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學好物理的復習方法和技巧
高中階段,物理是一門既重要而又十分難學的基礎學科,那么高考學好物理的復習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高考物理復習方法和技巧,僅供參考。

高考物理高效復習的方法
1、關注考試說明,回歸課本基礎
每年高考試卷的內容絕大部分都在考試說明上,一些小的知識點比較容易淡忘,同學們要依據新課標的考試說明,對照課本再認真地梳理一遍。
2、關注歷年高頻考點,重視近三年未考實驗
高考命題注重考查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前十天時間有限,不在乎復習量,但是要精,要能通過復習一題來通一類,提煉出這一類題型的解題方法。
老師拋磚引玉,列出幾個必考題型,并總結這些高考點解題思路,前考10多天,同學們可以根據情況自己整理出高頻考點的解題思路。
此外,近幾年高考實驗題考查難度不大且較穩定,容易得分。
同學們要重視實驗復習,重點把力學、電學幾個常規實驗再復習一遍,搞清常規實驗的基本原理、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和常用儀器使用方法。
考試說明中列舉的兩道實驗題突出了實驗的真實性和探究性,提示我們在復習過程中要重視實驗操作,關注實驗過程的具體細節。
因此,實驗題復習時要真正掌握考試說明所要求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提升技能、學會探究。
3、限時模擬訓練,及時查漏補缺
考前十天大約還要做3~5份綜合練習或模擬試卷,每一次模擬都是考前難得的訓練機會,同學們要把每次訓練當高考一樣對待,來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
當然平時的練習也要限時訓練,比如做選擇題以每題3分鐘左右為宜,選做題每題以8分鐘為宜,計算題和實驗題每題以10分鐘為宜。
模擬訓練時,盡可能還要留出15~20分鐘的時間再檢查一下,只要經過3~5份模擬試卷的訓練,就可較好地提高解題速度和應試能力。
應當仔細認真地訂正做過的試卷中的錯誤、疏漏,分析每一道題做錯的原因,并總結此類題的解題規律,感悟解題思路。
從知識和應試心理兩方面分析,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和能力缺陷及時補救,并在每次考試前翻閱,給自己提個醒。考前十天停課不停練,要做一題、懂一類,因為沒有更多的時間再復習了。
4、進行專項訓練,把時間用到刀刃上
考前十多天,同學們還可以進行專項訓練,就是用2~3天時間只進行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專項訓練,這樣訓練的好處就是可以強化對這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和熟練程度,當然也可針對自己的薄弱題型進行專項訓練。
高三物理復習策略
一、吃透說明、調整策略,節約備考時間和精力。
比如說刪除了力矩,那么磁力矩還備不備考?當然不搞,力矩都刪除了還談什么磁力矩?再如熱學中理想氣體考試要點調整后,就只需掌握對體積、溫度、壓強的關系作定性分析。
二、強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不多鉆難題、偏題和怪題。
從近兩年,特別是去年理綜試卷分析來看,理、化、生三科中物理難度偏高。為達到三科難度適中,今年物理難度將會有所降低。從考試說明的樣題中就看到物理增加了兩道選擇題,而且最后的物理壓軸題難度也將會有所下降。考試說明的調整也說明這一點,刪除內容多為計算繁復的知識。對此,我們更應強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不要將大量寶貴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做難題、偏題和怪題上。
三、理順知識網絡。
學科網絡是解答各學科試題的通道。雖然有三科綜合題,但難度都不是十分大。綜合能力考查主要還是以學科內綜合為主,兩年的理科綜合試卷和考試說明樣題,都基本如此。所以不要過分強調綜合,而忽略了學科內主干知識的梳理、歸納。
高考物理復習建議
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杠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于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于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2.解題規范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范,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后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要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復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提供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