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語文中考試卷(湖南省張家界卷)(2)
①馬鈴薯是菜還是糧?在1月6日舉辦的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豐富多彩的馬鈴薯主食制品令人大開眼界。馬鈴薯全粉占比40%的饅頭、面包、馬鈴薯芝士蛋糕等,都顛覆著人們對馬鈴薯的認知。
②農業部副部長在會上表示,要以科技創新 引領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推動形成馬鈴薯與谷物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據介紹,馬鈴薯有望成為稻米、小麥、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糧作物。它的種植面積將逐步擴大到1.5億畝,年產鮮薯增加2億噸,折合糧食約為5000萬噸。
③專家表示,馬鈴薯主糧化的內涵,就是用馬鈴薯加工成適合中國人消費習慣的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產品,實現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由原料產品向產業化系列制成品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作為我國三大主糧的補充,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作物。
④據介紹,未來我國糧食消費需求仍呈剛性增長趨勢,到2020年糧食需求增量在1000億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資源的約束和種植效益的影響,小麥、水稻等口糧品種繼續增產的成本提高、空間變小、難度加大。而馬鈴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廣。
⑤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主任介紹,馬鈴薯被稱為“十全十美”的營養產品,富含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體重增長、預防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馬鈴薯主糧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營養結構。
⑥專家建議,馬鈴薯主糧化涉及科研、生產、加工、流通等多環節,需要不斷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關。如加快選育一批綜合性狀優良、適宜主糧化的專用品種;開展不同馬鈴薯品種的營養成分比較分析,開發最好的產品;加快研發適宜馬鈴薯主糧化的加工機械等。
14.第②段中劃橫線的句子運用了________的說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下面這段文字應放在文中第 段后,理由是:
。(3分)
尤其從節水角度來看,推進馬鈴薯主糧化,利于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馬鈴薯生長需水較少,其最低蒸騰系數(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麥、水稻分別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谷物類作物生長發育困難,而馬鈴薯不僅能正常生長,還能減少水土流失。此外,我國馬鈴薯產量相對較低,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潛力更大。
16.讓馬鈴薯成為第四大主糧的原因是:(2分)
(1) ;(2) 。
(三)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10分)
高貴的“低頭”
陳魯民
①近日,著名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英國學術院院士麥克法蘭先生,應邀來華訪問。旅程中,在飛機上、火車上,他見到了太多的“低頭族”,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在低頭看手機。但當他走進深圳圖書館時,卻十分驚喜地發現,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頭認真讀書,不由地發出感嘆:“這是高貴的低頭。”
②麥克法蘭在“低頭”前面加上形容詞“高貴的”,既是對記載人類文明的書籍的贊譽,更是對讀書這一高雅行為的褒獎。
③由此想起一件事。前幾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鐵上,捧著一本《老子》在看。看著看著,突然覺得自己很“另類”,因為周圍的人大都在低頭看手機。我故意走了幾節車廂,見到一個外國人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一位中年婦女還要給這個“老外”拍照,說是帶回去教育孩子。她的兩個孩子都是“低頭族”,平時不愛讀書,成績很差。
④說起大學生里的“低頭族”,恐怕更多。在大學任教,最頭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抬頭率”。有時候一上課,舉目望去,抬頭聽講者不到一半,余者大都在低頭玩手機。有位教授講到張愛玲的文學成就時,稍微加了點兒作料,說到張愛玲有三恨:一恨鰣魚有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教授自以為很幽默地又補充一恨:四恨學生“抬頭率”太低。這時,學生們才紛紛抬頭笑了幾聲,但很快又把頭低下了,沉浸在游戲或“韓劇”當中。
⑤“高貴的低頭”,是為了學習知識,廣博見聞,提高素質,增強本領。“高貴的低頭”多了,將來就肯定會抬起“高貴的頭”,建功立業,一鳴驚人。反之,少了這“高貴的低頭”,腹中空空,不學無術,那么未來注定是沒有希望的,想抬頭恐怕也抬不起來,想出人頭地就更不可能了。畢竟,沒有哪個老板聘人時會問應聘者會不會打電子游戲,看過多少韓劇,而只會關注應聘者擁有的文憑和各種技能等,而這些都是靠堅持數年“高貴的低頭”換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