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知識提綱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知識點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原因: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主要原因——新航路的開辟
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2【《權利法案》】
時間:1689年。
特點: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會逐漸處于“同
而不治”的地位
目的:直接目的——限制國王權利
根本目的——擴大資產階級權利
3 、1832年英國議會進行了選舉改革。
改革原因:工業革命后,工業資產階級興起
意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議席,大大加強了在議會中的作用,為工業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障。
4責任內閣制:首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2.君主立憲制
形成:
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政治基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歷史傳統:國王征新稅必得議會同意
理論依據:英國啟蒙思想家聲音
正式確立:《權利法案》頒布
發展完善:責任制內閣,議會改革
作用:
政治方面:1.結束了英國封建專制統治,是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便歷史發展進步趨勢。
2.資產階級不同利益斗爭,在議會中以和平有序方式出現,有利于社會穩定。
經濟方面: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英國成為資本主義強國。
世界影響: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為其他國家成立一種模式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知識點二: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
1、“1787年憲法”的制定:獨立初期的美國,只是一個邦聯制國家。
原則:“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制約達到平衡;
總統和國會之間、國會本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約。
行政權 總統 總統由選民間接選出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軍隊總司令同,在戰時可行使獨裁權。
立法權 國會 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國會參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每州兩名;眾議員由選民直接選出,人數與該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權 聯邦法院 大法官由總統任命,終身任職。聯邦法院擁有解釋一切法律及條約的權力。
結構: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 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權利高于各州權利
分割中央權利 1.立法權——國會
2.行政權——總統
3.司法權——聯邦法院
2、“1787年憲法”的意義:1.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性質),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礎,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是美國建立起聯邦制國家;
3.進一步鞏固了獨立戰爭的成果,使美國革命得以完成,維護了美國的統一。
3、“1787年憲法”的局限性:反映人民群眾權益的《權利法案》是幾年后作為修正補充進憲法的;
它承認黑人奴隸制和黑奴貿易,留下種族歧視和壓迫的烙印;
婦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隸的選舉權被剝奪。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知識點三: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1、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 波旁王朝 —— 第一共和國 —— 第一帝國 —— 波旁王朝復辟 —— 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國 —— 第二帝國 —— 第三共和國(共和體制最終確立)
原因:1.封建勢力太強
2.反法同盟的干預與阻礙
3.資產階級力量相對薄弱
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內容:行政權歸于總統;立法權歸于兩院制議會;司法權歸于最高法院,由參議員授權組成。
3)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意義:1.共和派終于把眾議院、參議院、內閣、總統等關鍵性職位掌握在自己手中;
2.資產階級各個集團在國家政權中都占據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體最終確立;
3.它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分享政權,促進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2、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1)德意志帝國建立:1871年憲法,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內容:
政體:統一后的德國為邦聯制的君主國家;
立法權:兩院制的議會作為立法機構。聯邦議會是帝國最高權力機構,實際上是上議院;帝國議會實際上是下議院
行政權:皇帝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統帥;憲法授予巨大權力。
帝國宰相主持帝國政府工作,是內閣首腦,擁有絕對權力。只對皇帝負責。
3)德意志帝國憲法的性質: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不徹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議制。
4)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影響:(評價)
1.代議制的確立標志著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2.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是一種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專制色彩很濃。
3.軍國主義傳統(崇尚武力)得以延續,最終將德國和別國人民推入戰爭深淵。
看了“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知識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