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測復習言語理解技巧
有效數字是指從數值左邊第一個不為零的數字起,一直數到這個數字結束,中間的數字叫這個數值的有效數字。
例如:0.035064,的有效數字為35064。
二、乘法有效數字的取舍原則
在乘法運算中,我們統一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那么這樣取舍勢必會有些誤差,為了讓我
們的計算結果更準確,取有效數字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需要我們觀察第三位有效數字。
1、全舍
如果第三位有效數字都為0、1、2時,第三位有效數字需要全部舍掉。
【例】522.31×43.1,觀察式子發現第三位有效數字分別為2和1,那么按照有效數字取舍原則,第三位應該舍掉,結果應該等于52×43。
注意,在算題過程中由于選項位數基本相同,所以可以不考慮小數點位數,只要算出數值即可。
2、全進
如果第三位有效數字均為8或9,時,第三位有效數字都需要向前進位。
【例】53.8×0.419,觀察式子發現第三位有效數字分別為8和9,那么按照有效數字
取舍原則,第三位需要向前進位,結果應該等于54×42。
3、一進一舍
除了上述兩種情況之外,都是第三種情況,第三位有效數字需要一進一舍,這時我
們需要觀察前兩位有效數字,前兩位有效數字數值小的數,第三位正常四舍五入,前兩位有效數字數值大的數與其變化相反。
【例】2.31×57.49,觀察第三位有效數字分別為1和4,并不滿足前兩條取舍原則,則需一進一舍,觀察前兩位數值分別為23和57,顯然23較小,那么2.31這個數正常四舍五入保留兩位有效數字,第三位為1應該舍掉,所以為23,那么另一個數的變化與其相反,應該向前進位,那么結果應該為58,最終取舍結果為23×58。在這個式子中同學們需要注意,雖然57.49的第三位是4,按照正常四舍五入原則應該舍掉,但是在乘法有效數字取舍原則中,需要跟另一個數共同考慮誤差才更小,所以即使第三位是4也仍需進位。
【例】52.5×2.336,觀察第三位有效數字分別為5和3,不符合取舍原則的前兩條,那么需要一進一舍,看前兩位有效數字的數值分別為52和23,很顯然23較小,那么2.336就正常四舍五入保留兩位有效數字,由于其第三位有效數字為3,按照四舍五入原則應該舍掉,為23,那么另一個數52.5取舍應該與其相反,需要向前進位,結果為53。所以最終結果為53×23。
公考行測復習言語理解技巧【篇2】
言語理解與表達不僅在國考中有所考查,在省考中也是一大考點。而選詞填空又是言語理解與表達中必考的一種題目,占比較大,難度較高,所以需要考生格外關注。從考查內容來看,選詞填空主要考查語境分析和詞語辨析。具體來說,就是先通過分析上下文來推測設空處原本的意思,再通過辨析詞語最終確定最優詞語填入原文。
對于我們來說,分析上下文尤為重要,如果設空處原本的意思都不知道的話,就沒有辦法選擇出最優選項。其中,常見的上下文關系包括解釋說明、相反相對、遞進以及并舉關系,今天我們著重來看一下解釋說明關系,看看何為解釋說明關系,以及如何利用它來解題。
首先,何為解釋說明?通俗來說,解釋說明就是文段中的某些詞、句對空缺處所填詞語進行了解釋說明。例如:像你這樣的短視行為,無異于殺雞取卵。此處的“短視行為”就是對“殺雞取卵”一詞進行了解釋說明。
那么,如何利用解釋說明關系來解題呢?我們通過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例題1】統計學家告訴我們,買一張彩票正好中大獎的概率_____──比如說,英國國家彩票的中獎概率大概就只有1400萬分之一,相當于你連續投24次硬幣全是正面朝上,遠遠低于被______的隕石砸中的可能性。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微不足道 禍從天降 B.絕無僅有 不期而至
C.不可多得 不期而遇 D.微乎其微 從天而降
【答案】D。
【解析】第一空后跟破折號,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的關系,而破折號后面說的是“彩票中獎的概率大概只有1400萬分之一”,對應這句話,可以看出第一個空表達的概率非常小意思。A項,“微不足道”是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一提,不能形容概率大小,排除;B項,“絕無僅有”是指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不能表示概率小的意思,排除;C項,“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我不能用來描述中獎的概率,排除;D項,“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填入符合句意,可選。而第二空,需要選擇一個詞形容“隕石”,用“從天而降”也非常恰當。故本題選D。
