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春天》閱讀答案
《成都的春天》劉大杰
現在是三月底,梅蘭早已謝了,正是海棠玉蘭桃杏梨李迎春等各種花木爭奇斗艷的時候。楊柳早已拖著柔媚的長條,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邊悠悠地飄動。大的鳥小的鳥,顏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飛來飛去地唱著歌。薛濤林公園也充滿了春意,有老詩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簫唱曲,有的在垂釣彈箏。這種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風光,全是兩樣。
花朝,是成都花會開幕的日子。地點在南門外十二橋邊的青羊宮。花會期有一個月。這是一個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時期。花會與上海的浴佛節有點相像,不過成都的是以賣花為主,再輔助著各種游藝與各地的出產。平日我們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艷妝的婦女,到這時候,成都人傾城而出,買花的,賣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摩肩擦背,真是擁擠不堪。高跟鞋,花褲,桃色的衣裳,卷卷的頭發,五光十色,無奇不有。與其說是花會,不如說是成都人展覽會。好像是悶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這個機會來發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鬧的大鬧。最高興的,還是小孩子,手里抱著風車風箏,口里嚼著糖,唱著回城去。想著古人的“無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當也沒有的了。
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極好。對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頂的渡船,時時預備在那里,你搖一搖手,他就來渡你過去。一潭水清得可愛,水淺地方的游魚,望得清清楚楚,無論你什么時候去,總有一堆人在那里釣魚,不管有魚無魚,他們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談談笑笑,總要到黃昏時候,才一群一群地進城。堤邊十幾株大楊柳,垂著新綠的長條,尖子都排在水面上,微風過去,在水面上搖動著美麗的波紋。
沒有事的時候,你可以到茶館里去坐一坐。茶館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張不成樣子的木板桌,你泡一碗茶,可以坐一個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許多平日你看不見的東西。有的賣字畫,有的賣圖章,有的賣舊衣服。你有時候,可以用最少的錢,買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館,有的臨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賞自然,或是讀書,或是睡覺,你都很舒服。高起興來,還可以叫來一兩樣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著車子進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輕松與悠閑,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種緊張的空氣,你會一點也感不到。我時常想,一個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會變成一個懶人,一個得過且過的懶人。
三月末日于成都
《成都的春天》習題
1.“成都這城市,有一點京派的風味。”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句話在文章中的含意。
2.作者感受到的成都的春天是怎樣的春天?請作簡要概括。
3.“一個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會變成一個懶人,一個得過且過的懶人。”成都人的“閑散”表現在哪些地方?
4.文章的題目是“成都的春天”,作者為何用較多的篇幅來寫人的活動?
《成都的春天》答案
1.參考答案:(1)成都一年四季,不斷地開著鮮艷的花。(2)成都人喜歡栽花種花,對酒品茗,“懂得培植,懂得襯貼”,從而使成都“顯出調和,顯出不單調”。
解析:這句話屬于本段中的總括句,本段中其他句子都是這句話的具體闡述。
2.參考答案:成都的春天與眾不同。(1)成都的春天“顯出調和,顯出不單調”,“有一點京派的風味”。(2)成都的春天比北平江南早到一兩個月。(3)在三月底時,各種花木爭相斗艷,“比起西湖上的風光,全是兩樣”。
解析:文章前四段是對“成都的春天”特點的闡述,找出這四段中表明成都特點的主要信息便可。
3.參考答案:(1)成都人喜歡種花養草。(2)成都花會長達一個月,這時候,成都人傾城而出,買花的,賣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摩肩擦背,真是擁擠不堪。(3)無論你什么時候去百花潭,總有一堆人在那里釣魚,不管有魚無魚,他們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談談笑笑,總要到黃昏時候,才一群一群地進城。(4)“郊外的茶館,有的臨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賞自然,或是讀書,或是睡覺,你都很舒服。”成都茶館是休閑的好去處。
解析:從文章的第五段到最后一段,作者寫了成都人生活的一個個特寫鏡頭,由這些鏡頭可看出成都人的日常生活特點,并由此總結出“一個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會變成一個懶人,一個得過且過的懶人”。可見,答案信息可主要在這幾個段落中篩選。
4.參考答案:(1)春天,不僅可以通過景物表現出來,還可以通過人的活動表現出來。(2)寫人的活動,主要是為了突出成都天氣“宜于養花木,不宜于養人”的觀點,表達出成都人懶散的特點。
解析:可根據文章的主旨來考慮這一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