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有什么講究和禁忌
1、華北平原忌刮東風
秋分時節,在華北平原最忌諱刮東風,有讀語云:“秋分東風來年旱。”若秋分時節刮起了東風,那么第二年會發生干旱,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
2、秋分忌諱電閃雷鳴
秋分之日民間忌諱電閃雷鳴。有謗語云:“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據說秋分之日要是遇到電閃雷鳴,那么就會影響到秋天莊稼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農作物減產,稻米的價格就會飛漲,因此要提前做好預防自然災害的準備工作。
3、江淮、廣西忌不下雨
秋分之日,江淮地區的人們最希望能下雨,倘若天晴將會發生旱情,有民謠“秋分天晴必久旱”。在廣西一帶也有秋分祈盼下雨的習慣,民間有一句諺語說的是:“秋分夜冷天氣旱。”顯然是說秋分之日夜里寒冷,將會發生旱情,危害農作物生長發育。
4、秋分忌房事
秋季是一年中收斂的季節,氣候雖然比較溫和,然而夏季的種種病因,往往到了秋涼時表現得更加嚴重。有陳年疾病或者身體虛弱的,尤其容易復發,或者感到疲勞。故而在秋分之日,一定要好好休養,禁戒房事及劇烈活動。
2023年秋分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2023年秋分是9月23日14點49分46秒,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這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這一天晝夜平分,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也象征著秋季的豐收之喜。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中的第四個節氣。
2023年秋分是9月23還是9月22
2023年秋分具體時間:9月23日14點49分46秒,星期六,農歷八月初九。所以今年立秋是9月23日。秋分是表征季節變化的節氣。這天,太陽位于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平均氣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9月23日9時54分我們將迎來24節氣之“秋分”。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于天氣變冷,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秋分有什么節日
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這一節日將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
祭月節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秋分日期的計算
[Y__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042,20世紀=23.822。
舉例說明:2088年秋分日期=[8×.0.2422+23.042]-[88/4]=44-22=22,9月22日是秋分。
例外:1942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