【例題2】在會展場館、組展商實力和展會項目三大指標上全面領跑,使德國得以稱雄全球會展業。德國企業_______,大量中小企業從家門口舉辦的國際高品質展會中獲益匪淺,“德國制造”和“優質展會”_______,共同助推德國經濟的發展。
A.蜂擁而至 相輔相成 B.近水樓臺 相得益彰
C.不期而遇 并駕齊驅 D.摩拳擦掌 同舟共濟
【答案】B。
【解析】第一空后面的內容“大量中小企業從家門口舉辦的國際高品質展會中獲益匪淺”就是在解釋設空處的意思,由此可知,第一個空要體現這些企業因為離得近而獲利的意思。A項,“蜂擁而至”指的是許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方向聚攏,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近水樓臺”比喻因接近某人或某事物而處于首先獲得好處的地位,填入符合德國企業因接近展會而獲益匪淺的語境,保留;C項,“不期而遇”指事先沒有約定而遇見,不符合句意,排除;D項,“摩拳擦掌”形容人們戰斗或勞作前,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也不符合句意,排除。第二個空后的“共同助推德國經濟的發展”解釋說明了設空處內容,而“相得益彰”的意思是兩個人或兩件事相互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能對應“共同助推”的意思。故本題選B。
公考行測復習言語理解技巧【篇3】
一、主謂搭配不當
這類病句,經常是主語、謂語為比較復雜的短語,一般情況下,為多個主語共用一個謂語,或者是一個主語共用多個謂語,再者是多個主語用多個謂語。
例子:1.這位工程師的出色工作和獨特設計,以被有關單位采用并受到國外關注。
“出色工作和獨特設計”作為主語,出色工作不能說被采用,與謂語不搭。
2.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樹影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
“樹影”可以晃動,但是不能發出聲響。
二、主賓搭配不當
例子:秋天的北京是個美麗的季節
北京作為主語,不能說是季節。
三、動賓搭配不當
這類病句,一般是動詞不能支配賓語對象,或者動詞不止一個,或者賓語不止一個造成顧此失彼。
例子:1.大會上,代表們認真地注視和傾聽著總理的報告。
注視和傾聽作為謂語,可以傾聽報告,但是不能注視報告。
2.他穿著一件灰色上衣,一頂藍色帽子。
“穿著”作為謂語,可以說穿著上衣,但是不能說穿著帽子。
四、兩面一面搭配不當
這類病句中,常見的句式是“能否(是否、有無),是”,即前面用肯定加否定的形式,后面只用肯定或者只用否定的形式。
例子:1.有無正確的態度,是我們取得進步的重要條件。
由該句子,無法確定有正確態度是進步的條件,還是沒有正確態度是進步的條件。
2.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四有”新人,是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也是教育戰線的根本任務。
由該句子,無法判斷“能培養四有新人,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還是“不能培養四有新人,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
五、關聯詞搭配不當
復句中,一般關聯詞把各個分句關聯起來,準確表達意思。不同關聯詞表達的意思有所區別,如果隨意組合,會造成病句。
例子:1.弟弟年紀很小,因此懂得許多深刻道理。
弟弟年紀小與懂得道理之間并非因果關系,不應用因果管理詞。
2.如果中學生缺乏創新精神,也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如果”與“也”搭配不當,應與“就”搭配。
六、定語、狀語與中心與搭配不當
例子:我們有一雙聰明能干的手。
我們有手,這個句子主干沒有問題,但是修飾成分聰明不能修飾手。定語與中心與搭配不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