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實驗方法
初中化學實驗方法:注重聯系,增加對比實驗
對比實驗法是初中化學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由于化學知識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這為對比實驗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教師應在講述新實驗時將舊的知識點與新的實驗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鞏固了之前學習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化學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例如在學習CO2的制取時,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并用燃燒的木條湊近瓶口,如果木條熄滅,證明CO2已集滿。H2的制取則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同樣用燃燒的木條湊近瓶口,當看到藍色火焰并伴有噗的聲音,證明H2已集滿。將兩個實驗對比進行,并提出問題,為什么H2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為什么制備CO2和H2用的酸不同?制得的CO2中是否還有其他氣體,為什么?讓學生邊觀察實驗邊思考,通過對比找出制備兩種氣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初中化學實驗方法:注重創新,共同設計與改進實驗
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延伸拓展,與學生共同設計開放式實驗課程。例如在講授酸和堿時,已知酸和堿都可以用紫色石蕊檢驗,紫色石蕊溶液在正常狀態下是紫色,遇酸變紅,遇堿變藍,而酚酞只能檢驗堿。教師可以據此讓學生進行探索實驗:是否能夠找到其他溶液,像紫色石蕊溶液一樣能夠同時檢驗酸和堿。并讓學生思考酸和堿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反應。與酸反應的物質有堿、活潑金屬、堿式鹽、堿性氧化物;與堿反應的物質有酸、酸式鹽、酸性氧化物。將酸和堿分別滴入這些溶液中,觀察是否發生不同的反應,從而得出結論:某些溶液可以與酸或者堿發生反應,但是無法與二者同時發生反應。所以實驗室中沒有符合要求的溶液,需要進行制備。教師首先要制成一份樣本,為學生提供參考,要準備一些實驗材料,如紅蘿卜、紫草、白菜等,讓學生辨別各種蔬菜,然后說明各種蔬菜的特征。接著將紅蘿卜去皮,把紅蘿卜皮泡在濃度為95%的酒精中,浸泡一天左右取出。然后將所得溶液分別與酸和堿反應,發現溶液變成了不同的顏色,因此該溶液可以當做指示劑。然后讓學生仿照教師的做法用其他材料設計實驗。由于所得溶液的功效與酒精濃度有關,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設置對比實驗,將實驗材料分別泡在不同濃度的酒精中,還可以泡在其他溶液中,研究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是否只有酒精溶液可以用作指示劑?需要多少濃度的酒精?單獨的酒精是否可以用作指示劑?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自己動手進行檢驗,并通過實驗得到答案。開放式實驗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奇妙,而且還能夠使其發散思維,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重要作用。
初中化學實驗方法:注重探究,善于聯系實際
初中化學有許多內容可以讓學生做課外實驗,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比如食物為什么會散發香味?因為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比如將醋滴在雞蛋殼上,為什么會冒氣泡?因為雞蛋殼中有碳酸鈣,那么生成的氣體就是二氧化碳。比如運動會中的發令槍打響后為什么會冒出白煙?因為白煙的成分是五氧化二磷。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化學,學生可以觀察生活中的現象,研究化學知識。教師應鼓勵學生不從實驗室拿任何儀器,學會尋找使用代用品、甚至自制品做實驗,讓學生感到化學實驗不僅可以在校內做,也可以在家里做。比如先取少量淀粉溶液在白紙上寫字,然后在陽光下曬干,最后用碘伏涂抹,字跡就會顯現出來。這是由于淀粉遇碘變藍,所以顯現的字跡是藍色的。這些都是簡單的化學知識,而且易于在生活中取材,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經常做課外實驗,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看過“初中化學實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