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
我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而家規便是為了維護良好的家風,我們需要傳承良好的家風。
家風的一個重要表現,便是在于這個家庭的氛圍。如果一個家庭始終是抑郁不振的,每個人都很消極,沒有陽光只有陰霾,那么這個家庭便是不樂觀的家庭,他的家風也不會很好。有良好的家風首先體現在這個家庭是陽光積極的,是活潑的,具有朝氣的無論是父母一代還是孩子,一代都擁有奮斗的動力和堅定的信念,敢于面對生活上的苦難和不可預知的挫折。
一個家的家風是否優良,還體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如果一個孩子出口成臟,而他的家人還不及時指正,反而帶頭說臟話,那么這個家就是不文明的家庭,他也是沒有家風的家庭。家風不僅僅表現在家內,還表現在對外的行為舉止上面,如果家長不好好的教導孩子,不注重培養孩子的道德修養和素質,反而帶頭做一些很沒有素質沒有道德的事情,那么這個家的家風就是敗壞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體現在對孩子是否負責,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毫不過問,甚至不怎么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孩子就像是隔絕的世界一樣,那么怎樣形成融洽和睦的家風呢?所以形成良好的家風,需要家長帶頭做事,需要家長并成有擔當,有責任心的態度,好好的教育孩子,為孩子立好榜樣,培養孩子的道德心,公德心,鼓勵孩子做一個有教養有禮貌,有修養的人。
一個家的家風最能表現在孩子的身上。如果一個孩子成績不好,那并不能說明他品德敗壞,但如果他在生活中總是欺凌年紀小的孩子,欺負別的同學,在生活中不講道德,不講禮貌,不講誠信,在家里喜歡窩里橫,那么這個家的家風也不會很好,即使家長有比較好的修養,但是孩子也敗壞了家的風氣。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2)
家風,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它直接影響我們的成長與性格還有處世之道,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家也不例外。
是媽媽教會了我做人要誠實,她常說一個不誠實的人在社會上是得不到別人尊重的,我小時候還弄不明白什么意思,直到上了一年級,一次數學測驗,我考的很糟糕,回去媽媽問成績時,我想也沒想就告訴她考了100分,卷子又收回去了,可是沒成想晚上媽媽收拾我書包時發現了,但她沒有發火,把我叫過來耐心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叫《狼來了》,這使我懂得了誠實的可貴之處,它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這件事之后,我再也沒撒過一次慌,因為我知道欺騙別人就等于欺騙自己。
是爸爸教會了我勤儉,他的口頭憚: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雖然我們的生活可以算上富足,但也要節儉,也不可以亂花一分錢,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前面地上有一角錢,爸爸正要撿起,我說:"一角錢能干什么呀!扔了吧!"可爸爸卻拿起這一角錢邊擦干凈邊說:"一角錢雖少,可也是錢,只要聚少成多,將來它也能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回到家后爸爸找了個小盒子把這一角錢放了進去,后來我們只要有零錢也都放進去,直到現在小盒子己經變成了大盒子,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再好也應以"儉持家,因為儉以養德呀!"從此我便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爸爸媽媽教會了我誠實做人,勤儉節約,這也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我不僅要傳承下去還要發揚光大,這樣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3)
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爸爸媽媽是我傳承良好家風的啟蒙人,他們時刻提醒我,不依賴別人,不安于現狀,堅強、勤奮,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在他們的熏陶與影響下,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獨立。
我從小就膽小怕事,不敢一個人呆在家里,特別是晚上,爸爸媽媽去哪兒我都要跟著。那是我剛上一年級時,爸爸不在家,媽媽剛好也要出差學習,當時媽媽跟我說,讓我跟爺爺奶奶在家,還特別叮囑晚上讓我自己睡一個房間,眼看著媽媽整裝待發,我十分不情愿,眼含著淚水,心中充滿著對媽媽的不舍,對夜晚的害怕,對生活的無奈。這時,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到:“阿煒,你要勇敢點!要從小學會堅強,學會自己處理事情,學會照顧好自己。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一直都你身邊,照顧你,你要自立!媽媽相信你能做到的?!蔽尹c點頭,勉強答應了。晚上,我打開所有的燈躲在房間里,說實在,我真的很害怕,怕黑,怕窗外的聲響,可媽媽的話又在我耳邊響起:勇敢點,勇敢點!對,我是男孩,我一定要勇敢!那一晚,我第一次關掉了所有的燈,美美地睡了一覺。從此,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獨立。
在學習、生活中,我漸漸地懂事了,雖然平時爸爸媽媽只是簡單的提醒,但我慢慢地理解了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做事不依賴別人,要勇敢面對,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不斷進取,的確,繞檐家燕永遠飛不上藍天,繞膝孩兒永遠不會奔向遠方。
爸爸媽媽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讓我健康茁壯成長。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4)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象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和氣為貴,這些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淀、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長輩,愛護小輩。當然他們也以身作則。記得在我10歲那年暑假的時候,外婆生病了,媽媽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邊片刻不離,細心照顧著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后才回到家。受到了媽媽的影響,我也對長輩很尊敬。在外面,我會扶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公交車上,我會為頭發花白的爺爺讓座;在家里,我會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見面,每天只是電話的問候,足矣讓他們安睡一晚。周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說說話。外出旅游時盡量帶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
