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蘆葦閱讀答案
《心中的蘆葦》閱讀材料
⑤易水之濱,高漸離擊筑,悲涼的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他身后的蘆花,一定在蕭蕭寒風中輕飏。烏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腸寸斷,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嘆聲中,虞姬揮動長劍,裙袂飄飄,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霧茫茫,一片縞素,那是一岸的蘆花在為這悲愴的訣別飄雪飛霜。汩羅江邊,披發(fā)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佞臣專權,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xiāng)野,不能替君分憂。生命的大寂寞郁結于心,奔突于胸,使詩人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為端午節(jié)最深沉的紀念。
⑥真正擁有蘆葦,是在大學時代。我喜歡在學校后面的江邊漫步?那里,茂密的蘆葦像無邊的綢帶,向著遠處緩緩鋪開。流蘇似的蘆花,像云,陣陣清香在如紗似霧的月光中彌散。牛乳般的暮靄流動如煙,小鳥在蘆葦叢中呢喃,還有幾聲蟬鳴,幾聲蟲唱。寧靜,溫和,洋溢的詩情觸手可及。倘是周日,陽光暖暖的流瀉,我用葦葉編一只小船,輕輕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隨風而去。更多的時候,我一卷在握,于蘆花下,和屈子同憤,跟太白同醉,與東坡同發(fā)少年狂。在綿綿秋雨和茸茸的蘆花織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讀懂了字里行間的辛酸、痛苦、孤獨、濃醇、率真和苦澀。人世滄桑和歷史悲劇熔鑄的慘痛,猶如滴血的利刃,我們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寧可肝腸寸斷,也要噙著淚帶著微笑,輕輕地說,往事如煙啊!
⑦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蘆葦,但人又是堅強的,從柔弱中煥發(fā)出無窮韌性,那種連自已都有可能意識不到的堅韌,陪伴著我們一路向前。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
⑧這根能思想的蘆葦,就是你,就是我……
《心中的蘆葦》閱讀題目
1.根據(jù)第2自然段概括蘆葦?shù)纳L過程及特點,分條陳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自然段中寫了哪幾個歷史場景,這些場景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作者說“這根能思想的葦草,就是你,就是我”,請問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試分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中的蘆葦》閱讀答案
1.①春天扎根,無拘無束,蓬蓬勃勃②夏天葦葉繁密,亭亭玉立,倩影婆娑③秋天,雪白的蘆花綿延一片④在冰冷的冬天,畫上生命的句號。
2.①荊軻刺秦王的易水送別②霸王別姬中虞姬自刎③屈原流放,行吟汩羅江邊④這幾個場景中都有蘆葦,寫景都渲染出悲壯的氣氛,似乎蘆葦已化成了寫到的那幾個歷史人物的靈魂。(意對即可)
3.①人的生命和蘆葦一樣脆弱,但只要有思想,人就會變得堅強,從柔弱中煥發(fā)出無窮韌性。②生命中最美的部分是需要經(jīng)過鍛煉的,這個過程或許痛苦,但真善美的品行正在形成當中,人要學會堅韌。(意對即可)
4.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使文字生動形象。②多處引用化用前人詩文,使文辭優(yōu)美厚重。③將情、景、事、物有機交織在一起,熔現(xiàn)實與歷史于一爐。(意對即可)
看了“心中的蘆葦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