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知識點試題考點整理
人教版高一政治知識點試題考點整理精選篇1
一、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
1、儲蓄存款的含義:是指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或者存單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2、儲蓄機構:商業銀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機構)、信用合作社、郵政企業。
3、利息:
①含義:銀行因為使用儲戶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們從儲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
②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響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儲蓄的種類: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
5、商業銀行:
①含義:指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并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②組成:我國商業銀行以國有獨資銀行和國家控股銀行為主體,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③主要業務:存款業務——基礎業務、貸款業務——主體業務,是商業銀行營利的主要來源、結算業務。
④其它業務:債券買賣和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業務等。
⑤作用:“紐帶”、“依據”、“監管”
二、股票、債券和保險
1、股票——高風險、高收益同在
①含義: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
②收入:股息和紅利收入、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
影響股票價格因素: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
③意義:搞活資金融通、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籌措建設資金、促進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④性質:所有權憑證。(股東可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紅利等。
2、債券——穩健的投資
①含義: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
②性質:債務證書
③類型:國債、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
3、保險——規避風險
①含義: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②類型: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
③投保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愿訂立
人教版高一政治知識點試題考點整理精選篇2
1.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物質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2)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著不同的反作用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3)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4)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從實際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辯證法
(1)聯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把握因果聯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間聯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2)運動和發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運動和發展的普遍性正確理解發展的實質
要以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學會創造性思維
(3)規律:規律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認識和利用規律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4)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是正確對待矛盾的前提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內因和外因:內因和外因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7)量變和質變:量變、質變及二者之間的關系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辦事情堅持適度原則
(8)事物發展的趨勢: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9)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問題
3.認識論
(1)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
(2)透過現象看本質:現象與本質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認識的根本任務是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分析與綜合相結合創造性思維、合理想像在認識中的作用
(3)實踐:實踐的基本特征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觀和價值觀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和社會: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辯證統一關系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發揮集體主義的調節作用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反對極端個人主義,保護個人正當利益在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中應提倡誠信
(4)人生價值:人生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走出人生價值觀的誤區,反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
(5)理想與現實:樹立崇高理想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6)社會實踐: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群眾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唯物)辯證法
1聯系的觀點:含義、特點(普遍性、客觀性、條件性、多樣性)
(1)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系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系。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運用:東西部經濟協調發展;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四個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