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全國卷1語文作文
高考作文最能體現考生對語言文學的掌握和運用,體現考生的邏輯思維,體系架構。因此優秀的作文不僅能讓判卷老師眼前一亮,還能讓自己得高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4高考全國卷1語文作文,歡迎閱讀!
2024高考全國卷1語文作文篇1
對生活在非洲沙漠地區的居民來說,無論是交通還是運輸,駱駝在他們生活中都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所以馴化駱駝,可謂是當地居民的必修課.在駱駝很小的時候,主人便會用一根木樁把它牢牢地拴住,從未受過如此約束的小駱駝自然不會善罷干休,它拼死命地與木樁斗爭,往往會被繩子勒破了皮,甚至把蹄子磨出了血.當然,結局是不言自明的.
幾天后,精疲力竭的駱駝不再掙扎了,這個時候,主人會悠閑地坐在木樁上,手里拉著那根繩子不停地抖動,有意對駱駝進行“騷擾”.不甘受人擺布的駱駝哪里知道繩子的另一端仍然拴在木樁上?反抗是必然的,但任憑它左沖右突,最終仍是以失敗告終.
面對斗志全無的駱駝,第二天,主人會換上自己的孩子來牽著繩子與駱駝“斗法”,這個時候,往往不需要太長的過程,可憐的駱駝甚至不再去嘗試掙扎:它已經完全臣服了,臣服于木樁,臣服于繩子,臣服于人,一生都是如此.
當然,面對偶爾暴怒起來的成年駱駝,聰明的主人們從不以繩子或木樁解決問題,他會隨手扔過一件舊衣服之類的東西供駱駝發泄,衣服被撕成碎片后,駱駝往往就會安靜下來.然后,主人會把它拴牢了,再慢慢地教訓它.
面對被馴服的駱駝,只要手里握著繩子,任何人都可以領著它四處游走,走累了隨手把木樁往沙地里一插,駱駝就只有圍著木樁團團轉的份兒了.極端情況下,比如主人不幸地被突如其來的沙暴卷走了,沒人能來替駱駝撥木樁了,它們會在漫長的等待之后,最終饑渴致死.
與其說駱駝是死于饑餓,倒不如說,它死于自己的經驗和習慣――駱駝如此,人呢?
2024高考全國卷1語文作文篇2
人到中年的龐科長常常為自己肥胖的身材而感到頭疼.
有一天,龐科長聽說市文化宮新開了一家減肥健美中心.晚上七點鐘,他便來到了文化宮.
龐科長交了錢辦完了手續,年輕漂亮的經理楊丹丹把龐科長帶到了擺滿健身器械的大廳里.楊丹丹請龐科長先到跑步機上跑步,等一會兒學員們來了再進行減肥訓練.
楊丹丹走了,龐科長在跑步,不一會兒便氣喘吁吁了.這時候,進來一個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他沖龐科長笑了笑,便走到“健騎機”前脫衣服準備熱身.龐科長一見,心里好笑,便問:“老兄,你身體不胖呀,為什么也來減肥?”
中年男子扭過頭來看了龐科長一眼,說:“我不是來減肥的,我是來練健美、活動身子骨的,祛病強身嘛!”
龐科長自嘲地笑了笑:“哦,這還差不多.還是你好啊,身材苗條,上班輕松,少惹麻煩.”
對方迷惑不解:“什么上班輕松,少惹麻煩?你上班不輕松?”
龐科長停止了跑步,抓起毛巾擦著滿臉的汗水:“你不曉得,我們局長長得精瘦精瘦的,跟你差不多.有幾次,我跟他一起出差,有人把我當成了局長,把他當成了我的隨從,弄得我好尷尬喲!”
“嗯,是有點兒麻煩.”中年男子忍不住笑了笑.
龐科長心有余悸地說道:“我長得一副官相,別人嘴上雖然沒說看到我就不舒服,但我心中有數啊!”
中年男子問道:“所以,你就下決心要減肥?”
