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國度里的格樣人生閱讀答案
《古老國度里的格樣人生》閱讀材料
西方管理學名著《彼得原理》,則深入剖析了橫亙古今的人類痼疾——不稱職現象。彼得原理的核心內容是,晉升可以發揮人的潛能,但也易使人達到不稱職的位置,從而降低“產出”。隨著晉升的加劇,不稱職者的逐漸累積,機構就會變得臃腫,效率也將變得低下,社會也終將停滯或倒退。所以,盲目地追求晉升,不僅會給個人帶來痛苦,引發“不稱職綜合癥”,而且也會給社會帶來危害,造成整體的“生存不稱職級”。
在這種晉升體系中,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少犯錯誤,這也使得古代中國從來不缺乏養生之道,更使得明哲保身成為從政原則。賢才能士也不得不與歲月較量。由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維護著保守的局面,與眾不同的人及其力求變革的主張便常常顯得不合時宜,不受歡迎,創新精神遭致系統性壓制。
可以說,保守、無原則的寬容和不思進取,在很大程度上是“格式化”這種晉升體制的產物。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杰出的人才也有其不勝任的職級,他必須跳過那些不適合他的職級,以盡快到達能充分發揮其作用的位置。
為此,西方通過文官制度和選舉制度來平衡和優化個人的發展。它通過文官制度使適合亦步亦趨發展的人一步步地按制度升遷,并享受良好的退休待遇。而對于有個性、有抱負、不愿意按部就班的人,則給予諸多破格提升的機會。在美國,許多高官都是直接被總統從教授、律師、記者的崗位上選拔出來的。
一個人穿的鞋過大或過小都會很別扭,古老的“格”不僅老化了中國,也奪走了許多個人的舒適與快樂。而若每個人都能滿足于自己稱職的位置,不一味好高騖遠,則不僅自己勝任并感到愉快,而且也能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如此看來,“不拘一格降人才”實在是有著政治學、管理學和心理學乃至保健學的多重意義。
《古老國度里的格樣人生》閱讀題目
6.以下有關“格”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人對“格”的看重影響到了人才的起用和創新精神的弘揚。
B.中國“格式化”體系極易產生《彼得原理》中剖析的不稱職現象。
C.在“格”式的體系中,與眾不同的人及其力求變革的主張常常顯得不合時宜。
D.晉升體制的“格式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保守、無原則的寬容和不思進取造成的。
7.以下關于“格式化”在中國歷史上的表現,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北魏后期,吏部尚書崔亮制定的“停年格”的選官制度使北魏走向滅亡。
B.唐玄宗時十分看重用人之“格”,不論什么人,一律按年限、資歷和考績升遷。
C.晉升體系的“格式化”在唐朝形成并一直延續,直到西方列強打上門來。
D.清康熙、雍正時期的盛世在很大程度上與用人打破“格式化”體系有著密切關系。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地方行政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任命官員的標準和方式是否得當。
B.“格式化”晉升體系催生的明哲保身的從政原則使很多賢才不得不與歲月較量。
C.西方通過選舉制度使適合亦步亦趨發展的人和不愿按部就班的人都能得到合理晉升。
D.每個人都滿足于自己的位置,則不僅自己愉快,而且也能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古老國度里的格樣人生》閱讀答案
6. D(因果倒置)
7. D(A“陪著”而非“導致” B“唐玄宗時”范圍不當 C并非“一直延續”)
8. A( B 應該是“晉升體系”使賢才與歲月較量 C亦步亦趨的人升遷靠的是文官制度 D 應該是“滿足于自己稱職的位置”)
看了“古老國度里的格樣人生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