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山大學優勢專業
中大指的是中山大學,學生在做出專業選擇時,應該考慮自己的興趣和個人情況,并綜合評估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4中山大學優勢專業,供大家參考!

2024中山大學優勢專業
中山大學ESI全球前1%學科:
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物學、化學、材料科學、工程科學、一般社會科學、免疫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微生物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生物與生化、環境/生態學、經濟與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物理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地球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農業科學等
中山大學國家級特色專業:
微電子學、網絡工程、臨床醫學、工商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科學、軟件工程、漢語言文學、化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預防醫學、歷史學、會計學、哲學、生物技術、人類學、護理學、法醫學、行政管理等
中山大學是211還是985
中山大學既是985大學又是211大學。
中山大學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中山大學是幾本
一本大學
根據最新華南理工大學在各省的招生計劃里面的批次我們可以知道,華南理工大學是一本大學。
中山大學校區有幾個
中山大學有5個校區,分別是廣州校區東校園、廣州校區北校園、廣州校區南校園、深圳校區、珠海校區。
1924年,孫中山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如今該校由1952年院系調整后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于_年10月合并而成。
中山大學簡介
中山大學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于1924年親手創辦,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共同創建的大學,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具有優良革命傳統、鮮亮紅色基因和卓越品格追求。中山大學起初校名為國立廣東大學。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學校于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后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于_年10月合并而成。通過部省共建,在國家、地方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學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形成了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特質。
在近百年的辦學歷史中,中山大學匯聚一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名家大師,學術文脈積淀深厚。鄧植儀、丁穎、馮友蘭、郭沫若、魯迅、傅斯年、顧頡剛、商承祚、何思敬、趙元任、周谷城、梁伯強、蒲蟄龍、王亞南、劉節、岑仲勉、王起、柯麟、陳寅恪、姜立夫、楊榮國、梁方仲、容庚、高兆蘭、謝志光、陳耀真、陳心陶、林樹模、秦光煜、鐘世藩、周壽愷、董每戡、戴鎦齡、高由禧等著名學者先后在本校任教。近年來,中山大學吸引集聚了一大批海內外優秀的學術英才,奮斗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致力于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