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鴉片戰爭
1、背景:
〈1〉罪惡的鴉片貿易: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
〈2〉鴉片給中國帶來了嚴重危害→ (1)白銀外流,造成清財政危機。
(2)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3)統治機構更加腐敗.
(4)毒害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 (5)嚴重削弱了中國軍隊的戰斗力。
〈3〉虎門禁煙: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
2、戰爭經過:愛國官員:關天培——中國近代犧牲的第一位清軍將領。
見課本第4頁畫像。
3、結果:簽訂中國第一個喪權辱國中英《南京條約》,
內容→(1)割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2100萬元。
(3)開放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4、影響:(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
(3)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5、(開放)五個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
見課本第5頁《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和《割讓香港島示意圖》。
八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的侵華罪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1)根本原因 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擴大侵略權益。
(2)時間 1956年10月——1960年10月
(3)主兇 英、法
(4)幫兇 俄、美
2、列強的罪行:(1)英法——占領北京,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
(2)沙俄——趁火打劫,強占中國北方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3、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太平軍占領南京改為天京,作為都城。建立與清對峙的政權。太平軍將領李秀成抗擊洋槍隊,
在慈溪之戰中,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見課本第9頁華爾的照片。)
八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收復新疆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這首詩歌頌揚了19世紀70年代中期,欽差大臣左宗棠率領湖南戰士收復新疆,
治理邊疆的偉大業績。
1、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是我國西北的門戶。
2、新疆危機:(1)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為汗。
(2)英俄兩國支持阿古柏偽政權,妄圖分裂新疆。
3、“海防”與“塞防” 之爭。
李鴻章主張放棄西北塞防,保東南海防;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東邊倒卻西邊”,
主張“海防”與“塞防” 并重。力主收復新疆。
4、左宗棠收復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2)戰略方針“先北后南,緩進急戰”
(3)1878年,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19世紀80年代,通過外交努力,
中俄簽訂《伊犁條約》,中國收回伊犁,但是損失了中國西部的一塊土地和大量賠款。
5、歷史意義:鞏固了祖國的西北塞防,捍衛了祖國的領土和主權。
6、評價左宗棠。(見課本第15頁自由閱讀卡,見課本13頁畫像。)
左宗棠是湘軍的重要將領,后做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和李鴻章都是洋務派的重要人物,
但是左與李在對待外國侵略的態度是有很大不同,左宗棠對外國侵略勢力主張抵御,
是抵抗派的著名將領,左宗棠認為新疆乃西北屏障,新疆一失,必禍及內地,因此,
他堅決主張出兵新疆,驅逐外患,收復失地,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
八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甲午中日戰爭
1、甲午中日戰爭
(1)原因:日本帝國主義為吞并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的戰爭。
(2)主要戰役:〈1〉黃海海戰:此戰后,日本艦隊控制了黃海制海權。
〈2〉旅順戰役:旅順陷落,日本對旅順和平居民進行野蠻大屠殺。
〈3〉威海衛戰役:威海衛潰敗,李鴻章—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4)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鄧世昌。見課本第16頁導人框。
2、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
(1)簽訂時間;1895年。
(2)雙方代表:李鴻章和伊藤博文
(3)內容:〈1〉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3〉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4〉增辟通商口岸等。
(4)影響:〈1〉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刺激了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用史實說明甲午中日戰爭后,
《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
A,《馬關條約》割占中國大量領土,
嚴重破壞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
B, 2億兩白銀的賠款,加重了祖國人民的經濟負擔,
加劇了中國的貧窮和落后。
C,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D,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
總結:《馬關條約》后,日本輕易從中國撈到這么多好處,則直接刺激了帝國主義掀起瓜分,
中國的狂朝,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