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數字化書寫閱讀答案
《談談數字化書寫》閱讀材料
②我用過的漢字輸入系統(tǒng)近年來有兩種,應該也是今天最廣為人使用的那兩種,而且我只用拼音輸入法。作為學者,漢字輸入系統(tǒng)的用途對我來說主要當然是學術寫作,但是如今用通用的漢字輸入系統(tǒng)打任何業(yè)務文件,無論是學術的還是其他一般性的公文,都很費勁。因為按照拼音打出的字詞,排在前列的有大量的字或詞條是網絡語、臟字、表情圖甚至是內容猥褻的圖案。
③我不知道漢字輸入軟件在業(yè)務性(相對于娛樂性)的使用上占全部使用的比率是多少,是否娛樂性而不是業(yè)務性的使用占了全部使用的絕對多數,也不知道使用者的年齡分布和受教育程度的分布,是不是二十五歲以下的占絕對多數,但是我所接觸的幾種主流漢字輸入法肯定主要是為青少年娛樂設計的,是網吧風格的、混混兒風格的、網癮患者友好型的,但絕不是服務于成年人乃至青少年從事其各自業(yè)務和用于學習的。
④這種狀況跟我所熟悉的英語德語計算機輸入狀況乃至更廣泛的社會書寫規(guī)范化的相對嚴格形成鮮明對比。誠然,英德等西方語言除了手機輸入法有文字聯(lián)想功能外,計算機文字輸入的確都是一個個字母的輸入,不像中文這樣需要拼音輸入然后在大量的同音字詞中選擇正確的字詞。但是英德文字輸入軟件帶有拼寫檢查、語法檢查、同義詞近義詞詞庫等功能,這些功能類似于中文輸入法的聯(lián)想功能的地方在于,兩者都體現了產品生產者在語言規(guī)范標準上的立場與政策。兩者之間不同的,則是這些西文軟件絕不像中文輸入軟件那樣,努力迎合任何一種新的口語和網絡語的語用潮流而無視語言學家們制定的標準語言規(guī)范,更不會推廣臟話。
⑤如果網絡語乃至臟話泛濫旨在迎合年齡和教育水平處在低端的用戶,旨在服務于業(yè)務性應用的功能也同樣問題重重。我這里不想說詞庫中的詞組常常包含錯字、非詞語組合大量出現在詞庫等等情況,只想說說繁體字的問題。由于需要引用古籍,我常常要輸入繁體字,但是繁體字庫中錯字連篇。比如最常用的字“爲”,無論拼音輸入后的首選字還是含爲字的多音節(jié)詞,都被設計成“為”,甚至所有以這個字為偏旁的漢字例如“僞”、“潙”等也都用這種異體繁體字。這樣的混亂不僅見于網絡,連正式出版的古籍都這么印,例如新近出版的《杜甫詩全集校注》。僅次于“為”的繁體字濫用大概要屬“著”,被用來取代一切“著”字。據我所知,這種混亂的原因主要是在字體選擇和設計上依從了臺灣地區(qū)流行的字體,而臺灣地區(qū)使用的繁體字體又常常受到日文簡化漢字的影響,“為”應該就是依據“爲”的行草字體簡化來的,而不是依從了語言文字學的經典和機構。
⑥眾所周知,語言是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和變異的,但是在成熟的現代社會里,語言就像任何流通物品一樣,是被規(guī)范甚至是被立法的。這些規(guī)范和立法總的來說偏向于保守,它會有選擇地承認和接受伴隨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所產生的新名詞新術語,但是絕不會承認、鼓勵、散布網絡俗語、臟話、不規(guī)范縮寫簡稱等等語言污染。的確,沒有任何機構可以阻止人們在口語中發(fā)明和使用新俚語新俗語等規(guī)范之外的語言,而且也實在沒有必要阻止。但是一旦進入書寫,情況就不一樣了。早在一個多世紀前,H.W.Fowler和F.G.Fowler在其名著《標準英語》(TheKingEnglish)中就說過,俚俗語(slangs)除了在對話里外不應該出現在寫作中,這話我看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效。
⑦當然今天的情況復雜些。在數字化書寫的今天,并非所有數碼輸入的文字都是寫作。社交媒體的文字輸入的確就是口語對話的另一種形式而已,算不上是寫作。但是使用WORD等文件軟件時的文字輸入則都應是這種或那種形式的寫作:無論寫的是應用文,記敘文、論說文,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換句話說,在計算機上使用辦公軟件輸入文字時應該被視作是文字輸入軟件的業(yè)務應用。那么,用于這樣輸入文字的軟件是應該首先甚至是排他地方便使用規(guī)范語言的合理合法使用呢還是要增加合理合法使用規(guī)范語言的難度而給不規(guī)范使用大開方便之門呢?