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盡快提高語文成績
1、集中注意力
鈴聲一響,學生就要端正地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師上課。坐端正了才會精神振作,眼睛要正視黑板或老師,聽課時思維要緊張、活躍、積極,切忌消極、被動、心不在焉。思維始終要與老師的上課思路保持一致,積極思考,踴躍舉手發言。
2、要抓住聽課的重點
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很多,我們要學會抓住聽課的重點。首先是根據課前預習的情況,重點聽自己預習時沒弄懂的部分,爭取通過教師的講解,把疑難點解決。其次,要抓住教師講課內容的重點。要善于抓住教師講課中關鍵的字、詞、句,注意老師如何導人新課,如何小結,抓住老師反復強調的重點內容。聽講這一環抓好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避免課后浪費時間。
3、學會記課堂筆記。
聽課還是記筆記好。記課堂筆記有助于理解所學內容,有助于復習記憶,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穩定。但關鍵是要學會記課堂筆記。有的學生企圖把老師的話全記下來,還追求筆記的完整,過多地考慮筆記的形式,字跡、優美,這樣會影響聽課。記課堂筆記不是目的,目的是幫助理解學習內容,有利于復習和記憶知識。課堂筆記要用自己的話,把老師講的重點記下來,書本上有的少記或不記,書上沒有的多記,如果老師的板書整齊,可以照板書的順序記,板書零亂,要邊記邊理出頭緒來,課后要及時參照教科書,整理筆記。整理筆記的過程,既是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復習鞏固的過程。如果還沒有掌握記筆記的方法,聽課和筆記發生矛盾,要把聽好課放在首位,下課后再參照同學的筆記補起來,然后回家復習記憶。千萬不能因為記筆記而影響到聽課,這樣得不償失。
盡快提高語文成績的方法:學會閱讀
閱讀少的孩子,思想往往比較幼稚,情感也比較簡單,思維更是凌亂,他們腦海中可能會有模糊的靈感,但是卻不能用清晰的、復雜的語言來表達,他們表述不清自己的思想。更有甚者,讀完一篇文章,他們盡然居然“不知所云”,不懂文章在說什么;老師用簡練的語言問問題,學生也居然聽不明白問的是什么。語文的關鍵在于閱讀能力的提高,但如何提高閱讀水平呢?人們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讀。這當然沒錯,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讀也要講求質量。在讀閱讀時,光嘴上讀是不夠的,這僅僅是語言符號,聽過、讀過就算了,沒有真正的在腦海中留下任何軌跡。盲目無緒地亂讀未必就能提高閱讀水平。不少學生感到委屈,自己讀了不少文章,學了不少所謂技巧,可閱讀水平老提不高。
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盡快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最快的在文章中找到與題目答案有關的信息呢?這就必須做到——圈點勾畫和二次閱讀。
圈點勾畫,能夠幫助我們加深印象,幫助記憶,甚至可以把一時的感觸、難點、疑點等標注下來。這可以幫助我們自己從形式上節約時間,理清范圍,提醒重點,進行快速準確的現代文閱讀的試題解答,
圈,圈出文章對象的修飾語,特點等富有代表性的詞語。點,點出最關鍵的字眼、要點、難點和疑點。勾畫,最重要的是劃出文章的關鍵句,例如:文段的中心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揭示文章主題的句子,有特殊含義或意蘊比較豐富的句子等等,它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揭示文章中心,理解作者用意。
養成二次閱讀習慣,對于我們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讀一遍是不可能做好閱讀的,只有細讀、精讀,才能體會到詞語和句子的真正含義。
盡快提高語文成績的方法:學會研究答案
剛開始做閱讀題,往往錯誤率較高,但是不用擔心。首先我們要對好答案,在你所做答案的基礎上,用紅筆訂正自己不對的,保留正確的,哪怕只對了一個詞,千萬不可直接把答案一抄完事;然后再到文章中去找答案,看看每道題的答案出現在哪,有沒有現成的答案,或者類似的句子,一定要在題目旁注明答案是從哪來的;接著,我們一定要去分析答案,看答案是怎么組成的,如何來的,要總結規律,研究答案,訓練久了你會發現閱讀題目無非有以下幾種考點:
1、考特殊含義或有豐富意蘊的句子
所謂“含義”是指言語含有的“意思”,是指內容方面的,而且一般多指言語的隱含信息,而非字面意思。所以在解釋出表面意思以后,一定要解釋深層寓意。命題者常常選取的重要語句包括:語句短小但含義豐富的語句,多與文章中心、作者思想感情有極大關系的語句,在文章結構上有著重要作用的語句等等。
2、請賞析文中重要的語句或如何理解重要語句在文中的作用。
這類題無非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來答。
