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聲悠悠閱讀答案
《漿聲悠悠》閱讀材料
有一天,小鎮上來了四個木工師傅,是癩子腦殼請來的。不負眾望,癩子腦殼真的有筆存款,他到墟上買了一大堆圓滾滾的杉木筒子。木工師傅在小河上就叮叮咚咚地干了起來。沒幾天,小河上出現了一座木板橋。小河變了。水面上沒有了那悠悠晃晃的爛渡船。小河幽靜了許多。癩子腦殼并沒走,搬來一個竹椅子放在橋頭,坐在椅子上翹起二朗腿,仍然是細瞇著雙眼,一副悠閑自在的神態,只是再沒哼山歌。仍然收錢,規矩卻稍有修改:坐渡船五分一個,過橋收兩分。似乎是出于一種本能反應,小鎮上的人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兒。于是議論紛紛:“自從盤古開天地,沒聽說收過橋錢的。”“癩子腦殼是在賺黑心錢!”也有人說:“不收點兒錢,以后橋壞了誰修?”
終于有好事者告了癩子腦殼一狀。沒幾天,木板橋上一前一后走來兩個穿白衣服、戴白圓頂帽、帽檐上貼著一顆鮮紅發亮的紅星星的人。是公安局的!“你是王興文嗎?坐在這里干什么?”其實他們早已知道他是誰,癩子腦殼嚇了一跳,不知是禍是福。“在、在收路費。”癩子腦殼開了金口,結結巴巴地回答。“不行,你這是在收買路錢!社會主義國家不允許。”兩個人聲色俱厲。“從前劃船是五分一個,現在是兩分。”“半分也不行。以前你是勞動所得,現在你是不勞而獲!至于你架了橋,可以作為一件好事表揚表揚。今后不準再收。”說完揚長而去。癩子腦殼張著嘴,睜大一雙眼,直勾勾地望著他們的背影。從此,木橋邊不見了癩子腦殼的身影,河水依然在靜靜地流淌,木橋上川流不息地走著男女老少。
事也湊巧,過了一段日子,突然電閃雷鳴,陰天黑地連下了幾天暴雨。小河漲水了。咆哮的河水把新木板橋沖得無影無蹤。洪水退盡以后,河面恢復了平靜。河水仍在緩緩地流淌。周而復始,河面上又出現了人們熟悉的那只古老的爛渡船,船頭依然站著癩子腦殼昂首挺胸的身軀,依舊有粗獷的山歌和著悠悠的漿聲在河面上輕盈地飄蕩。每逢三六九的趕場天,人們還是爭先恐后地冒著生命危險去擠那條爛渡船。還是從口袋里掏出白花花的硬幣交給癩子腦殼。小鎮依然,小河依然,悠悠漿聲依然……
選自《那團云霧:1985—1988全國優秀小小說賞析》
《漿聲悠悠》閱讀題目
小題1:根據小說內容,概括癩子腦殼的形象特點。(4分)
小題2:小說中的“渡船”有什么象征意義?(4分)
小題3:小說后半部分寫了一場連下了幾天的暴雨,這樣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4:這篇小說提出了一個嚴肅的生活中常遇到的理與法問題;也提出了守舊與創新的問題,是一個特定時期社會的縮影。請結合文本,選擇其中一個角度,談談你的理解。(6分)
《漿聲悠悠》閱讀答案
小題1:(4分)對生活有計劃,辦事干凈利落;勤勞樂觀,不張揚,不斤斤計較,敢于改變現狀;順從政府指令,不善于為自己爭取合理利益。(每點2分,回答出2點即可)
小題1:(4分)“渡船”代表一種衰敗落后但還有重要作用的事物,是舊思想、舊傳統、舊事物的象征。
小題1:(4分)為小橋被沖毀和爛渡船的再次出現做鋪墊。預示癩子腦殼改革的失敗結局,體現出開創新局面的艱難。(每層2分)
小題1:(6分)示例一:故事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即怎樣看待合理而不合法的事情。癩子腦殼收過橋費不合法,招致鄉人的憤怒和公安局的干涉。但從另一角度看,花錢修橋,方便出行,獲得報酬,這又是合理的。
示例二:守舊易,按照祖輩沿襲下來的路子做事,是最容易的;改革難,難在人們的觀念意識、思維方法是最難改變的。癩子腦殼沿襲擺渡收費的做法被人們默認,但是架橋收費改變了現狀,招致反對,這是一個特定社會時期的縮影。
(能夠結合文本進行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漿聲悠悠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