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
掌握了財務會計的學習方法,會大大提高我們考試的通過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原則篇
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先實際后理論,先知道實際業務的現場流程和情景,也就是熟悉業務,根據業務,理解和認識核算的理論,也就是掌握賬理。會計理論是會計工作中的規律,它來源于實際,是實際的概括和總結。
2.理解與記憶相結合的原則。先理解后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死記硬背,效果不見得好,事倍功半。成人學習要發揮成人的優勢,成人理解力強于記憶力,先理解,后記憶,才能記住記牢。
3.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的原則。以課上為主,以課下為輔。課上學懂學會,課下鞏固提高。立足課上,提高聽課效果。但課下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作必不可少的復習,回顧思考,研讀教材,完成作業,融會貫通,形成能力和技能。
4.想與練相結合的原則。想是指思考,沉思默想。要勤于思考。課上,邊聽邊想。課下,先默想、回顧,再看書,再做作業,再小結,再默想。銘刻在腦海里。想是消化、是理解、是提高,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第一個環節。練,主要是指做作業,包括實驗手冊上的作業和課外布置的作業,練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第二個環節。多練,反復練,加快速度,熟能生巧。把專業技能,轉化為自己的專業素質,融化在血液中。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方法篇
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方法問題。教師教什么?教方法。學生學什么?學方法。要達到教學目的,就像要過河,不解決過河的方法,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方法重要。回想我們學過的課程,凡是學的好的,學的順利的,都是由于采用或是找到了適應自己,適應課程的、具體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反之,亦然。
過河的方法很多,架橋、造船、扎竹排、趟水、模著石頭過河、游到對岸、在蘭州坐羊皮伐子也過黃河。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不可能用一種方法來對付。同學們應尋找、模索和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運用和形成過程,也是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好的學習習慣使你終身受益,像是資本,加上勞動,每年收到紅利的報酬。壞的學習習慣則是負債,年年都要付出利息費用,沒完沒了。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細節篇
涓涓細流,匯成滔滔江河。知識說到底,是由一個個具體的細節構成的。細節往往容易被人忽視,而這恰恰不容忽視。學習中要重視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重視細節取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我們自己的經驗中,哪門課程考的好,原因可以有許多,但其中之一是細節掌握的好,處理的好。反過來,我們來看逆定理:細節是魔鬼。忽視細節將導致失敗甚至災難。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返回地面途中,著陸前意外發生爆炸。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事后的調查結果表明,災難是由于航天飛機表面覆蓋的2萬塊隔熱瓦中一塊脫落造成的[注1].
細節的掌握應區別不同的情況,本課程中有的細節比如一些財務管理中的具體規定,像現金使用范圍的規定,銀行結算的方式等等,并不要求一字不錯的背下來,但要知道,會處理。對于一些重要細節則是我們要重點掌握的了。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情況更要加倍小心,要準確掌握。如長期借款的利息,在長期借款賬戶中核算。短期投資持有期間收到的股利,利息等收益,不確認為投資收益,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等等。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聽課篇
從小學到大學,聽過的課,數不過來。學習往往從聽課開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兩種相反的循環:不會——聽懂了,聽明白了——做作業——會做了——能力增長了,有成就感,這是正循環。不會——沒聽懂――不會做作業――沒學會,失敗了,心懷挫折感,這是逆循環。都是不會,如果從聽課開始,聽的明明白白,在后面的每個環節,一步一個腳印,將會走向成功。如果處于逆循環中,應在下個環節,努力突破,回到正循環上來。