結構上。(1)位于文章的開頭:A點明主旨,領起下文。B設置懸念,吸引讀者。C蓄勢(張本、鋪墊),奠定感情基調。不直接點明觀點,而是為觀點的出現服務,或者為下文的敘事與抒情奠定感情基調。D點明思想感情變化的線索。(2)位于文章的中間:A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B襯托作用,在行文中,為了使敘述主體彰顯而談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襯托作用。C渲染烘托氣氛。在行文中,為了使主體更加突出而對環境等加以描寫,為人物的出場營造氣氛。(3)位于文章末尾。A總結上文。議論文中往往在結尾部分。B呼應上文。前后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C點明主旨。升華感情,深化主題。D含蓄地表達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寫。
內容上,這類題主要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寫的,所以字里行間一定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體現。做此類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結合文章的思想感情與中心思想來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3、文中某一重要語句這樣說的原因或一些指示性代詞所指代的內容
完成這兩類題,需借助有關特定詞語的知識,根據特定語境,對考查的詞語加以揣摩、辨析。1.從詞語的本義出發,結合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詞語臨時表達的意思。2.語境范圍設定好后以后,分析相關語境的內容,揭示詞語的含義。3.利用上下文辨析詞語的指代義。要辨析代詞的意義,應該從代詞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遠地從上句或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體對象,從而理解它的指代義。辨析那些非代詞類詞語的指代義,也應該利用上下文。一般說來,在這類詞語的上下文里,一般會有闡釋這些詞語的句子,找到了這些闡釋性語句,答案也就出來了。總之,理解詞語含義不要總停留在某個詞上。要仔細把句子讀完,根據全句的意思、鄰近句子的含義甚至前后段落的段意確定語言環境,然后從這些語言環境中找出與詞語相關的關鍵性詞語或句子來推知詞語含義。
4、萃海拾珠,賞析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藝術效果
這類題有這么幾類,如運用修辭手法的效果,比喻,擬人,夸張等使表達內容生動形象;排比,反問增強表達力量,加強語勢等;再如句子對文章技法上產生的效果,如有的設懸生疑,有的對比襯托,有的烘托渲染,有的欲揚先抑,有的情景交融,有的小中見大,有的升華深化,有的象征寓意等等。有的題型就是考查對句子的藝術效果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各種藝術效果的表達方式,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
文章的亮點就是考官的設題點,也是考生的得分點。研究答案,我們就可以看到所有的答案基本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或者有類似的、提醒性文字,想辦法使自己的答案接近原答案,通過這樣的努力,就可以提高閱讀理解的得分能力。
當然,除以上“三學會”之外,提高語文成績,重要的還有擴大課外閱讀量,在讀中積累語言,提高語文能力。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少”字的含義有二:一是讀的少,二是記住的少。所以說話作文時便沒詞兒了。如果讓學生多讀點,多積累些,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個廣闊無限的創新天地,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主體性聽課和閱讀,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任務。我們應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大膽鼓勵,正確引導,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充分開發自己的語言思維,努力培養有個性化、主體性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的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看過“盡快提高語文成績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