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會有什么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說,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熏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5)
家是我們成長的第一空間,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身上無一不是家風烙下的印記。像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
家風是一個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不可缺的部分,而我們家的家風就是樂于助人,寬以待人。
記得,小時候,爸爸告訴我,做人,在看到他人需要幫助時,應要做到義不容辭地樂于助人。"遇到有困難的人,盡量伸手幫一把"。
那是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媽媽去超市,在超市門口有個乞丐討錢,媽媽說"把一些零錢給他"我對媽媽說:"媽媽,不要理那些乞丐,現在很多乞丐都是這樣騙錢的"。"如果人家是真的需要錢呢?如果換做你是那個乞丐,也給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吧!"。媽媽反駁道。我拗不過媽媽,只好把零錢給了乞丐。"謝謝"那個乞丐灰白的頭發下,烏黑的眼睛充滿感激,他伸出雙手,激動的接過錢。這時我覺得自己錯了,媽媽是對的,我想我知道以后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做了。
寬以待人,爸爸在生活中交際廣泛,人緣很好,我爸爸一直在用行動告訴我,什么叫寬容。有一次,鄰居的孩子把我家魚缸里的魚玩死了,我本以為爸爸會大發雷霆,要知道爸爸十分喜歡那些金魚,每天定時喂養它們,每周定時給魚缸換水,這些金魚在爸爸的精心照料下,在我家生活多年,沒想到他卻和顏悅色地對那小孩說話,教育他,讓鄰居對他的為人十分欽佩。
我家的家風,對我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它教我做人的道理,讓我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家風就是道德的力量和成長過程中的信仰,是一個成長的指南針,家風是一個家幸福美滿的見證,家風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根本,家風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家風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信仰。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6)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得一句話。但一問到“你家得家風是什么?家教是什么?”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
我家得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得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得人生做奠定而堅定得基礎,踏出堅定得步伐,成為國家得棟梁之才!
記得在小得時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兒,都會忘記爸爸或媽媽規定得時間回家,玩兒得盡興得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很著急,于是媽媽就對我很認真地說:“我們是怎么規定得時間,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規定,這么晚才回來?,F在我們就規定,同樣得錯誤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嗎?”我點了點頭,并向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遵守規定,按時回家。
好景不長,我得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得時候,我得作業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兒,媽媽告訴我最晚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家吃飯得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兒得非常開心,她得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得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電話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得回去了,因為已經超過七點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媽媽狠狠得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得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并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光打擾了別人,也給別人帶來負擔。暗下決心,絕不再犯。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家風、家訓、家教”是什么。“家風”是一家子得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得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得后代了。如果沒有“家訓”,那么就會把后代寵壞,只有讓他(她)知錯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這就是“家風、家訓、家教”吧!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7)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不可缺少的成份。在我家的.家風就是“言出必行,誠實守信”。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誰變了就是小狗……”兩個小女孩拉著手,向遠處跑去。看到這情形,不禁讓我想到了一件事……
“說好了,明天去西山森林公園爬山!”“嗯,好的,知道了,風雨無阻嘛!”
