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散文400字高中生
寫景散文400字高中生:煙雨江南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江南不是我的故鄉(xiāng),卻是我值得一生銘記的地方。
提起江南,便會想到那連綿不絕的雨。江南的雨洗滌了萬物的污垢,還江南一片清凈,更洗出了我們靈魂的原色,還心靈以純潔。巴山夜雨,西窗紅燭,綿綿不斷的是情,也是雨。雨滴滴落入江里,那是音符的躍動,是親情的召喚。靜聽雨聲,思緒是否會回到往昔,開啟陳封于記憶中的點滴故事。靜坐雨中,享受江南雨水帶給你的絲絲微涼,縷縷寧靜。海。江。河。川。溪他們都是雨的歸宿,或許“哀民生之多艱”的你便是看中了汨羅江的悲愁,綿延無盡。它有著江南雨一樣的身軀,純凈通透。朵朵落紅如破碎的心扉,奏不盡一曲《離騷》水長流,試問汨羅深處的靈魂可否將清江落雨看透?如此想來,雨承載了多少人的歲月,又承載了多少人的故事。浮浮沉沉,滴滴透心。
水鄉(xiāng)自然有水巷,水鄉(xiāng)便緣來于雨。而“雨巷詩人”戴望舒就在這里靜靜地詮釋了江南,詮述了雨巷,他用筆尖輕觸江南,留下了詩般的記憶。心中時常幻想能夠獨撐一把油紙傘,在寂寥的江南雨巷里走過。煙雨蒙蒙,沉重的木屐踏過江南的雨季,屐過無痕,是離愁,也是別緒。也許我不會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卻定能嗅著丁香沁人心扉的芬芳。雨巷,寂寥,悠長,我撐著油紙傘幽自走過,寂寞的背影點亮了誰的眼睛,又模糊了誰的風(fēng)景。我聽見了木屐從青石板上踏過的聲音,如竹露滴雨,劃過歲月的甬道。眼角微澀,那是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想讓淚水肆意與雨水交融,卻又找不到適當(dāng)?shù)睦碛山o它一個流下的理由。這雨如薄命紅顏般轉(zhuǎn)縱即逝,似曇花一般光華乍現(xiàn)。多少樓臺,都覆滅于此,在這江南煙雨紅塵中。
若把與比作花是在恰當(dāng)不過了,特別是江南雨。花開半夏,雨也落了半夏,花開了一季,落了一季,癡了一季,雨也如此,一朝漲一朝息。下過了季節(jié)更替,轉(zhuǎn)眼間滄海桑田,紅顏變白發(fā)。江南雨是世紀(jì)的見證者,時代的守護者。難以忘懷的當(dāng)數(shù)江南雨。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寫景散文400字高中生:自然之美
我踏著碧波浩渺的洞庭湖水走來時,這里有著鬼斧神工、充滿神奇造化的自然風(fēng)物;我乘著海闊天空的萬里云離去時,這里有著歷史塵煙、皆千年文明的人文景觀。
——題記
我夢想,置身于江南秀麗的小鎮(zhèn),在細雨中,體味“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的悠然;我夢想,登上五岳至尊的泰山,在日出中,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氣魄;我夢想,來到美麗的北戴河邊,在汪洋中,感受“大雨落幽燕”的壯闊。我夢想在大自然中,賞大自然之美,悟大自然之神。
江山如此多嬌!
當(dāng)我來到江南魚米之鄉(xiāng),小橋流水叮咚響,如簫笛齊奏,陽光毫無吝嗇的灑下春天的光輝。花苑中樹木蔥蔥,奇花閃爍,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中,風(fēng)兒拂過花枝,飄飄蕩蕩,似綿綿愁思,幽雅中透著凄涼。
當(dāng)我站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明燈為伴,不再與孤獨為伍,不再面對偽善,不再獨忍憂傷。在這里,遼闊的天地可以任我馳騁,淳樸的民風(fēng)可以給我慰藉,天邊的晚霞一片絢爛。風(fēng),拂過我的臉頰,似乎傳來了牧人粗獷的牧歌,它帶來草原的呼喚,我笑了,那是快樂的笑啊!幸福的笑啊!
英雄怎不折腰!
