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閱讀答案
《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閱讀材料
隨著輪盤的轉動,比埃拉抬起胳膊,皮鞭揮起,發出水蛇般的嘶嘶聲,一鞭又一鞭瘋狂地落到那可憐人的肩膀上。人們看見成千條血水在那駝子的黝黑的肩膀上流淌,皮鞭在空中揮動時把一些血珠也濺到了觀眾的身上。伽西莫多臉上的呆笨表情變成了痛苦和懊喪,他閉上獨眼,把頭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
輪盤停止了轉動,施刑人停止了鞭打,笞刑算是執行完了。可是對于伽西莫多,這還未完事,他還要在刑臺上示眾一個鐘頭。當“公訴”執行完畢,就輪到千萬種私人的報復了。
“邪教的怪物!”一個說。
“騎掃帚把的家伙!”另一個嚷道。
“做個凄慘的怪笑吧。”第三個說。
成千種侮辱性的語句像雨點般落在他身上,場上處處都有人詛咒他,嘲笑他,向他叫罵,向他投石子。伽西莫多雖然耳聾,但他看得很清楚,群眾的狂怒表現在臉上的并不比表現在話語里的少,向他投來的石子也能說明群眾是在哄笑。他憤怒、憎恨、失望,臉上布滿了厚厚的陰云。
這時,他遠遠望見一個神甫騎著騾子經過,這可憐人的臉色就溫和起來,一直控制著他的那種憤怒變成了奇特的充滿了難以形容的甜蜜寬厚而溫和的微笑。那神甫愈走近他,(1)他的笑容就愈加明顯,愈加清晰,愈加光輝燦爛,簡直像是不幸的人所崇敬的救主降臨了似的。可是當那頭騾子靠近了刑臺,使騎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誰的時候,那神甫卻低下眼睛,用兩只踢馬刺踢著騾子急忙轉身走開了,好像在逃避一聲恥辱的呼喚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種場合被一個不幸的人認出來并且向他致敬呢。
那個神甫正是副主教克洛德。(2)伽西莫多的臉色黯淡起來了。微笑還在一片陰云間停留了一會,但那是痛苦的、無力的、帶著深深悲哀的微笑。
時間一點點過去,他在那兒至少待了一個半鐘頭,被人不停地折磨,虐待,嘲笑,投石子。突然,伽西莫多帶著加倍的失望在鎖鏈里掙扎,他打破緘默,用嘶啞憤怒的如動物般的聲音吼叫:“給水喝!”這聲悲慘的呼喚,并沒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臺四周的市民笑得更加厲害。
幾分鐘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掃視了人們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聲音喊道:“給水喝!”仍然只引起一陣哄笑。
“給水喝!”伽西莫多喘息著喊了第三遍。
這時他看見人群里閃開一條路,走出了一位裝束奇特的姑娘,身邊帶著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著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獨眼閃了一下,原來就是他昨晚曾經想搶走的那個波希米亞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識到正是因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這里受懲罰的呢。他十分相信她也是來向他報復的,也是像別人一樣來打他的。看見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級,憤怒和輕視使他透不過氣。
只見愛斯梅拉迭一言不發地走近那犯人,從胸前取出一只葫蘆,溫柔地舉到那可憐人干裂的嘴邊。這時,人們看見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獨眼里,滾出了一大顆眼淚,沿著那長時間被失望再皺了的難看的臉頰慢慢流下來。這也許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淚。
那漂亮、鮮艷、純潔、迷人而又那么嬌弱的姑娘,竟會那樣好心腸地跑去救助一個如此可憐丑惡的家伙,那情景無論如何是很動人的,而這件事又發生在一個刑臺上,那就更為動人了。
觀眾也都被感動了,大家拍著手喊道:“好極了,好極了!”(節選《巴黎圣母院》,陳敬容譯,有刪改)
[注]①雨果(1802-1885):法國十九世紀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家,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閱讀題目
1.小說多處描寫圍觀者對伽西莫多的哄笑、侮辱,這樣寫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畫線部分分別表現了伽西莫多怎樣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標題“一滴眼淚換一滴水”,也有譯為“一滴水喚一滴淚”的,你認為哪個好?請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閱讀答案
1.①表現人性的丑惡,反映當時人們缺乏憐憫、良知的社會現實。
②反襯愛斯梅拉達善良與寬容的人性美。(或“與愛斯梅拉達善良、寬容的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③為結尾寫人們良知的被喚醒作鋪墊。(意對即可)
2.①養父的出現,令他欣喜,讓他看到被解救的希望,這種希望越來越強烈。
②養父的離去,讓他感到失望,繼而尤奈、悲傷。(意對即可)
3.示例一:“一滴眼淚換一滴水”好。
理由:①突出伽西莫多對愛斯梅拉達贈水的感激之情。
②“一滴水”體現了仁愛和人性,愛斯梅拉達的“一滴水”換來了伽兩奠多的眼淚,而這又感動了周圍的觀眾。
示例二:“一滴水喚一滴淚”好。
理由:①這樣更符合情節發展的邏輯.有愛斯梅拉達充滿仁愛的“一滴水”,才有伽西莫多充滿感激的 “一滴淚”。
②更能突出“一滴水”對喚醒伽西莫多良知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