聽課要講究效率,概念、理論、分錄、賬務處理、報表的編制,總之一切,都必須解決在課上。不能幻想課上聽不懂,課下自己去看懂,那將付出更大的氣力,更多的時間, 更費勁。更不能幻想到期末去突擊,要突擊,現在就突擊,等到期末,所有課程都壓下來,根本沒有時間。提高聽課效率的措施是, 聽課要四到:耳到:聽清楚、聽明白,聽懂、聽會。眼到:邊聽邊看教材,看黑板上的教師板書。手到:要動手、動筆,在書上寫,書上畫,劃重點,劃要點,抄板書。心到:思路跟上教師的講解,邊聽邊想,想就是理解,想就是記憶。通過耳,眼,手的感知,經過大腦的思考和存儲,形成知識和技能。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概念篇
每一門學科都有作為其學科基礎的概念理論體系,其中的基石是概念或稱定義。在一系列的概念和定義中最重要的一些,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對于概念,應采用前述的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的原則。概念,說明該事物與其它事物的本質的區別。對于概念的掌握要留心并有意識地培養分析的學習習慣,會分析,大有益。怎么分析?要從概念的內容和形式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從內容進行的分析是對概念進行深入的剖析、分解和歸納、提煉的過程。如: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這個概念,從內容分析,說了三點,一是會計的性質是經濟管理工作,二是會計的職能是反映和監督,三是會計的特點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這樣就把會計與其他工作,會計與其他經濟管理工作如生產管理,統計、審計等經濟管理工作劃清了界限。從內容上的分析的最后要歸納和提煉出關鍵詞,以便于準確的記憶。在上述會計的概念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關鍵詞,這就是:經濟管理工作、反映和監督、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分析的第二個方面是對概念的形式進行的分析,要具體分析概念中的整體結構,用詞的特征,如有的概念是三段式的,有的概念是說明式的,有的概念則是采用排除其它相類似概念的方式來定義的。對于概念的掌握還應當根據不同的概念采用不同的記憶方法。比如,對比的方法:將長期股權投資中的成本法與權益加以對比來掌握。在財務會計的課程中,還有大量的這種情況,如,固定資產折舊中的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中的追溯調整法和未來適用法。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中的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等等。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分錄篇
會計的具體內容是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會計一年三百六十天,忙了三件事:做分錄,記賬,出報表。這些工作的初始階段就是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編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會計分錄是會計憑證中的主要內容。在財務會計中碰見了大量的會計分錄,它是財務會計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掌握分錄的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通過業務學分錄。分錄是以會計語言描述的業務過程,了解業務的流程,知道業務發生的現場狀況,這是掌握分錄的基礎。
2. 通過分錄學科目。在分錄中必定有核心的科目,掌握其中核心科目的性質和結構。科目的核算內容,借方登記什么,貸方登記什么。
3. 為重要的分錄取名字,以便記憶。分錄的名字要取的準確,鮮明,既要符合業務實際,又符合會計業內的習慣。比如,銷貨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如果是賒銷,則借方科目為應收賬款,這是銷貨分錄的一種變形。如果是收到一張商業匯票則借方科目變為應收票據,這是銷貨分錄的又一種變形。
4. 有些業務比較復雜,反映這些業務的分錄也變得復雜起來,分錄的名字就不大好起了,怎么辦呢?這種情況下,只起名字是不夠的了,這種就需為分錄編口訣了。這種口訣具體形象地描述了分錄的特點。既實用,又好記。如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中的權益法的三個分錄:投資發生時――份額入賬,確定差額;被投資方公布年報時――期末損益調整,確認投資收益; 宣告現金股利時――掛應收股利,沖減損益調整。
5. 一串分錄。有的分錄要記一串,串起來記。因為經濟業務的連續性決定的分錄的連續性,要結合經濟業務發生的前后順序,進行賬務處理,編制的分錄,將是一連串的。如,應收票據的核算:取得票據的分錄、票據到期收到款項、票據到期被拒付、應收票據的貼現。又如,應付債券的發行,計提債券利息、分攤債券溢折價,債券到期償還。