是服務于業(yè)務使用呢還是服務于娛樂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⑧造成漢語文字輸入目前這種混亂狀況,除了馬虎的工作態(tài)度和習慣外,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是長期存在于中國社會中的對成規(guī)的輕視甚至無視。這些年來風行的網絡語有不少就是無知者們狂歡的產物,比如近年來流行的“囧”字等等。變化無常的網絡流行語和相對穩(wěn)定的書面語是要劃出一個界限的,就像民間與體制、一時的時尚與歷史久遠的傳統(tǒng)之間是有區(qū)別的;書面語是需有規(guī)范的,就像社會有法律規(guī)范一樣。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通過當下流行度來決定,而民科民哲民罵并不能因為來自草根就應被視作天然具備高于體制的道德水平乃至專業(yè)水平。不尊重規(guī)范、縱容無知對規(guī)范的沖擊行為就如同縱容醫(yī)鬧一樣,最終損害的是全社會的利益,敗壞的是我們整體的文明水平。
(本文刊于2016年9月14日的《文匯報·筆會》)
《談談數字化書寫》閱讀題目
4.“塌方的房子”在文中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2分)
A.第②段“最廣為人使用的兩種”證明了漢字輸入系統(tǒng)的功能單一。
B.第③段作者認為目前幾種文字輸入法無法滿足業(yè)務性學習的需要。
C.第⑤段關于漢字繁體字的輸入時第①段“錯字瓦礫”的具體證明。
D.第⑥段指出語言規(guī)范之選擇成人和接受現代科技新名詞、新術語。
6.第④段作者提及德英輸入法的意圖是()(2分)
A.說明英德輸入法更加服務于學術寫作。
B.強調漢字輸入系統(tǒng)應該正視語言規(guī)范化。
C.批評漢字輸入系統(tǒng)只為青少年娛樂合計。
D.說明英德輸入法更加重視語言的規(guī)范化。
7.概括造成漢字輸入混亂狀況的原因。(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⑦段劃線句是否有修改的必要?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予以分析。(4分)
9.你是否贊同本文關于語言輸入系統(tǒng)的觀點和看法?請說明理由。(4分)
《談談數字化書寫》閱讀答案
4.(2分)中文輸入系統(tǒng)網絡俗語、臟話、不規(guī)范簡寫泛濫。
評分說明:“中文輸入系統(tǒng)”1分,“網絡俗語、臟話、不規(guī)范簡寫泛濫”1分,意對即可。
5.(2分)C
6.(2分)B
7.(2分)⑴缺乏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和習慣(1分);⑵縱容無知對規(guī)范的沖擊(1分)。
8.(4分)【示例1】無需修改(1分)。劃線句嚴謹而規(guī)范地(1分),使用了“應該”“首先”“排他”等限定性的詞語以及選擇疑問句式(1分),表達了作者的態(tài)度和看法:語言輸入系統(tǒng)應該首先符合語言的規(guī)范合理使用(1分)。
【示例2】應該修改(1分)。劃線句語言表達冗長拖沓(1分),將語言輸入系統(tǒng)兩種截然不同的功能定位排列在一個長句子里面(1分),佶屈聱牙,讓缺乏復雜單句緊縮能力的讀者很難把握作者觀點傾向(1分)。
評分說明:明確態(tài)度1分;句式特點1分,分析1分;造成的效果或后果1分。
9.(4分)【示例1】贊同本文作者的觀點看法(1分),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言系統(tǒng)輸入系統(tǒng)應該遵循語言規(guī)范(1分),服務于業(yè)務使用、方便書面語乃至學術寫作(1分),以純正守則的數字化書寫方式,重塑國人的規(guī)則意識(1分)。
【示例2】作者認為: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言系統(tǒng)輸入系統(tǒng)應該遵循語言規(guī)范(1分)。本人不以為然(1分)。語言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語言輸入應該鼓勵日新月異的新名詞和新術語(1分),無論是業(yè)務需求還是娛樂需求,應該兼容并包,這樣才不至于墨守成規(guī)落入僵化的思維意識中(1分)。
評分說明:明確態(tài)度1分;作者觀點概括1分;支撐自己的理由2分(要求理由之間以及理由與觀點之間具有邏輯性)。
看了“談談數字化書寫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