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設計
《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設計
2、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的特點,并結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關背景資料,幫助理解作者由此想到的內(nèi)容。
3、感受貧困地區(qū)兒童對讀書的強烈渴望,激起學生的愛心。
教學重點
1、圖文對照,借助多種渠道查找、閱讀、勾畫與文本有關的背景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2、感受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并結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關背景資料,理解作者由此想到的內(nèi)容。邊理解、邊朗讀、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引入課題
1、師:同學們,從小到大我們每一位同學都照過很多的照片,攝影師用鏡頭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個幸福的瞬間,記錄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憶。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張與眾不同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十幾年前一位年青的攝影記者在貧困山區(qū)拍攝到的。(師:出示“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大家見過這張照片嗎?你們對這張照片有哪些了解呢?“希望工程”是做什么的?
2、師:同學們了解的可真多!這張照片在十幾年前,我國的城市鄉(xiāng)村、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截止到1994年底這張照片被各種書刊、雜志登載達1億次之多,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照片,在建國50年的攝影排行榜中,名列榜首,震撼人心。
3、引入課題:今天,當我們再一次看見這張照片時,這個小姑娘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眼睛)問:用上你豐富的詞匯描述一下,這是一雙怎樣的大眼睛呢?師同時說明:這也是一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感知,理清文脈
1、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大眼睛的?請打開課本。找出描寫大眼睛的段落,并在前面標上▲,快速找出最能體現(xiàn)大眼睛特點的詞語并在詞的下面打上●。
2、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三、鎖定重點,品讀“大眼睛”內(nèi)涵
(一)學習照片的來歷及背景,感悟“大眼睛”求學的艱辛
記者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拍到的這張極具感染力的照片呢?也就是這張照片的背景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想想這個問題吧!
(1)小姑娘上學走的是怎樣的一段路呢?理解:“跋涉”、“蜿蜒”、“30里路”“一段在大水庫上面”等詞句。體會小姑娘上學路上的艱辛。
(2)用“不管……總……”這個關聯(lián)詞說說,她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呢?
(3)師小結:記者被小姑娘頑強的求學精神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讀書的渴望打動了,所以才拍下了這極具感染力的照片。小姑娘的求學精神有沒有感動你呢?
(4)誰愿意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幾句話?指導朗讀。
(5)學法指導:同學們已經(jīng)對照片的背景非常明了,借助照片的背景理解課文,對于我們課文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是課后的“金鑰匙”所要告訴我們的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課文2—5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對學習的渴望
(課件出示:1.默讀課文的2—5自然段;2.你從哪些句子看出孩子們對讀書的渴望,用“____”畫下來。3.在旁邊簡單寫寫自己讀后的感受)
1、學習第二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請你讀出小姑娘對學習的渴望。
2、學習第三自然段:談完感受送進句子讀。
3、請大家一起來看孩子們艱苦的學習環(huán)境。
(課件播放孩子們的艱苦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看完這組畫面你一定也有很多話想說,就把心中的話語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吧!師:就是這樣的學習機會他們也擔心會失去呀!所以作者說孩子們的眼中閃爍著——渴望,充滿著——憂郁。(板書:渴望和憂郁)
(課件出示:這雙大眼睛渴望著,憂郁的是。)師:你可以結合前面了解到的背景資料或課外資料填一填。請女孩子把自己想象成這個大眼睛的小姑娘,再來讀讀這段話。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這真是一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4、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僅僅只有一雙嗎?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這雙大眼睛向我們訴說著他們需要關愛。大眼睛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了吶喊——我們要讀書!就讓我們通過朗讀喚起所有人對這些孩子的關愛吧!全班合作讀2—5自然段。
5、照片中的“大眼睛”仿佛在深情地訴說、熱切地呼喚,它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所以這張照片發(fā)表后,“大眼睛”很快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標志。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第6自然段,同桌一起填一填下面的句子。看看你又了解了什么?課件出示:這張照片激起了()人的愛心,()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學的孩子們。()同齡的孩子也自愿向貧困地區(qū)的孩子捐獻文具圖書。“希望工程”開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元人民幣。()因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貧困地區(qū)崛起了()(學生:有更多的人關注希望工程了,社會各界的人們都向孩子們獻愛心。)師:那就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些振奮人心的數(shù)字吧!
師:一起說說為希望工程忙碌的人們。請同學們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教師總結
四、課后作業(yè)
1.查找“大眼睛”蘇明娟近況的資料或了解更多關于“希望工程”的資料。
2.積累描寫眼睛的詞語或句子寫在積累本上。
五、教學反思
看到本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幅插圖,特別是這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更是引人注目。我在教學時抓住大眼睛直奔文章重點:作者是怎樣描繪這雙大眼睛的?他聯(lián)想到了什么?從中我們體會到了什么?我抓住描寫大眼睛的句段設計不同形式的讀,從字里行間品味對“渴望讀書”的“感動”。
本課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因此閱讀課文時我引領學生對本文對貧困山區(qū)兒童學習生活狀況進行了解,有的通過網(wǎng)絡,有的看電視、看報等搜集了資料。在課堂上,學生、文本和教師之間展開深層對話,用心靈去觸動心靈。直觀的圖片導入、音樂的渲染、深情地朗讀,讓學生很快理解了作者的聯(lián)想,并由此逐步去了解照片的來歷、希望工程、人們的愛心援助等;學生的情感在這一刻深深地被震撼,在討論中學生真摯地談了自己的想法,要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并反思了自己的學習行為,表示要珍惜如今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
《渴望讀書的大眼睛》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一、說教材
《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眼睛”中的一篇夾敘夾議的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一張曾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貧困地區(qū)的兒童在學習條件極度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渴望讀書、渴望求知的強烈愿望。對于生活在比較優(yōu)越環(huán)境下的城市孩子極富教育意義。
全文共七個段落。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了“大眼睛”照片的來歷,交代了事情發(fā)展的背景。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用凝練的手法傳神地勾勒了一雙清澈、專注、會說話的眼睛,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寫了“大眼睛”照片所展示的魅力。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總述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直到今天仍召喚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支持希望工程,激勵許多孩子更加努力學習。
其中2—5自然段對大眼睛的描寫,語句凝練、真摯感人,可謂全文的亮點。 本課我準備分二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文章的脈絡,了解課文相關背景資料。第二課時分析理解課文。感受“大眼睛”特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和本單元特點,結合教材,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我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如下三點: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特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愿望,理解作者由此聯(lián)想到的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入情入境,動情朗讀,深入感悟;
2、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貧困地區(qū)兒童對讀書的強烈渴望,激起學生的愛心,鼓勵學生參與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2、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激勵孩子們更加努力的學習。
教學重點: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特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愿望,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中。
教學難點:感受貧困地區(qū)兒童對讀書的強烈渴望,激起學生的愛心,鼓勵學生參與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反思自我,激勵孩子們更加努力的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