2024高考全國卷1語文作文篇3
今天,陽光懶洋洋地照耀大地。我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看了一本書——《十五歲的船長》。
這本書說的是捕鯨船“漂泊者”號搭乘了三名要從奧克蘭到舊金山乘客,又從一艘將要沉沒救下四名黑人后,船長發現了一頭龐大的鰛鯨。船長和全體水手與鯨魚搏斗,最后不幸全部遇難。十五歲的小見習水手迪克?桑德臨危受命,成為了“漂泊者”號的新船長。可是他們誰也想到船上的廚師內戈羅是一個專門販賣黑奴的黑奴販子。他看上了“漂泊者”號上的四個身強力壯的黑人,便使出詭計,破壞了船上測速器、羅盤和指南針后將他們引進了黑暗的非洲。最后他們全部落入黑奴販子的魔掌中。雖然桑德年齡小,但他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少年。在他勇氣的帶領下,白人與黑人互助互愛,眾志成城,最后靠著這種力量勝利返回美國。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非洲黑奴們在死亡之路上經歷的絕望、悲傷、憤怒和不幸,也讓我看到了黑奴販子的冷漠無情、陰險狡詐和對金錢的貪婪欲望,更看到了小船長桑德的冷靜、勇敢、無畏和智慧,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感動。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像是和書中的主人一起冒險。
《十五歲的船長》這本書不僅讓我更加勇敢,也讓我明白了:命運讓你不幸,你卻不能屈服于命運。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努力地去和命運抗爭。
2024高考全國卷1語文作文篇4
在20世紀50年代朝鮮戰場上的一場慘烈的阻擊戰中,20多歲的他永遠地失去了雙手,下肢從小腿以下也都被截去,他變成了一個“肉骨碌”,住進了榮軍院。
看到自己成了處處需要人照顧的“廢人”,他心情極為沮喪,絕望的他幾次企圖自殺都沒成功——那時,他連自殺的能力都沒了。
后來,在別人的講述中、在影視作品中,他認識了奧斯特洛夫斯基、海倫·凱勒、吳運鐸等一些中外鋼鐵戰士,他們在殘酷的命運面前的永不屈服的堅韌品性,深深地震撼了一度迷茫的他——原來,生命的硬度遠在鋼鐵之上。
于是,他開始近乎自虐地學習生活自理,在常人難以想象的跌跌撞撞中,他終于學會了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本領,并毅然地告別了他完全有理由享受安逸的榮軍院,回到了當時還很貧窮的沂蒙山老家。
不滿足于只能做到生活自理的他,又拖著殘軀,無數次在山上溝下摔打,帶領著鄉親們開山修路、架橋引水、種樹、建果園……直到貧困的山村真正地富裕起來,他這個無手的村支書一當就是30多年,令鄉親們敬佩不已。
從村支書的位置上退下來后,不甘寂寞的他,為給后代留一份精神遺產,又開始艱難地寫書——他用嘴咬著筆寫字,用殘臂夾著筆寫字,用嘴、臉和殘臂配合笨拙地翻字典。寫上幾十個字,都要累得他渾身是汗。
要知道,從未上過學的他,僅僅在榮軍院的習字班里學會了幾百個字,雖說他后來一直在堅持讀書看報,但文學素養幾近于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以那樣的文化功底、那樣的身體條件,還能夠寫作,許多知情者勸他別自討苦吃了,可他寫作的信念毫不動搖,他硬是花了3年多時間,七易其稿,寫出了令著名軍旅作家李存葆都驚嘆的撼人心魄的30多萬字的小說——《極限人生》。
他就是中國當代的保爾·柯察金——特殘軍人朱彥夫。
沒有雙手、雙腿殘疾、視力僅有0。25的朱彥夫,硬是憑著自立、自強的渴望,憑著挑戰命運的堅韌與執著,打破了生活中的一個個“不可能”,以無手之臂書寫了傳奇人生,留下了熠熠閃光的生命篇章。就像他那部小說的名字一樣,他打破了人生的許多極限,創造了耀眼的生命輝煌。
其實,誰都可以像朱彥夫那樣,只要信念在握,熱情永不泯滅,虔誠地努力向上,有些極限是完全可以被超越的,有些奇跡完全可以在拼搏中誕生。
2024高考全國卷1語文作文篇5
他是一位老者帶著一副碩大的墨鏡顯得精神抖擻,但是墨鏡里卻藏著一只失明的左眼;
他有一副健壯的身板透露出軍人的豪邁氣魄,但是健壯的身板卻沒有了大部分的四肢;
看!這位沒有左眼和四肢的老者正在用裝著筆的殘肢揮灑筆墨在書寫著他濃墨重彩可歌可泣的人生!當看到電視里這一組組感人的畫面時我被震撼了。
他是誰?他就是朱彥夫,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一個錚錚鐵骨的山東漢子;一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共產黨人;一個永遠心系百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干部。
