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未來的自己
時間:
小采
考生熱點
“剛開始,學生們還不知道應該怎么表達,在我們的引導下,學生開始傾訴自己的情感,言語之間也慢慢流露出感激之情。”在震區參與心理疏導服務的教師都有這樣的感受。
一間大教室中靜悄悄的,學生們認真思考著要給自己寫什么。
“害怕到腿軟、不敢回頭看、就想哭、想爸爸媽媽……”一名七年級學生筆下“地震時的我”是一張哭泣的臉。
“看到武警叔叔我不再害怕;我穿上了愛心人士送來的棉衣,我不冷了;這么多人幫助我們,我的害怕沒有那么多了;心平氣和,感恩感動……”學生筆下“現在的我”露出了笑臉。
在畫“未來的我”時,大教室的氣氛變得活躍起來。“未來的我,也想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未來我也要做一名有愛心的人,幫助有困難的人;未來我要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學生們爭相說著未來的自己。
“雖然我們經歷了這樣一場災難,想一想我們還擁有什么?”正當大家興致勃勃時,老師的一句話讓學生們又陷入了沉思。
一名男生站起來大聲地說:“我還有生命。”
又有一名女生站起來說:“我還有親人和朋友。”
一名很害羞的男生站起來說:“我還有愛我的老師,還有美麗的校園。”
“我還有溫暖的家,我還有強大的祖國。”一名女生接著說道。
……
學生們意猶未盡,沉浸在思考中。青海師范大學副教授魏鳳英在潛移默化中疏解著他們的焦慮和擔憂。她告訴學生,災難確實可怕,但我們身后有強大的祖國、有愛我們的家人、有關心我們的老師,任何困難都只是我們成長中的一段經歷。
“寫給未來的自己”環節很快結束了,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含蓄地表達著愛和希望,期待著未來更好的自己。(本報海東12月27日電特約通訊員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