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而居》習題答案
《比鄰而居》王安憶
②我可以確定,我家廚房的油煙僅來自于其中一家,因為油煙的氣味是一種風格。怎么說? 它特別火爆。花椒、辣子、蔥、姜、蒜、八角,在熱油鍋里炸了,轟轟烈烈起來了。這家人在吃方面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每頓必燒,從不將就。時間長了,我對他們生出一些好感,覺得他們過日子有著一股子認真勁:一點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們老老實實,一餐一飯地燒著,一股濃油赤醬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氣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實打實的,沒有半點子虛頭。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沒落下過一頓。他們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規律,二是很節制。這些,都給人富足而質樸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氣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這家人還增添了兩次草藥的氣味。草藥的氣味也是濃烈的,“撲”一下進來,涌滿了廚房。不知是因為草藥氣的影響,還是實際情況如此,一日三餐的氣味不那么濃郁了。倒不是變得清淡,而是帶些偃旗息鼓的意思。這段日子蠻長的,這么算吧,每周燉一次雞湯,總共燉了四至五次。草藥的苦氣味和雞湯的香味,是這段時間油煙味的基調。這也是認真養病的氣味:耐心,持恒,積極,執著。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廚房里滾滾而來一股羊肉湯的氣味。這就知道,他們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補償一下,犒勞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確有一種盛宴的氣氛,帶有古意。古人們慶賀戰功,不就是宰羊嗎?果然,草藥味從此消遁,燉湯的綿長的氣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進行。
⑤在較長一段稔熟的相處之后,我家廚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那是一縷咖啡的香氣。這是另一路的氣味,和他們家絕無相干。它悄悄地,夾在花椒炸鍋的油煙里,進來了。這是一股子虛無的氣息,有一種浮華的意思在里面,和他們家實惠的風格大相徑庭。因此,我斷定,這又是一戶新入住的人家,很沒經驗地,也將管子接進了煙道,又恰逢順時順風,于是,來到我家廚房湊熱鬧了。這一路的風格顯然要溫和、光滑一些,比較具有裝飾感,喚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實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著一日三餐來,不大有定規,有時一日來一次,有時一日來兩次,有時一日里一次不來,來時也不在吃飯的點上,而是想起了,就來,想不起,就不來,顯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來的,從來一頓不落,轉眼間,油煙全面鋪開,又轉眼間,油煙席卷而去,總是叱咤風云的氣勢。但是,有時候,夜已經很深了,那新來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彌漫開來。
⑥氣味終究有些雜了,可是涇渭分明,絕不混淆。你來我往,此起彼伏。再過段日子,又來了一個,顯見得是蘇錫幫的,氣味特別甜,空氣都能拉出絲來了。第四位又來了,它一方面缺乏個性,另一方面又頗善融會貫通。它什么都來: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欖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氣味全打成一團,再分不出誰是誰的來路。我們這些比鄰而居的人家,就這樣,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處。
⑦這一日,廚房里傳出了艾草的熏煙。原來,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氣味都安靜下來,只由它彌漫,散開。一年之中的油垢,在這草本的芬芳中,一點點消除。漸漸的,連空氣也變了顏色,有一種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凈的空氣其實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顏色。
《比鄰而居》習題及答案
12.文章③④兩段寫第一家的草藥味,凸顯了這家人什么樣的生活風格?請簡要分析。(4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對作品相關內容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答案】病了也認真生活,凸顯出一種實打實的風格;草藥味的出現與消失都沒有打斷實打實的生活,可見此種風格的韌性。