6. 打包分錄。有的分錄要根據經濟業務的各種不同情況,進行賬務處理,編制分錄。在這種情況下,要將各種情況下的分錄,作為一組,一個分錄包,打包來記,這就是打包分錄。如:備抵法中采用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對壞賬費用進行會計處理的會計分錄。原材料核算中的按計劃成本計價的材料材料購進的核算、材料發出的核算等。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計算篇
1494年11月10日,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帕喬利的數學專著《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在威尼斯出版發行[注2].在這部數學專著中,結合數學原理,帕喬利從實務和理論兩方面總結了當時流行于威尼斯的借貸記賬法。現在大家公認,會計學是從此開始成為一門學科。會計從來就與數學具有天然的血緣的聯系。這就不難理解計算在會計中的重要作用,經濟業務越復雜,就要求計算越精準。財務會計中的計算,形式上體現在分錄和報表中。從內容上看財務會計中的計算,是經濟業務的定量反映,是經濟業務的量化。對于財務會計中的數量的計算問題,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從掌握經濟業務入手,進而掌握計算,這是財務會計計算的根據和基礎。第二,量化反映經濟業務,在許多情況下,給出了公式,這些公式,當然極為重要,如原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中的材料成本差異率的公式,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一系列公式,利潤的一系列計算公式,每一會計期間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計算公式,等等。第三,會計中的計算是會計計量的主要內容,會計對具體業務的計量往往有一些具體的規定,這些規定是計量的標準,應準確掌握。如報表中各項目的填報要求,應收票據到期日確定時采用算尾不算頭,應收票據貼現確定貼現期時采用算頭不算尾,資產的八項減值準備的計算,等等。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報表篇
會計報表包括主表以及有關的附表。附表的內容和填列方法一般都比較簡單,容易掌握,無須多說了。三張主表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還有是合并會計報表(在高級會計學學到)。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報表,另一類是間接報表。
所謂直接報表是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它們屬于會計們所說的:報表抄總賬。它們編報的依據是賬簿的記錄。賬記出來了,報表就出來了。它們是賬簿記錄的綜合反映。相對簡單一些。由于這一類報表的特點是根據賬戶數據填列的,所以要特別注意,報表的項目,與賬戶之間的關系。如資產負債表,是根據有關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填列,而且其中有些項目,則要按規定計算即加加減減后才能填上去,填正確。而利潤表則是四步十六項,它是根據損益類賬戶的發生額填列的。
所謂間接報表是指,現金流量表和合并會計報表。它們屬于會計們所說的:報表的報表。它們編報的依據是前述的報表。依據報表再做報表。這類報表的特點是分析報表。就是說,現金流量表和合并會計報表,都要分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甚至現金流量表的數據,根據有關規定的內容填報。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從利潤表第一項開始分析來逐步確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并會計報表則要分析處理項目的相互抵銷,合并現金流量表中少數股東權益項目的提示等問題的處理。在這類分析報表中,工作底稿是主要的工具,這個工具應能熟練運用。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提綱篇
有個成語:綱舉目張。綱,魚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總要部分;目,網上的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提起魚網的總繩一撒,所有的網眼就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環節就可以帶動一切。舉一綱而萬目張。綱就是我們常說的重點了。在財務會計的學習中,我們要網到魚,就要利用和重視這個綱,這個綱也就是提綱。抓住提綱就抓住了重點和全局的主要部分。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讀書要把書先讀薄,薄了就能記的住;然后再讀厚。說的是在讀書的過程中,先歸納提煉,抓住重點,把書讀薄。然后在提綱的基礎上,再恢復、還原,擴展、充實再讀厚。從厚到薄,從薄到厚,我們采用的工具是提綱。利用提綱,把書讀薄,也是利用提綱,把書讀厚。提綱,可以課后自己編寫,也可以在課上邊聽邊寫,可以寫在筆記本上,可以寫在教科書上,最省事的辦法是聽課時,抄教師的板書,教師的板書上往往在每章開始時,提供每章的提綱的。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筆記篇
