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試題(2)
高一語文必修試題答案
一、(12分)
1. D (創chuāng傷 , 襤lán褸。)
2.(A )(B 紫荊花 C 巔峰 D 嫦娥)
3.C(清閑:清靜閑暇,清靜:安靜,不嘈雜 ;運用:根據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應用:使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產的 ;不僅是/而且是:表遞進關系,不是/而是:表并列關系。)
4.C(A前仰后合:寫人的笑容狀。 B力透紙背:形容書法或文章有力或深刻。C數典忘祖:數:數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跡。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跡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后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D誠惶誠恐:應為惶恐不安或驚惶失措。)
5.C (A 應為“在教育和科研戰線上 B.句成分殘缺,缺少介詞賓語,應在“學習和使用”后加上“的現象”;D.應為“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6.A( 毛澤東的詩詞因為內容仍是現代的,屬現代詩歌。)
二、(6分)
7.D ( 購:重賞征求、重金收買 )
8.A( 第一個“而”表轉折關系,當“卻”講,第二個“而”表順承關系,其他三項意思一樣,用法相同。)
9.B
三、(19分)
10.(1)母親封好魚干交給送來的人,反而寫信責備陶侃說。
(2)你身為官吏,卻用官府的東西(作為禮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愁。
(3)希望大王稍微原諒他,讓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各句劃線處1分,句子大意一分)
11.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像夢一般的凄婉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行不顧細謹
12.(1)(明手法)對偶(1分)。闡運用“芳草”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1分) 。
(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都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四、(13分)
13.①題目用“沒有什么新聞”與文章報道的內容形成強烈反差。
②題目用“沒有什么新聞”,警醒讀者永遠記住奧斯維辛曾發生過的人間慘劇。
14.展覽內容:毒氣室、焚尸爐、女牢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 參觀者的感受:“恐怖”“壓抑”“震撼”等。
15.(1)禱告是為了求得保佑或寬恕。但在這個“人間地獄”里,生命、人性、文化、信仰全部被滅絕。因此,在這里,受難者不可能得到一絲的安慰和生的希望;而劊子手也不可能懺悔自己的罪行,更得不到寬恕。(大意對則可)
(2)反襯,以有著旺盛生命力的雛菊花在怒放從反面襯托這里曾
發生過令人不堪回首的慘劇。
16.(1)出于一種來源于不安的心情產生的非寫不可的使命感,在訪問這里之后,如果不說些什么或寫些什么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里遇難的人們。
(2)表達了作者的悲涼之情。繼續運用反襯,點題,也是對人們的提醒。
五、(10分)
17.一生在挑挑揀揀,到頭來卻兩手空空
空有挺直的胸膛,卻無堅實的脊梁
空有修長的雙腿,卻無站起的力量
18.答案示例:(1)做人要胸懷坦白(處事應心底無私)
(2)書山有路奮勉能攀(書山有徑恒久方登)。
19. 學校食品衛生專項整治開始
六、作文
20.按期末市統考要求閱卷。
看過“高一語文必修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