他曾獨登高樓望帝鄉(xiāng),傲吟“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曾讓黃河從天際流下;他曾讓明月伴友人至夜郎西面;他曾讓廬山瀑布淌出銀河。他以霓為線,以虹為鉤,完美的釣出了半個盛唐,完美的釣出了沒有失落的自己。
昭君本不是歷史的主角,因為在諾大的帝國面前她太微弱,但你可曾想過,在萬木凋零時,一朵怒放、傲視寒秋的花會帶給你怎樣的感覺?昭君亦是此花。漫漫黃沙淹沒了她對那潰散漢土的留戀;聲聲駝鈴激起了她心中的悵然。她的生命開始像太陽一樣熠熠發(fā)光,歷史的巨輪在她這留下了深深的一印。
春去秋來,花落花開,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告訴我們應(yīng)持之以恒;大地能載萬物,是在告訴我們要廣讀博覽;青松不懼風(fēng)雪,是在告訴我們要堅毅剛強。春天的雨,給山野披上美麗的衣裳,那是給予。夏天的雨。為生命敲響戰(zhàn)鼓,那是熱烈。秋天的風(fēng),為落葉送去問候,那是溫馨。冬天的雪,為莊稼帶來呵護,那是無私。
“山外青山樓外樓,自然探秘永不休”自然主宰著世界的一切,我們描繪著她的美麗,無論是景色的美,還是精神的美。
——后記
寫景散文400字高中生:夢向洞庭湖
李太白一生閱歷“葳蕤”,所到之處逸篇豐腴!篇篇流芳百世,無不是得意之作。太白邂逅了洞庭湖便慷慨激昂的謳歌了八百里洞庭的浩瀚并寄意情懷。“洞庭兩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詩意磅礴急蹙參雜豪放,更有絲絲的悲涼悲壯之意。數(shù)殘柳,一湖,一人?一壺酒,一段情懷,一處殤,滿腹的感慨。。。低吟淺唱,悠悠何所以?正是世間一沙鷗而已,面對如此灝大的景致,真讓人感慨萬千。
“認(rèn)識”洞庭湖,我和大多數(shù)人可謂大相徑庭,初中之際范公的一篇《岳陽樓記》讓我們對它雖不見其湖,卻已見其景。有“北通巫峽,南極瀟湘”,“春和景明,一碧萬頃,沙鷗翔集。”為證;如今斯人已去,然則當(dāng)騷文墨客提起洞庭一湖,誰都會仰慕范仲淹此記氣勢正所謂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近來馮某因瑣事連連,蕭索之余觀摩名家散文想陶冶舒展一下久久疲憊的心,閱讀余秋雨,琢磨豐子愷,揣摩莫言先生,留戀朱自清等諸多名家散文,他們固然文采斐然,但也會迎合古代大家風(fēng)范,引用名句畫龍點睛,取自己風(fēng)格披靡文壇。縱觀古今,然而我卻驚奇的發(fā)現(xiàn),“洞庭湖”她脫穎而出,無獨有偶,“遷客騷人,多會于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馮某向來也喜歡留戀于山水之間,雖不曾踏足洞庭,但是太湖卻去了數(shù)次,人人都說,“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來蘇州數(shù)年,最讓我神往的也莫過于那浩淼的太湖水,罅峰在水畔蜿蜒,一縷縷的桂花香飄蕩在蘇州吳淞江河畔,就這樣也飄進了我的記憶。。。
太湖是美麗的,洞庭的美卻也不亞于太湖的吧?!太湖尚如此,何況洞庭乎?眼前已是洞庭湖瀲滟澄波,水天一色,浩瀚迂回,山巒突兀。更是漁帆點點,漁村夕照。噪說著洞庭湖無與倫比的美麗與魅力。此等魅力恰如推波助瀾,讓我心曠神怡,有種心血來潮的沖動,宛如洞庭湖有種讓人放下憂傷,攜伊人流連湖畔,在舉杯間談笑人生,在靜謐中尋找心靈的棲息地,于是找到了。就是你“洞庭湖”,她可以讓人遠離塵世和喧囂,忘記明天忘記所有悵惘。
李白“且將洞庭賒月色,酣歌一夜邀淵明”,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城。”。。。讓我無可厚非的愛上了八百里洞庭湖!
今天雖然淫雨霏霏,秋風(fēng)颯颯吹動了冰涼深秋的雨滴,也搖曳著我一綹綹忽清晰忽迷茫的情愫,所謂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雨落斜窗,無處話凄涼,低迷了,凋落了。只有借此一篇洞庭湖記舒展思緒,怎奈一個“愁”字了得啊。愁的同時,這是一首我琢磨了許久的詩詞,是賈至邀李白遨游了洞庭湖所做,賈老有:“楓葉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洞庭秋水晚來波,這一句是多么扣人心弦呀,意境優(yōu)美悠長。是一種說不出的愜意與享受,我來自西北,來自隴西。就像我時若古代,我一定會喜歡胡琴一樣。于是乎,我在頃刻間愛上了它。 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渾大氣勢感染了我,熏陶了我。人生需要像洞庭湖一般,從容吐納萬物,好比人生應(yīng)虛懷若谷,笑看風(fēng)云。莊子在《逍遙游》中說人生的境界有大小,他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比我們看到的還要小。人生需要灑脫,不必與小人計較。懂得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一種人生境界。虛懷若谷更是一種美德,一種心態(tài)。寫到這里,我給自己心中放了一暴洞庭水,拙人不敢銜遠山,吞長江。卻也有此心矣。
寫景散文400字高中生:春天的遐思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春天。關(guān)于春天,詩人名家有過太多的描繪。在我眼里,春天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書,讓人百嚼不厭,翻閱不夠。它以艷麗的插圖,雋永的語句,多變的文體,豐富的內(nèi)涵,不斷地吸引我們?nèi)テ谂嗡H近它,探究它,吟詠它。
春天是一篇散文。不知不覺中,小河里的水漲起來了,清澈明凈的河水倒映著藍天,猶如一條透明的藍綢帶子;倒映著綠樹,猶如一塊碧玉。小草脫去沉重的衣衫,換上了翠綠的外套,從田野鉆了出來,給大地鋪上了一張無邊無際的綠絨地毯。柳樹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盡情飄擺,舒展著阿娜的腰肢,吐出嫩芽兒,隨后,嫩芽兒又長出一片片青翠的綠葉,輕輕撩撥著潺潺的河水,遠望就像一道綠色的門簾,近看又像是臨鏡梳妝的長發(fā)。一朵朵金黃的迎春花綻開了笑臉,向著長天吹奏生命之歌。這時候,桃花也不示弱,在春風(fēng)的撫弄下,也艷如紅霞般的鬧開了。雖然春天里的景物形態(tài)萬千,但變幻中的一切無不顯示出生命的勃勃生機。這不正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嗎?
