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散文小樹葉教案范文3篇
有目的、有意識地按認知,情感與行為培養相結結合的原則和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讓幼兒用語言與非語言表達方式感知理解.使幼兒從具體到抽象,從直接到間接地獲得語言經驗,體現了在學習文學作品中發展幼兒思維的特點。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大班散文小樹葉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大班散文小樹葉教案范文一
活動目標:
1、感受大樹媽媽與小樹葉之間互相關愛的情感,懂得在接受媽媽愛的同時,也應主動關心媽媽。
2、欣賞散文,知道秋天來臨時樹葉的變化,理解大樹和樹葉之間的關系。
3、學習并理解“筆直、吸取、露出笑臉”等詞語。
活動準備:
教具:音樂磁帶《小樹葉》、范畫一幅、字卡若干、配套散文磁帶《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一封信》。
學具:制作信件的若干材料(白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相互問候,幼兒在歌曲《小樹葉》的音樂伴奏下做律動。
二、感知活動。
1、談話:讓幼兒結合經驗,講述秋天到來時,大樹及小樹葉的變化。
2、教師出示教學范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這是什么季節?小樹葉怎么啦?小樹葉離開媽媽后會怎么樣?
3、幼兒完整欣賞散文錄音磁帶
提問:是誰給大樹媽媽寫的信?
大樹媽媽讀了小樹葉的信后心情會怎么樣?
4、欣賞散文第二遍
提問:小樹葉在信里對大樹媽媽說了些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可適時散文中的語句給予指導。
三、游戲活動。
1、散文中城市里出現什么樣的高速公路?出示并學習字寶寶“筆直”。
2、大樹媽媽每天從土壤和陽光中吸取養料中的“吸取”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學習字寶寶“吸取”。
3、露出笑臉是什么意思?出示并學習字寶寶“露出笑臉”。
聽口令游戲玩法:老師說詞語,幼兒自由擺姿勢。(提醒幼兒注意安)
四、情感體驗。
讓幼兒說說媽媽是怎樣關心,愛護自己的,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五、操作活動:給媽媽的禮物。
幼兒集體寫信:——畫出或寫下對媽媽的愛。
結束活動:收拾學具,集體去寄信。
附散文《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一封信》
親愛的大樹媽媽:
您好!我是小樹葉。您接到我的信,一定很高興吧?秋天到來的時候,您給我們換上了黃色和紅色的衣服,送我們去參加“小樹葉旅行團”?,F在,我們跟著秋風阿姨,飄過城市、農村和草原,一路上的風景美極了:那高高的立交橋,筆直的高速公路,金黃色的稻田和豐收的果園,把祖國打扮的非常漂亮。這使我們更加想念您——親愛的媽媽!
親愛的媽媽!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有一次,我們生病了,是您請來了森林醫生為我們治病,一直等我們病好了,您才露出笑臉。每天您拼命從土壤和陽光吸取養料把我們養大,從不說一聲辛苦。每當大風大雨來臨的時候,您把我們緊緊抱在懷里。在這里,我們要從心里說一句:謝謝您!
親愛的媽媽!祝您永遠年輕、健康!等到春天到來的時候,我們會帶最好的禮物給您!再見吧,媽媽!
您的孩子:小樹葉
大班散文小樹葉教案范文二
【活動目的】
1.通過反復傾聽、欣賞及幼兒的自身活動,試著理解散文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2.幫助幼兒進行情感新體驗的嘗試。
3.培養幼兒敢于嘗試、探索的精神。
【活動準備】
1.紗巾(一條),樹葉頭飾(一個)。
2.繪畫紙、記號筆(人手一份)。
3.錄音機、配樂詩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猜教師掌中物,激發學習興趣
師:(雙掌合攏,掌中有一片小小的樹葉)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小小的秘密,在我的手掌中,誰來猜猜是什么呢?
眾幼:(你一句我一句)是小鈴鐺;是小玩具;小動物;變形金鋼……
【評】幼兒表露出十分想猜中到底是什么的迫切神情,體現了思維嘗試的積極性。
師:(亮出小樹葉)看,這是什么?
眾幼:哇!原來是一片小樹葉。
師:小樹葉會說話嗎?
眾幼:小樹葉不會說話。
師:風吹樹枝搖晃時,發出沙沙的聲音,好像小樹葉在說話,那么今天小樹葉要對我們說些什么呢?想不想聽一聽?
幼:(干脆有力)要聽!
【評】從課的一開始,教師設置懸念,扣住孩子的注意力,并把小樹葉人格化,激起了幼兒樂意嘗試和接受新事物的信心。
二、欣賞配樂詩及教師的示范朗誦
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情感和內容,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情感體驗。
師:(放配樂詩)讓我們來聽一聽小樹葉的對話。聽后說一說你們聽到了什么?