讀書人作筆記,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因而有不持筆不讀書之說。筆記寫的好的,有不少留傳于后世,甚至成為經典。比如列寧的《哲學筆記》,《讀黑格爾邏輯學的筆記》。毛澤東的《讀二十四史的筆記》,《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筆記》。一些科學家,學者,作家的筆記也有廣泛的讀者群。在一些大學尤其是外國一些大學中,教師要求自己所教的學生,寫出讀書筆記,作為作業上交,并審閱,給成績,算入學分。成為他們教學的一種方式和一個環節。可見筆記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在財務會計的學習中每章學完后,應作筆記,筆記記什么,當然是每章的結構、內容、重點、難點、理解、體會、習題的解析,本章與前面章節的關聯,以及其它相關知識。筆記形式和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成文,也可不成文,只是自己的認識,理解,分析,觀點。筆記也包括課堂的筆記,記錄教師講的,需要記住的難點問題、重點問題。課堂筆記,應重內容,不重形式。要充分利用課本,課本上有許多空白,這些空白處,要充分利用。聽課中邊聽邊劃,邊聽邊寫,邊聽邊記。現在的中小學生都知道使用各種彩色筆、瑩光筆,在書上寫,書上劃,鮮艷、醒目。總之筆記是為了學習,怎么利于理解,怎么利于記憶,就怎么辦。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復習篇
大家從小就知道孔老夫子的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復習的作用起碼有三個。一是有利于識記。要記住需要多次的重復。根據心理學原理,學習之后的要及時復習,趕早不趕晚,晚了忘的多,在相對較早的時間內的反復重復,記憶效果好的多。因而每節課的課后,應及時安排時間進行復習,而不能等到期末再復習。復習的第二個作用是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消化理解,知識轉化為能力主要在復習這個階段完成的。通過復習階段的腦力勞動,學生個人的理解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學習中的人們往往對復習不夠重視,尤其是平時的經常性的復習,這種情況,就像農民,春天播下種子,夏天辛苦勞作,秋天卻沒有收割一樣的不可思議。復習的第三個作用在于對知識的融會貫通、鞏固提高。平時學習時,尤其是每章每節的學習過程中,強調的是它們各自的個性,它們與其他內容和事物的區別,在復習中,通過比較,分析和掌握各章節之間的聯系和共性,站在更高的角度和站位,具有更加寬闊的視野。尤其在期末的復習中,通過復習,形成完整的財務會計的整體知識結構。復習要經常化,規律化,在具體做法上,也應是多樣化的。在課后復習時,先復習,后做作業,做完作業還應進行再復習。每章學習后的小結也是復習。可以是全面的復習,也可以是章節的復習,也可以是重點的復習,總之復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習的實效。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掌握相對多的財務會計知識和技能。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拓展篇
在財務會計的學習過程中,僅僅局限于對教材的學習是很不夠的。應該看看其它的教材和專著,在不同的文字環境和經濟業務環境中,看到我們所學的財務會計知識,會使你印象深刻,使原先所學的知識,生動,鮮活起來,同時也加深了理解。財務會計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我們也要了解它在企業中的實際運用情況,以及運用中的經驗和出現的問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更新在加快。要逐漸學會,自己去吸收新知識,了解學科領域中動態變化。財務會計是經濟管理中的一門應用學科,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它的變化是很快的,知識的更新和拓展就顯得更為重要。財務會計知識拓展的方法,有以下幾個途徑:看其它院校和出版社出的同名教材,會計專業考試指定輔導教材等;看期刊雜志,如《會計研究》、《河北財會》、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的《財務會計》資料、各種財會雜志。還有一個途徑,就是上網查看。
自考會計專科中的中級財務會計學習方法:強攻篇
當以上十二招都不靈光的時候,強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這是最后一招,克敵制勝,但要下大氣力了。也就是大家常用的死記硬背,死啃了。即使是這樣,也要注意采用適當的強攻的辦法。如蠶食法:先外圍、后核心,先易后難,先把容易的背下記下,理解掌握,作為前進的基礎,然后猛攻最難的核心部分。又如吞食法,則正好相反,先背下記下最難的部分,一口吞下,那么,容易的部分就不在話下了。在強攻中還要注意要記下背下一道例題,做到胸有成竹,以便以后遇到這種題時,能夠照貓畫虎,以免出現束手無策的尷尬情景。在財務會計的學習中需要強攻的地方,可能不多,也就是在極少數,極個別的情況下,如會計政策變更中的追溯調整法,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中直接法,以及合并會計報表中的抵銷處理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