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災避險自救互救最全攻略
暴雨洪災避險自救互救最全攻略
避險自救互救攻略
1.身處地下空間
(1)若長期在地下居住或工作,應做好防范措施,隨時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備好救生衣、救生圈、急救箱等救生物品,一旦發生洪澇災害,穿戴或拿好救生物品,找機會逃出,如果沒有準備救生物品,可以把能夠漂浮的物品當成救生物品,供緊急時刻臨時使用;
(2)在地下公共場所遇到洪澇災害時,應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秩序地疏散、撤退,或向高層轉移,撤離的過程中不要擁擠,防止發生摔傷跌倒踩踏事件;
(3)在地鐵中遇到洪澇災害時,如果在列車上,且列車無法運行,千萬不可扒門離開車廂,擅自跳下軌道,以防觸電和跌傷;
(4)在地下商場遇到內澇災害,轉移時應遠離貨物架及玻璃柜臺,以防止被高處的貨物砸傷或破碎玻璃刺傷;
(5)轉移失敗,應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切勿輕舉妄動。
帶上救生物品快速轉移,從地下室內往高處轉移,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2.身處戶外需注意
(1)不要踩水行走,應選擇高地行走,因為水里可能有垃圾等雜物,將人絆倒,或者存在不易被發現的缺失井蓋的水井(一般會有旋渦產生)等,防止掉落;
(2)遠離燈桿、電線桿、變壓器、電力線、鐵欄桿及附近的樹木等有可能帶電的物體,這些物體會因水的浸泡而漏電,發生觸電事故;發現有電線落入水中,必須繞行并及時報告相關部門;發現有人在電線桿旁邊倒下,應先報警,不要盲目救援;
(3)如果積水是由于大雨天氣造成的,會伴隨著一些大風,出行一定要遠離廣告牌,樹木以及路邊的破損建筑物,以免這些物體倒塌砸傷自己。
3.行走時
道路上有井蓋缺失的情況,一旦被人發現并報告給相關部門,該部門就會派人在此豎起警示標志,但并不是所有無井蓋的下水管道都會被人發現并豎起警示牌,我們在無法通過肉眼確定積水里是否有無井蓋下水管道,可以嘗試以下三種方法通過:
(1)方法一:一個人行走時,雙臂向前伸展,重心放在后腳上,前腳伸出,用腳尖左右掃動,確認前方是否是平地,雙腳交替探路前進。這樣,如果踩空,身體下墜時,兩只伸開的手臂可以架在井口,防止身體被深井吸入;
(2)方法二:一個人行走時,將棍子、等作為探路工具。需注意應正手抓牢探路棍,并將棍子插入水中,這樣,人可以在將要失去重心時用棍子撐住;
(3)方法三:如果有兩人結伴,可以一人在前,參照第一、二種探路方式,另一人雙手抓緊前者褲腰部位,前腳虛、后腳實地跟著前進。這樣,如果前者發生情況,后者可迅速反應過來,將前者拽住,免于墜井。
注意井蓋,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三
4.內澇時積水進屋該怎么做?
如果內澇積水對生命產生威脅,應當立即往安全區或者高處轉移;如果對生命無威脅,我們需要防止災難進一步擴大并拯救必要的財產,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入手:
(1)關掉水電氣開關,并疏通下水道;
(2)將容易受到積水損壞的電器設備及其他物品放置到水淹不到的高處;
(3)在進水口處(如門口)使用沙袋擋水,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塑料袋等,里面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另外采取“堵”的同時,可以采用人工掃水以及水泵抽水的方式排出屋內積水。
5.汽車(公交車)遇積水或被淹沒
汽車(公交車)路過積水路段,可以通過與其他車輛進行對比或者用工具探測深度等方式確定大概水深,具體細節如下:
(1) 當前面有其他車輛通過時,通過與其他車輛的車型和高度對比,判斷是否能夠通過;
(2) 當該路段無其他車輛通過時,我們可以利用樹枝或雨傘等工具探試水的深度,判斷能否安全通過;
(3) 若能通過要穩住油門并勻低速通過,防止水花濺入發動機內造成熄火或者濺到路人身上帶來不便;多輛車通過時,前后車要保持一定的車距;發生熄火,就不要啟動需迅速致電保險公司,尋求救援以降低損失;
(4) 如果不能通過,應選擇較高的安全地方停車。
如果汽車被洪水淹沒,水位迅速上升,需判斷車外及自身的情況,比如車離周圍高地的遠近、車輛能否啟動等,首先選擇棄車逃到地勢較高的地方。若困在車內逃不出來,可采取以下辦法:
(1)保持沉著冷靜,解開安全帶(若解不開,找尖銳物把它割斷),解車門安全鎖,完全打開車窗及天窗等;
(2) 若不習水性,應攜帶車內易漂浮的物品逃生,逃生的通道有四種:從車門、車窗、天窗和后備箱。若有天窗,則首選;若后備箱能從內部打開,可優先選擇;
(3) 如果車門車窗由于車內壓力小于車外打不開,等待車內入水接近頂部(此時車內外的壓力比較接近,車門比較容易打開),深呼吸,嘗試打開車門和車窗;
(4) 如果車門和車窗采取上述方式不能打開,可以選擇砸門窗逃生。應選用尖嘴錘、高跟鞋等尖銳物品敲擊玻璃的四個角,盡量避免敲打中間,(因為力量會從四周散開導致不易砸碎,同時碎玻璃會被水沖入車內劃傷自己)。離開車時盡量保持面部朝上,以順利離開車廂。注意不要砸擋風玻璃,因為擋風玻璃即便打碎,也有一層膠會將碎玻璃粘在一起,無法成功逃生;
(5)逃出車內后應拿好漂浮物盡快浮出水面,同時,向周圍人呼救,并撥打急救電話。
6.公交車被困水中如何逃生自救?