散文詩:
小樹葉
我是一片小小的樹葉,
長在河邊的大樹上。
有一天,風吹過來對我說:
一只小蜜蜂釀了一天的蜜,累了,
跌落在河邊的水面上。
于是我離開了大樹媽媽,
飄呀,飄呀,飄到了水面上。
變成一只小船,
救起了跌落的小蜜蜂。
(聽后,幼兒搶著發言)
幼1:小樹葉說它長在河邊的大樹上。
幼2:小樹葉為了救小蜜蜂離開了大樹媽媽。
幼3:小樹葉變成小船救了蜜蜂。
師:小朋友聽得很仔細,老師也聽到了小樹葉的話,我來說—說,好嗎?(十分動情地朗誦散文詩)問:聽了這首很美的散文詩,你們有什么感受?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幼1:我覺得很難過,因為小樹葉再也不能回到大樹媽媽身上了。
幼2:我也很難過,因為小蜜蜂雖然得救了,可是小樹葉自己卻死掉了。
幼3:小樹葉做好事,它很善良,可是它只能在水面了,我非常難過。
【評】從幼兒的回答中,發現他們情感體驗的能力很強,對詩的情感的把握也比較正確,在我們聽來,此詩不管是內容還是意境都體現出一種淡淡的凄涼美,所以幼兒回答普遍感到難過,達到了培養幼兒情感體驗的能力的目的。
師:(啟發幼兒從小樹葉舍己救人和助人為樂的行為上試著去產生另一種情感體驗)小朋友,老師和你們一樣為小樹葉犧牲了自己去救別人而難過,同時也為小樹葉的行為感到驕傲,感到高興,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幼:(受到了啟迪,紛紛爭著發言)小樹葉很勇敢,我為它高興;小樹葉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救小蜜蜂,它真的很棒;小樹葉幫助別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的。
師:(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對呀,小樹葉有一顆善良的心,它助人為樂,舍己救人的行為讓我們感到驕傲、感到高興。
【評】老師根據教材和教學目的的安排及時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幼兒從事物發展的另一方面進行情感新體驗的嘗試,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再次欣賞散文詩
讓幼兒說說喜歡詩里的哪一句話。要求把自己喜歡的這句話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師:讓我們再聽一次散文詩,這次聽時,老師有一個要求,想一想你最喜歡詩里的哪一句,等會兒請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幼:(欣賞詩,并與同伴談論詩中內容)
師:小朋友,我在聽詩的時候,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小樹葉舍己救人的美麗畫面,不知你們聽的時候是否會有這種感受。請大家試一試。(要求閉上眼睛聽散文詩)
【評】讓幼兒嘗試以繪畫形式表現散文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抒發自己對散文詩的情感體驗。
四、幼兒邊聽散文詩邊作畫
幼兒試著將畫按散文順序連接,組合成一組完整的具有散文詩內容的畫。
五、延伸活動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借助于一些道具(如紗巾等),分角色進行配樂詩表演的嘗試。
【評】教師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根據散文詩欣賞的基本要求,多層次、多維度、多形式地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并始終把教學的落腳點立足在培養幼兒的對新體驗的嘗試方面,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這節課的教學是比較成功的。建議最后的延伸活動可以省略,因為幼兒在表演中如過于興奮,不能把握意境的話可能會破壞散文詩的情感基調。
大班散文小樹葉教案范文三
活動目標:
1、在傾聽、欣賞的基礎上,感受、理解散文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2、能積極參與朗誦活動。
3、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
活動準備:
散文詩《小樹葉》圖譜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1、猜謎激趣。
2、提問并討論:
有一天,一只小蜜蜂不小心落到了水里,這可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可能有誰來幫助它?
二、欣賞散文詩,初步感知內容
是誰幫助了小蜜蜂?
小蜜蜂為什么會跌落到小河的水面上?
散文詩里還說到了誰?
三、借助圖譜,進一步感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欣賞散文詩
2、回憶散文詩內容并出示相應圖片。
3、理解動詞“飄”,嘗試用動作表現。
4、討論:你覺得哪一句最美?
5、合理排序,感知散文詩的順序。
四、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幼兒積極朗誦散文詩。
1、填充式(師幼互動,前半句、后半句)
2、分組式(一組一句)
3、集體式(集體朗誦)
五、配樂朗誦,邊朗誦邊用動作表現散文詩。
活動反思:
1、設計思路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對大自然的喜愛,我選擇了“小樹葉”作為本次活動的內容,并借助“小樹葉”這首散文詩所表達的含義,激勵孩子們主動關心、同情別人,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
2、方法策略
(1)、《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在本次活動中,我將語言和音樂教學相結合,即在音樂的伴奏中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并積極鼓勵孩子們用肢體語言去表現內容,豐富他們對散文詩的理解,使他們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2)、在理解散文詩內容這一環節中,我以圖夾文的形式展開活動,即孩子們通過傾聽、討論、欣賞、記憶排序、游戲等活動,層層遞進,引導幼兒感受、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表現出對作品較強的欣賞力和審美力。
3、問題與措施
在理解詩句時,我沒能提供給更多孩子參與的空間,因此,孩子對散文詩圖序的排列感到一定的困難,我應該鼓勵他們在認真傾聽、充分欣賞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嘗試說出完整的詩句,為幼兒積極參與朗誦及情感表達創設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