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記游文言文閱讀答案
《寶山記游》文言文閱讀材料
注釋: 簟(diàn店):竹席。 海塘:為阻擋海潮而修筑的堤岸。 低昂:起伏,升降。 體物之工:表現事物工巧,精確。 侵眸:刺眼。 不食頃:不到一頓飯的時間。
《寶山記游》文言文閱讀題目
9、以下加點的實詞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稱為奇觀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B.保緒故好奇,與予善 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C.及其大上 及魯肅過尋陽
D.今乃信之 忌不自信
10、下列與例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例句:安知其體物之工哉
A.久之而后升 B.又數刀斃之
C.輟耕之壟上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11、翻譯下面的句子。(5分)
(1)相對疑非人世境,予大樂之 (2分)
(2)于是保緒為予言京都及海內事,相對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3分)
12、作者與朋友在寶山觀賞到了哪些奇觀,請概括。(3分)
《寶山記游》文言文閱讀答案
9、(2分)A
10、(2分)D
11、(5分)(1)面對這樣的景象,懷疑不是人世間能有的景致,我感到非常高興。(3分)
(2)向南面遠望大洋,像有十幾片落葉漂浮在波浪之間。(2分)
12、(3分)月下觀潮 海上日出 午間海景(一點1分)
《寶山記游》文言文參考譯文
寶山縣城臨近大海,潮汐姿態多種多樣,被稱為奇觀。然而,我剛到這縣城時,卻從未曾經出去一次。惟獨在夜晚臥床就寢,夜深人靜之時,狂風波濤來勢洶洶,直逼近床邊枕際,像魚像龍一般舞動長嘯,那形象聲音時時進入我的夢中,讓人心中灑脫暢快。
夏季四月,荊溪人周保緒從吳中來這里。保緒向來喜歡獵奇,與我相處友好。這月十六,我們于是相伴在海塘賞月。海濤像山崩,月影如銀碎,天空高遠空曠,清朗有寒意,我們都懷疑這不是人世境地,我對此非常高興。不到幾日,我們又相伴去觀看日出,等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幾尺內都看不清。但聽著耳旁的浪濤聲,感覺就像是風吼雷鳴驟然到來似的。一會兒天就亮了。太陽就要出來了,然而又不是突然出來。一線光芒,起伏、升降,能隱隱約約的看見,過了一會后太陽就升起來了。《楚詞》說:“我長嘆徘徊不忍驟然離開”。不到這,怎么能知道這里表現的萬物的工巧精確呢?當太陽躍出海面時,光彩斑駁,噴涌四射,大體上與月亮一樣。但是太陽的光芒刺眼,只能簡單的觀看一下而不能長久的注視。
下一月的五日,保緒又邀請了我,在吳淞臺上設了酒宴。中午天氣晴朗沒有風,遠處的波浪像鏡子一樣晶瑩剔透。向南面遠望大洋,像有十幾片落葉漂浮在波浪之間搖晃前行,不到一頓飯的時間已經到達臺之下,看見的都認為這不就是大舟啊。蘇軾記載的登州的情景,今日我才相信。于是保緒和我說京城里以及天下的事,我們互相情緒激昂地放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直到傍晚才返回。
寶山是嘉定分出的縣,它對岸的縣是崇明縣,流經這兩縣之間的水,實際上是大海的支流,并不是真正的大海。但是在對岸東西八十里的地方,看見的已經是非常雄偉美麗的景象。從這里向南延伸,在那看見落葉在水中漂浮的地方,就是大海了。然而,大海與天連為一體,不能再辨別了。
看了“寶山記游文言文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