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實施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科學規劃職業學校布局,夯實各級各類辦學主體責任,不斷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持續加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不斷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二)基本原則
中央支持,地方為主。中央、地方、學校三級聯動,加強指導督導和過程監測,壓實省級統籌和學校舉辦者主體責任,強化協調配合,提升工作效率,保質保量落實目標任務。
規劃先行,分類推進。統籌考慮教育發展趨勢和人口規模,實事求是制定工作方案,健全標準體系,堅持高質量發展,分類實施、分步推進,強化激勵考核機制。
優化存量,做優增量。推進區域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優化布局、共建共享,盤活資源,落實新增教育資源向職業教育傾斜政策,整體提高辦學實力和水平。
固基提質,重點突破。以服務教學為中心,硬件建設與內涵建設并重,聚焦土地、校舍、教師、設備等關鍵要素,優先補齊短板,提高資源投入產出效益。
(三)總體目標
通過科學規劃、合理調整,持續加大政策供給,使職業學校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辦學條件顯著提升,師資隊伍水平整體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吸引力顯著增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全部達標的學校比例,到2023年底達到80%以上,到2025年底達到90%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整合資源優化布局
各地要統籌區域職業教育資源,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采取合并、集團化辦學、終止辦學等形式,優化職業學校布局,合理確定招生規模。在教育資源投入中,優先保障職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標工作。對辦學質量差、社會不認可、各項指標嚴重不達標的學校要依法進行合并或終止辦學。對擬集團化辦學學校,須在校園、校舍、師資、儀器設備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共建共享,并整體考核辦學條件。對擬合并學校,須根據相關規定及時變更備案信息。對擬終止辦學的學校,應關閉學籍系統賬號,適時撤銷組織機構,并做好師生安置。邊遠脫貧地區要穩定規模,城市中心區要提質擴容,建設好一批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中等職業學校。
(二)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
各地要全面核查職業學校基礎設施,針對擬保留學校,要分類制定辦學條件補齊方案。地方有關部門在制定教育用地規劃時向職業教育傾斜,在用地指標達標的前提下大力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簡化職業學校新建或改擴建增容建設項目審批程序,支持職業學校快速補齊土地、校舍缺口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校園占地和校舍建筑,學校獨立產權部分應占一定比例,確需租賃的,租賃期限應與學校辦學規劃相匹配,并以協議或補充協議等方式加以保障,具體要求由各地自行確定。學校舉辦者要加大投入,加強職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消除危房,落實學校校舍、教室和實驗(實訓)室標準化建設。學校要按照國家、地方相關標準,科學制定和落實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確保學校基礎設施與辦學規模相適應。
(三)優化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
各地要按照職業學校師資配備標準,用好盤活事業編制資源,優先支持職業教育。在選人用人上進一步擴大職業學校自主權,在教師招聘、教師待遇、職稱評聘等方面,允許學校自主設置崗位,自主確定用人計劃,自主確定招考標準、內容和程序。通過“編制周轉池”“固定崗+流動崗”“設置特聘崗位”等方式,吸引優秀人才從事職業教育工作,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與職業學校教師雙向流動。
(四)改善職業學校教學條件
各地要加強教育相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匯聚各方資源建設一批集實習實訓、社會培訓、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實訓基地。鼓勵企業以設備捐贈、場所共享等方式支持和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并在企業落實社會責任報告中反映有關投入情況,受贈設備應按要求納入學校資產管理、計入事業統計數據。產教融合型企業享受組合式激勵政策可適當與企業相關投入掛鉤。職業學校要按照達標要求,配齊配足圖書、計算機、實訓設施等,加快設備更新和管理,及時將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引入教學,提高校內校企實訓基地利用率。在滿足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基礎上,要對照有關標準和教學條件的基本要求,逐步改善專業教學條件。
(五)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
各地補齊辦學條件缺口要優化整合存量資源,共享共用公共教育資源,確需財政增加投入的,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地方發展改革部門要做好項目立項、審批等工作。職業學校要用足用好地方專項債券、預算內投資、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等政策資金,調整優化校內支出結構,在保障學校正常運轉經費基礎上,把支持學校發展的資金更多用于辦學條件達標工作。鼓勵各地探索社會力量多元投入機制,建立健全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的相關制度。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支持職業學校利用經營收入與金融機構開展信貸業務合作,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流向職業教育,用于改善辦學條件。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發揮地方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作用,統籌規劃轄區內職業學校建設發展,建立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協調機制,成立達標工作專班,按照學校隸屬關系,落實舉辦者主體責任,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到位。
(二)制定工作方案
各地教育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職責分別牽頭,會商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對照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重點監測指標(附件1),在全面調研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區域人口結構、經濟發展基礎和學校辦學條件現狀,制定達標工作實施方案(參考模板見附件2),明確工作目標、落實舉措、進度安排、資金來源等,報請地方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審議后,于2022年12月30日前報送教育部(各地技工學校達標工作實施方案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三)強化政策保障
財政部、教育部在安排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時,將各地達標工作作為重要考慮因素。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資金支持改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各地要加快出臺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配套政策,有效配置土地、資金、編制等公共資源,為實現辦學條件達標提供保障。各職業學校要用足用好相關政策,統籌資源,加大投入,確保按時完成辦學條件達標工作。
(四)加強考核激勵
教育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按職責分別牽頭建立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調度機制,通過中等職業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技工院校信息管理系統、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狀態數據采集與管理平臺和實地抽檢定期調度。國家將各地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情況納入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激勵省份考核。地方將達標情況作為對市、縣級黨委和政府及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2023年起,每年對各地各校達標情況進行通報,各地工作成效作為國家新一輪職業教育改革項目遴選的重要依據。到2025年底仍不能達標的學校,要采取調減招生計劃等措施。
國家首批重點建設高職
| 院校名稱 | 地區 | 
| 天津職業大學 | 天 津 | 
|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 河 北 | 
| 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 山 西 | 
|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 | 遼 寧 | 
|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 吉 林 | 
|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黑龍江 | 
| 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上 海 | 
|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江 蘇 | 
|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 |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 浙 江 |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 |
|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 安 徽 | 
| 福建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福 建 | 
|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 山 東 | 
| 威海職業學院 | |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河 南 | 
