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從“考三天”到“看三年”
作為全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2017年,上海、浙江兩地的考試科目將采用“3+3”模式。
截至目前,除新疆外,包括上海、浙江兩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在內,全國已有31個省份形成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從全國來看,上海、浙江以外的省份的高考綜合改革啟動時間將集中于2017年至2019年。其中,北京、海南、山東、天津等4省份將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不再分文理科。
而評價一名學生,不僅僅注重“考三天”,還要“看三年”。除了統考之外,將推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合格和不同等級來評判,每一門課程學完即考,減輕不必要的課業負擔。綜合素質評價,主要考查學生品德養成、身心健康、興趣愛好、實踐能力等方面發展情況,促進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與考試改革配套銜接,在招生錄取上,普通高校將依據統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進行綜合評價,完善自主錄取、推薦錄取、定向錄取、破格錄取等多元錄取辦法。高職院校將主要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職業傾向性測試成績錄取,使學生從高考的競爭壓力中解放出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
為縮小入學差距、促進教育公平,自2012年開始,教育部等有關部委實施了專項計劃,實行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擴大招收貧困地區學生的數量。擴增量的同時調存量,要求部屬高校和自主招生的學校拿出2%的比例,面向貧困地區農村學生。
除專項計劃外,教育部還動態調整“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2015年,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已縮小到5個百分點以內。
與此同時,新一輪改革劍指“加分造假”,對高考加分進行了一場大“瘦身”。2015年,全國性鼓勵類加分項目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項目減少63%。
同樣,高職院校改變傳統的紙筆考試,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評價方式,打破了傳統的一考定終身,學生可以盡早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也為人才成長提供了更多的路徑。截至2015年,高職分類考試錄取比例已達到高職招生計劃的50%。
看了高考改革:從“考三天”到“看三年”還看:
1.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具體全文
2.2017高考改革省份名單
3.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4.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5.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正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