春天是一本詩集。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上都凝結(jié)著芬芳俊秀的詩句,細細品味,齒唇留香。剛長出的小草,既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體態(tài),也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雅致。早春,柳枝和桃花便從“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情境中萌動而發(fā)了。到了仲春,柳與花便在“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的時分濃得再也化不開了。及至暮春,百花爭艷的景象又在“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fēng)寂寞搖空枝”、“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的光景中脫去了往昔的華麗……打開春天這本詩集,無論是花草蟲鳥還是山水雨露,你都能在盼春、賞春、惜春的章節(jié)里吟誦出令人癡迷的意境來。
春天是一部小說。一樹樹桃李繁花似錦,爭奇斗艷,演繹著招蜂引蝶的浪漫情事。蝴蝶扇動著彩色的翅膀,蜜蜂吟唱著醉人的甜蜜,在花枝上跳舞,在花朵上纏綿,書寫著“蝶戀花”的執(zhí)著與癡情,演繹出“為誰辛苦為誰甜”的酸楚與期盼。小鳥這位主人公這時候也在“千呼萬喚”中終于“閃亮登場”了,它開始絞盡腦汁的制造情節(jié),拐彎抹角的“拈花惹樹”,誰說名花有主,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輕言放棄。一個情節(jié)曲折,香艷動人的故事就此拉開了序幕。
春天是一則寓言。你瞧,墻角磚縫里拱出的新綠,懸崖峭壁上吐出的花蕾,水泥路徑旁抽出的狗尾,農(nóng)家瓦楞中蔓出的青苔,無不在向我們昭示著生命的寓意,生存的信念。山地里無人關(guān)注、無人打理卻兀自開放的野花,詮釋著“開也從容,落也從容”的禪意。枯樹上那新發(fā)的嫩枝,枯草下那向上冒著的點點綠芽,都在告訴著我們一個關(guān)于向上向善,不向命運低頭的哲理。
寫景散文400字高中生:月夕成玦
皺褶,年輪,畫不圓的圈;年輪,古幣,磨不平的圓;古幣,孤月,醒不透的缺憾。
——題記
花開花落,繁華一季;春夢秋云,聚散容易;鼎盛時的凋零,團圓時的別離;誰成了誰胸口的朱砂,誰又是誰頭頂?shù)脑鹿狻?/p>
楚歌天
帳外,戰(zhàn)場的廝殺愈演愈烈。她知道這是他的劫,張良的計策像壺鴆酒,注入他的咽喉。而她只能是他的負(fù)擔(dān),若是這樣,那是不是告別的時候到了?
入夜,他回來,皺著愁苦的眉,她上前“王,讓我為你跳支舞吧,”最后一支了,“王,請將你的佩劍借我一用可好?”說著她上前,將他的佩劍取下。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凄寒的冷器在她絕妙的舞姿竟顯得柔美。他看呆了,隨著她的舞步輕輕和“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楚王本不善詩詞,能為她這樣,她也算死而無憾了吧。這樣想著,將腕中的劍舞到頸項前,劃過。鮮血映紅了楚王的眼,他想上前,卻已來不及。只有一句“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烏騅嘶鳴對月愁,
血淚相思鏤紅豆。
劍舞一曲斷腸毒,
只君憐卿死生同。
梧桐雨
入夜,驚坐起。寒意,徹骨的寒意襲來。他離開幾年了,一年,兩年……早已忘卻了。只知道,再沒有“倚梅回首”的嬌羞,也沒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癡纏,只剩下滿衣清淚,剩下傷心枕上,剩下斷香殘酒,剩下往事愁腸,剩下人間天上。
猶記得,那年云鬢斜簪,她嫁他;記得,那年藕花深處,他陪她;卻也記得被棄后的“人比黃花瘦”,記得“離懷別苦”,記得“煙鎖秦樓”如今這些也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只剩下凄風(fēng)苦雨黃昏后,梧桐夜雨鎖清秋。剩下那載不動的許多愁,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心緒。
寂寞寒窗空對月,
紅燭淚盡無人解。
云鬟繞盡傾城雪,
誰憐玉臂清輝訣。
月夕成玦,又該如何溯得百轉(zhuǎn)千回的愛戀;月夕成玦,又該如何追尋執(zhí)子之手的癡纏;月夕成玦,怎樣才能留住落花流水的美。
看過“寫景散文400字高中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