|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湖 南 |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
|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 廣 東 |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
|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 廣 西 |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重 慶 |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四 川 |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 陜 西 | 
|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 甘 肅 | 
|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新 疆 | 
天津職業大學介紹
天津職業大學,是一所以培養高級應用性技能型人才為主的市屬普通高校。成立于1978年,其前身是南開大學第二分校、天津大學化工分校,從事本科層次教育。1982年底,改建為天津職業大學,是天津市普通高校中最早舉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院校,也是全國接受世界銀行貸款的17所院校之一。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截至_年末,學校占地面積1064畝,建筑面積321,946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億元,生均達1.6萬元。有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職工698人,專任教師481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46%,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占76.2%,雙師素質教師占86%。圖書館藏書74余萬冊,電子圖書12058.8GB,是天津市高等學校電子圖書館成員單位。學校下設7個學院、3個直屬系和2個教學部,建有53個專業,涵蓋工、經、管、文等專業門類。
國家級28所重點高職院校
山東重點高職院校名單: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威海職業學院
河南重點高職院校名單: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重點高職院校名單:長沙民政職業技術、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重點高職院校名單: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重點高職院校: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重點高職院校: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重點高職院校名單:程度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重點高職專科院校:上海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江蘇重點高職院校名單: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重點高職院校名單: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重點高職院校: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重點高職院校:福建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重點高職院校: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重點高職院校: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重點高職院校:天津職業大學
全國職業學校最新排行榜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省市 | 
| 1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廣東 | 
| 2 | 淄博職業學院 | 山東 | 
| 3 |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 北京 | 
| 4 |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 5 |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東 | 
| 6 |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 7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 8 |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 廣東 | 
| 9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 | 
| 10 |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 廣東 | 
| 11 |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陜西 | 
| 12 |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 陜西 | 
| 13 | 天津市職業大學 | 天津 | 
| 14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重慶 | 
| 15 |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 | 
| 16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 17 |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新疆 | 
| 18 | 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 | 
| 19 |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 | 
| 20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湖南 | 
| 21 |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 | 遼寧 | 
| 22 |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 重慶 | 
| 23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 | 
| 24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 浙江 | 
| 25 | 威海職業學院 | 山東 | 
| 26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廣東 | 
| 27 |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 遼寧 | 
| 28 | 濱州職業學院 | 山東 | 
| 29 |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 | 
| 30 | 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 31 |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 山東 | 
| 32 |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 33 |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 河北 | 
| 34 |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 山東 | 
| 35 |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 江蘇 | 
| 36 |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河南 | 
| 37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河南 | 
| 38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 | 
| 39 |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 湖北 | 
| 40 |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廣東 | 
| 40 |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四川 | 
| 42 | 煙臺職業學院 | 山東 | 
| 43 |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 | 北京 | 
| 44 |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 45 |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 河南 | 
| 46 |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 江西 | 
| 47 |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陜西 | 
| 48 |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重慶 | 
| 49 |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廣東 | 
| 50 |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北京 | 
| 51 |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 | 
| 52 |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 江西 | 
| 53 |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 54 |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 吉林 | 
| 55 |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 | 
| 56 |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 云南 | 
| 57 | 山東職業學院 | 山東 | 
| 58 |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內蒙古 | 
| 59 |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 60 |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重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