②之,曰:“無恙,自負(fù)才名不肯謁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兩使促之。悅怒曰:“始吾謂天下未有無耳者,乃今有之。與若期,三日后來,瀆③則不來矣。”使者恚,欲收悅,緣濬故,不果。三日來見,長揖使者。使者怒,悅脫帽竟去。使者下階謝,乃已。所著書,頗行于世。
(選自《明史》,有刪節(jié))
【注】①刊落:削除,刪去。②銜:怨恨。③瀆:輕慢。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4分)
⑴監(jiān)司大駭,延之校書( ▲ ) ⑵益兩使促之 ( ▲ )
⑶使者恚,欲收悅 ( ▲ ) ⑷使者下階謝,乃已( ▲ )
11.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例句:預(yù)刊落以試悅
A.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曹劌論戰(zhàn)》)
B.策之不以其道 (《馬說》)
C.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出師表》)
D.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12.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⑴悅不迎,豈有恙乎?
▲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
▲
⑶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
13.桑悅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概括。(3分)
▲
10.(4分)⑴延:請;⑵益:增加;⑶恚:惱怒;⑷已:停止。
【評分要點及說明】各1分,若答案與參考答案是同義詞、近義詞,只要講得通,亦可。
11.(2分)C。
【評分要點及說明】原句和C項均是連詞,表目的,相當(dāng)于“來”“用來”。A項,介詞,把;B項,介詞,按照;D項,介詞,因為。
12.(6分)⑴(2分)桑悅不來迎接,難道是生病了嗎?
【評分要點及說明】反問句,“恙”需翻譯到位。
⑵(2分)除非正午,看不見太陽;除非半夜,看不見月亮。
【評分要點及說明】“自非”“亭午”“曦”,需翻譯到位。
⑶(2分)誰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這毒蛇更厲害的呢!
【評分要點及說明】句式,“孰”“甚”,需翻譯到位。
13.(3分)桑悅是聰明(記憶力強(qiáng))、恃才傲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