那天,我和同學約好第二天一起去西山森林公園爬山,并且商量好在車站碰面后一起出發。
回到家后,我趕緊把作業做完了,好早點完成任務輕松上陣,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爸爸說明天休息,一起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噢!太好了!我好久沒回家看過爺爺奶奶了,我……”,我剛準備答應的時候,想起要和同學約好要去爬山的事情,可是我又很想去看爺爺奶奶,真讓人左右為難,怎么辦呢?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說“既然答應同學了,就不能言而無信,要遵守約定。”
“嗯,我知道,可是……”
爸爸好像看出我的心思,說:“你忘了,爸爸是怎么教你的了嗎?做人一定要守信,失信一次,你的同學和朋友們就不再相信你了。”
第二天,我準時到了車站,看到同學已經在那兒等著了,同學見到我說:“你真守信,有你這樣的朋友我真的很高興。”我當時心里在想,“幸虧我準時來了,要不然就會做一個不守信用的人了?!?/p>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言出必行,誠實守信”,它一直陪伴在我身邊,伴我成長,讓我誠誠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8)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好。可以說,“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老爸、老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老爸、老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制作方法可簡單了,我不一會兒就做了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了。餑餑分為“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按笤獙殹本褪亲龅腵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了!“大元寶”當然是祝福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后,一定不要忘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為什么,奶奶告訴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漂亮。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了。大棗餑餑上插著許多棗,一色的紅,可漂亮了!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
做完餑餑后,就可以包餃子了。老爸搟皮,我和老媽包。奶奶就沒活兒干了,笑瞇瞇地在旁邊看著我們包餃子,我們包得更賣力了。一個個雪白的餃子服服帖帖地排著隊,等待著跳進鍋里好好地洗一個熱水澡呢!
當最后一道菜上桌后,年夜飯就開始了。和家人一起,吃著餃子,看著春晚。窗外,天空閃著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多么幸福啊!
家和萬事興,是多么普通而又與眾不同的家風啊,因為它飽含著我們對家人的祝福和對祖國的希望!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9)
一個家庭良好的行為標準就是家訓,一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就是家風,良好的家風能夠體現家庭成員的家教和素養,然而,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遵守,好的家風能夠熏陶出有教養的家庭成員。
我家有三大“家規”:一認真做事、勤儉節約;二為人善良、真誠待人;三孝敬父母、尊重長輩。
認真做事、勤儉節約。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認真做好每件事情,一口吃不了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須認真去做認真對待,從小事做起,家里每個人都會主動的做家務。父母親言傳身教的是勤奮節儉,每個人分工明確,主動承擔,不浪費也不奢侈。是他們讓我知道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雙手來創造,有奮斗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認真做事,那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
為人善良,真誠待人。在我很小的時候,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們的腦海里,父母親教導我做人做事要誠實,要講誠信,知錯就改,不撒謊?!罢\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所以從小我就經常會幫助一些弱小的事物,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我的奶奶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躺在床上多年不能自理,我的父母親從未因此而嫌棄她,對她無微不至地護理,直至她去世。這件事無疑給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無形中,讓我明白,孝,不在于花言巧語,而在于分秒的陪伴,在于惺惺相惜。
在我們家,這優良的家風家訓也早已根深蒂固深入到我們每個家庭成員之中。無論以后學業有成走多遠,或者事業有成有多么的成功,都始終不忘父母親的諄諄教導,忘不了已成規的家風家訓。
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1000字(精選篇10)
爺爺常說:“良好的家風會讓我們終身受益,人人都會養成好習慣?!?/p>
許許多多好的家風不但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良好的家風又是民族興旺、國家繁榮的根基。中華人民有重視家規的古老傳統,講究“孝”“道”“尊”“誠”等,隨著社會發展,應在新條件下繼承、發揚這些優良傳統。
我家的家風是“勤”,就是勤奮學習或工作。在上學之前,媽媽就經常給我講許多關于勤奮學習的名人典故,比如說:王冕學畫、牛角掛書的李密、囊螢映雪的車胤、頭懸梁錐刺骨的蘇秦與鑿壁借光的匡衡。這些勤奮學習的故事時刻勉勵著我要刻苦向上。上學后媽媽每天陪我學習、練琴,教我古詩與國學常常到十點多,媽媽正是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樣嚴要求,要我做到起早貪黑,不辭辛苦。按照媽媽的這個標準,我每天早上起來養成了聽、讀英語的好習慣,晚上完成作業后拉琴、看書是雷打不動的必修課。
爸爸忙于工作經常不能回家,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是為了我與家庭生活得更好。受到父母的.熏陶,我也懂得了勤奮,看書學藝每天都非常有規律,也經常琢磨奧數與英語,而且還樂此不疲。雖然這些勤奮使我的童年少了許多玩的時間,但是讓我收獲最多的是:學習有樂趣,讀書非常充實。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現在拿到了非常多證書與獎狀。
在老家每天飯后,一張茶幾一壺茶,一把藤椅幾本書,棗樹下,走廊里,花園旁總能找到爺爺的身影。爺爺天生愛看書,因此大大小小的書柜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有歷史類的、政治類的、文學類的,還有名人、偉人的專輯。因為我從小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因此得到了爺爺非常多寶貴的藏書呢。
“勤”這個好家風給了我一個快樂而又充實的童年,它將伴我一路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