朱彥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區的小山村,家境貧寒。戰爭年代他不幸失去左眼和四肢成了“肉轱轆”但他仍然是戰士!和平年代作為村支書的他身殘志堅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他殘后不愿寄生拼命鍛煉自理能力,學會裝卸假肢,吃飯,穿衣,解便,還學會了認字,讀書和寫字。僅有0.3的視力的他克服重重困難寫成《極限人生》這部書,他是中國的保爾,他是時代的楷模,他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朱彥夫的先進事跡告訴我們什么是人生的價值怎樣堅定人生的理想和信念,怎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做為一名線路檢修的電力工作者我被他身上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堅強的意志,在工作中我們會經常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在困難面前我們要用堅強的意志來克服它而不是回避它。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辦法提高,多向同事請教,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磨練自己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只有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了,我們整個團隊的能力就會提高,才能更好的把線路工程做好,更好的造福人民,更好的服務社會。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為民服務的崇高的責任感,使命感。我們所從事的職業關乎人民的生存發展,關乎國家的經濟命脈。稍有不慎不但給自己帶來傷害更給人民和國家造成損失。因此在工作當中我們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心系人民,工作認真負責,保質保量完成,不隱瞞或者遺漏隱患的問題,不偷懶,不走捷徑,操作規范,安全意識強,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的突出問題,讓我們的線路工程讓領導放心讓人民滿意。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堅持不懈的毅力。作為線路電力工作者除了自身的業務技能外更重要的一點要具備堅持不懈的毅力品質。在自身的安全意識上我們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安全第一,永不松懈,不報僥幸心理,要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永遠有安全的保障,才會不斷進步。
在工作中我認為我們要學習朱彥夫的人品,他當村支書,從不領村里一分錢。在工作中我們不能拿不屬于我們的集體的一針一線,不能腐敗不奢侈,要勤儉節約,愛護集體的公共財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業績樹立更好的形象。
朱彥夫先進事跡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們行動起來向朱彥夫同志學習,為人民為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2024高考全國卷1語文作文篇6
朱彥夫,這位參加過_戰爭的普通傷殘士兵,當年完全可以躺在功勞本上、頤養于榮軍院中,平安無險地度過自己的平凡一生。然而,作為共產黨員、革命戰士的朱彥夫,卻全然沒有這樣去選擇,因為他清楚自己的入世坐標在哪里,他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該多大。他決心像蘇聯紅軍戰士保爾柯察金那樣,做一名中國的鋼鐵戰士,做一名純粹的共產黨人。
回到家鄉去,為生活尚處于貧窮困苦的父老鄉親們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出把力這是朱彥夫的理想,這是他的承諾,更是他不二的選擇。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從此,四肢全無的他開始了與鐵板為伍、與手杖為伴的凄楚而充實的人生跋涉。25年村支書崢嶸歲月,他不知溫暖撫慰了多少貧弱群眾;7副假肢被磨破的生動寫照,他不知流淌了多少生命熱血;二部自傳體小說出爐,他不知滴下了多少英雄熱淚。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所說的他寫字的過程就是一場戰斗,每寫完一個字就如同一名戰士完成了一場戰斗啊!,恰如其分地刻畫出了這位平凡英雄的生動雕像。
是什么信念、怎樣的力量促使朱彥夫如此地頑強不息、戰斗不止?我想應當是潛入其心的中國人的誠信友善信條、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撓精神,時刻支撐著他一路前行。
我們學習朱彥夫,就是要學習他身上所永恒具有并固守著的中國人的誠信友善信條、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撓精神,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場所、什么條件下,都要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置于最高層級,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牢記心間,把落實群眾路線的要求堅持到底,始終叫響我是共產黨員的口號,及時發出有困難跟我來的倡導,爭做干事創業的急先鋒,爭當人民群眾的好榜樣。況且我們絕大多數黨員是不需要付出滾打25年、磨破7副假肢的代價,就可以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追求目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