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3單元測試卷試題及答案(2)
高中語文必修3單元測試卷試題答案
一.
1.C 2.B 3.D 4.A 5.A 6.D 7.B (“許諾”是答應、應承,“承諾”是答應某項事一定照辦;“驚醒”指受驚動而醒來,“警醒”是警戒醒悟的意思;“首先”一般用于列舉,是“第一”的意思。) 8.B 9.C 10.D
二.
11.B (勉勵) 12.C意動用法 (A形容詞作名詞; B使動用法,使……朝拜 D名詞作狀語,像云一樣) 13.A “直到退休后辦事都毫無私心”說法錯誤,正確的是“退朝后不私下議論朝政。”
參考譯文
國淵字予尼,樂安蓋縣人。被太祖皇帝任以司空—屬下的官職。每每在朝廷上議論政事,總是態度嚴肅,直言不諱,退朝后再不私下議論。太祖皇帝打算大力推行屯田措施,便讓國淵主管這項事務。國淵屢次陳述應當舍棄或增加的項目,考察土地,安置民眾,計算用人數量,安排設置官吏,明確訂立考核政績的條例。經過五年的時間,就使糧倉豐實,百姓競相勉勵,愉快地耕種。太祖皇帝征討關中,任命國淵為居府長史。田銀、蘇伯在河間謀反,田銀等人被打敗后,他們的那些余黨,按律都應處斬。國淵認為這些人都不是首惡分子,于是奏請不要對他們執行死刑。太祖皇帝準許了他的奏請。依靠國淵的奏請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以前,寫斬殺敵兵的奏章,往往以一當十,到了國淵上報斬殺敵兵首級的數量時,則按實數上報。太祖皇帝詢問原因,國淵回答說:“征討境外敵寇時,多報斬殺捕獲敵兵的數量,是想夸太戰績,向百姓顯示實力。而河間在境內,田銀等人是朝廷的叛逆,戰勝他們雖然有功,但若虛報戰績,我會感到羞恥。”太祖皇帝聽后很高興,于是提升國淵為魏郡太守。
當時有人寫匿名信誹謗朝政,太祖皇帝非常痛恨這種舉動,很想知道寫信的人是誰。國淵奏請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揚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賦》的內容,國淵命令功曹說:“這個郡本來很大,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學問的人卻不多。你去挑選幾個聰明有知識的年輕人,我要派他們去拜師學習。”功曹挑選了三個人,國淵在遣派前召見了他們,教導說:“你們學的東西還不廣泛,《二京賦》是博學多識的書,世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講解它的老師。你們可去找尋能夠讀懂它的人,并向他請教。”然后又秘密地告訴他們自己的真正意圖。花了十來天的時間就找到能讀《二京賦》的人,三人就去拜師學習。官吏趁機要那人寫了一紙箋書,然后與那封信作比較,發現那人所寫的與寄的信是同一種筆跡。隨即拘捕并審問那人,得到了全部的事實真相。過后,國淵又被提升為太守仆。國淵雖然身居列卿的高位,但仍然穿布衣吃素食,自己的俸祿賞賜都拿來分發給宗親朋友。他始終保持著謙恭節儉的品行,最后死于任上。
三.
14.翻譯略
15.(1)作者捕捉了當時帶有典型性的事物,點明季節。從詩中木落葉、雁南度和北風吹,可知寫此詩時是在秋季。
(6)不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鄉遙遠,還表明兩地阻隔不能歸去。透露出了作者思鄉念親的心情。
四.
17.對比。(1分)好處:更鮮明突出地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態度(看法)。(2分)
18.含義:生命的意義在于奮斗的過程。(或“我們要盡力做事,不必追求結果”)(1分)作用:①對“坦然”的有力詮釋。②巧妙過渡,引導讀者從形象的觸摸走向理性的感悟。(每點1分,共2分)
19.要坦然地面對生活。(1分)坦然地面對生活能讓心靈變得美麗,讓生活充滿快樂。(2分)(答出人生態度和這種態度產生的結果各得2分,意思對即可)
20.BD(B項的“不要”“而應”與原文“沒有”“可以”意思不一;D項“只有這樣才能活得高貴,活得偉大”的理解有誤。2分)
五.
21.生活中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2分)
22.(3分)
不得體的詞語 請教 不吝賜教 鼎力相助 惠贈
改正 垂詢 竭誠為您服務 全(大)力相助 敬贈
看過“高中語文必修3單元測試卷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