公交車被困水中逃生的方法和汽車被水淹逃生方法有類似的地方,包括保持情緒冷靜、拿漂浮物,從車門、車窗、天窗、后備箱等進行逃生。但由于公交車內為公共場所,人員密集,且還有司機及乘務員,與車輛相比有優勢也有劣勢,這里主要講兩者逃生的不同之處:
(1) 公交車被困水中時保持鎮定,不造成其他人員的混亂和恐慌導致踩踏而引起不必要傷亡。同時,聽從司機安排,有序下車;
(2)下車后乘客可以手拉手形成人墻緩慢有序的向水邊移動,這樣可避免因流速太快而導致人被水沖倒的現象;
(3)倘若外部水深過大已無法正常行走,可爬上公交車車頂,暫時避險,同時撥打求救電話,等待救援。
7.被困高層建筑中如何自救?
如果我們被困的高層有被洪水浸泡后塌陷的可能,應立即向安全的高處轉移。若沒有那我們的處境是相對安全的,但由于洪水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無法立即脫離危險,我們還需做好以下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1)撥打急救電話,告訴救援人員自己準確的位置及目前的水勢,保持電話暢通,以便隨時取得聯系;
(2)保持情緒穩定,不慌亂。若家中有老人或者孩子等,應適當安撫他們的情緒;
(3)此時空氣中濕氣較重,應拔掉家中的電源以及電器插頭,同時做好保暖措施;
(4)洪災較為嚴重時,可能會停水停電,管道內的水有被污染的可能,盡量不要喝,應飲用家里儲存的純凈水;
(5)注意不要看見洪水消退就立即向外面撤離,因為洪水可能會再次來襲。應確定外界情況絕對安全或者等到救援者來救援的時候再安全撤離。
洪澇災害來臨時,除了保障自身安全外,也可積極營救他人
(1) 不鼓勵小孩子救人,建議小孩可以通過向他人尋求救助的方法救助他人;
(2) 洪水即將來臨,應快速通知他人,并組織大家按照預案或者演練的方式進行撤離,撤離至安全區或者較高的地方,注意對老弱病殘孕人員的協助;
(3)發現落水者,利用長桿,繩子、床單等物品,將其拉近并救起;
(4)與他人一起被困于洪水中,應鼓勵他人積極面對,不要放棄,號召大家抱團取暖,分享食物,安心等待救援;對焦躁不安或者恐懼者進行心理引導;
(5)得知他人被困,自己尚且安全,應積極聯系救援人員,以便他人盡快得救。
暴雨來臨時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1.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暴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6.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注意預防山洪,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并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8.如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應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9.遇到危險時,請撥打110求救。
小常識
1.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打雷閃電、大暴雨、冰雹、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
2.汛期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
3.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測,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不到易發生山洪(河溪邊、沙灘,低洼處)區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里活動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游玩。
7.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抗、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
8.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9.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的地帶避災自護。
10.要熟記學校應急信號,應急轉移路線和地點,需緊急轉移時,要聽從學校統一指揮,及時有序地安全轉移。
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含義:6小時內本地將可能有暴雨發生,或者強降水將可能持續。
防御指引:
1、家長、學生、學校要特別關注天氣變化,采取防御措施;
2、收蓋露天晾曬物品,相關單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區的排水防澇工作;
3、駕駛人員應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4、檢查農田、魚塘排水系統,降低易淹魚塘水位。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含義
在過去的3小時,本地降雨量已達50毫米以上,且雨勢可能持續。
防御指引:
1、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盡可能停留在室內或者安全場所避雨;
2、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加強值班,密切監視災情,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落實應對措施;
3、交通管理部門應對積水地區實行交通引導或管制,城市管理部門啟動城市積澇應急程序,加強疏通地下排水管道,防止城市內澇;
4、轉移危險地帶人員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
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含義:在過去的3小時,本地降雨量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引:
1、人員應留在安全處所,戶外人員應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暫避;
2、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3、幼兒園、托兒所和中小學校應停課,處于危險地帶的單位應停業,立即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暫避;
洪水來襲時,來不及轉移怎么辦?
1、向高處轉移。
如在基礎牢固的房頂搭建臨時帳篷;
2、身處危房時,要迅速撤離,尋找安全堅固處所,避免落入水中;
3、除非在水可能沖垮建筑物或水面沒過屋頂被迫撤離,否則呆著別動,等水停止上漲再逃離;
4、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品。
利用通訊設施聯系救援。可利用眼鏡片、鏡子在陽光照射下的反光發出求救信號;
5、夜晚利用手電筒及火光發出求救信號;
6、當發現救援人員時,應及時揮動鮮艷的衣物、紅領巾等物品,發出救援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