【解析】答題時要注意:一要審清題干要求:是通過③④兩段寫的草藥味來分析這家人的生活風格。二要在相應文段中篩選出重要信息:文中第③節寫草藥味出現,注意總結句“耐心,持恒,積極,執著”;第④節寫草藥味消失,注意總結句“照常進行”;第②節也不能忽視,如果說③④節具體寫生病時的生活風格,那么第②節則是概括寫平時的生活風格,兩部分是有聯系的,要注意篩選其中一些有價值的概括性詞語如“火爆”“認真勁”“實打實”等。三要注意答題順序:先概括生活風格,后結合草藥味來加以分析。“實打實”答成其它詞語意對即可。
【點評】本題涉及考生對信息的篩選、分析、整合,思維含金量較高。同時題目設問具體,指向明確,是一道不錯的考題。
13.請結合文章內容,說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答案】相對第一家的氣味,咖啡的味道較弱;生活不大有定規;日常化的生活氣息不濃烈;有虛無浮華的氣息,不如第一家實打實。
【解析】解答這類題目要做到“三聯系一依托”,即聯系語境、聯系主題或作者的情感、聯系寫作意圖和社會背景、依托修辭,當然也要因“題”制宜,不能面面俱到。解答此題,一要聯系作者寫作意圖:作者主要通過“聞”幾家油煙機排出的氣味來“悟”幾家生活風格。第⑤節作者正是作者通過聞第二家油煙機排出的氣味,來悟第二家的生活風格——“孱弱”。二要聯系語境,“孱弱”相對的詞語為“充實”,這是一對相反而又相承的詞語,二者是在比較中而存在的,從第⑤節具體語境看也確實如此,第二家的生活風格也正是在與第一家的比較中產生的。聯系具體內容,主要從油煙成分、氣味濃淡、出現規律、生活化程度、是否實在等幾方面進行比較的。這樣“孱弱”含意就比較容易把握了。
還要注意答題順序,先答表面意義:主要是油煙成分、氣味濃淡;再答深層意義:出現規律、生活化程度、是否實在等幾方面。答深層含意一定要聯系本文寫作意圖。
【點評】這是一道傳統題型,掌握方法并不難。
14.文章的敘述線索是什么?設置這一線索有什么作用?(6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與“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答案】⑴線索:氣味。⑵作用:以“氣味”為線索,串聯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狀態呈現出來;以“氣味”為線索,體現不同的生活風格,便于表達理解和包容各種生活狀態的思想。
【解析】把握文章線索不外從這幾方面下手:時空連“線”、 因物取“線”、 反復出“線”、 以情導“線”、 定“神”看“線”。顯然本文是因物取“線”,這物就是“氣味”。文中正是通過油煙機里排出的“氣味”貫串全文,作為行文線索來表達情感,突出主題。“氣味”不僅將四家家貫穿在一起,同時這不同的“氣味”又分別代表了這四家不同的生活風格,作者對這不同的“氣味”的“接納”還表達他對不同生活狀態的理解和包容,也流露出作者對生活的態度。
答線索的作用要從結構全文和表達內容兩個角度來答。
【點評】這也是一道傳統題型,考生容易上手,掌握方法難度不大。
15.請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畫線句的意蘊。(6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考生探究作品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層級F級。
【答案】不同的生活狀態也有相同的生活內容;蘊含了對端午等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艾草的熏煙升華了不同的生活狀態,從而達成一種火辣與安靜、絢爛與明凈的平衡。
【解析】探究句子的內涵,首先要選擇好審視角度,對于一篇散文(也有認為這是一篇小說),選擇的審視角度很多(但不能脫離文本),聯系文本,本句可以從文化生活的角度來發掘其深層意蘊;其次要進行層面切割,對于一個句子,我們可以對它作字面上的解讀,這是淺層次的,還可以結合文本內容、文本產生時代、文本中抽象化符號化的人或事等進行深層次的解讀。本題如果結合文本內容探究的話,不難看出四家油煙機里排出的不同“氣味”最終統一在彌漫散開的艾草味中,聯系審視角度(文化生活),可以得出不同的生活風格,但在相同的文化背景(端午節)中亦有相同的生活內容(第1點);如果從文本中抽象化、符號化的人或事的角度探究的話,由端午節的艾草味覆蓋了其它氣味聯想到傳統文化生活的影響,特別是下文氣味(芬芳)、色彩(灰、白、青)的描寫,為我們展示出一幅古樸、寧靜、祥和的生活氛圍,表達作者對這種傳統文化生活的認同(第2點);如果結合文本產生時代,作進一步探究的話,面對當前多元化生活方式,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態度應對,不難看出作者在該句話中的態度是理解和包容,主張“和而不同”,由此可得出第3點。
【點評】語文現代文閱讀部分設置探究題,本人一直不認可:一是受選擇的文本限制,不容易命出好題;二是主觀化命題,客觀化評分,真正有獨到見解的學生并不一定得高分,遇上不負責任的閱卷老師,甚至可能因不合標準答案而得零分。另提供的標準答案第2點也值得商榷。
【總評】今年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查無論文本選擇還是題目設置都一改前幾年“劍走偏鋒”的做法。文本是當代作家作品,考生無距離感;作品貼近現實生活,充滿生活氣息,考生容易理解接受;題目設置能就文本本身特點設題,在注意考點的覆蓋面的前提下,既不刻意規避答題套路,又有一定新意,考生不陌生,易上手,值得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