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難中成長作文4篇
在磨難中成長作文一
若不是幼蠶耐的住黑暗,堅持等待破繭而出的一刻,又怎望得見“蝶兒蝶兒,偏偏飛”我忽然明白了,為何梁山伯與祝英臺要選擇凄美的化蝶,為何詩人都偏愛“蝶戀花”。
我望望窗外,白茫茫,隱約中透著星星點點的綠色。那該是生的意志罷!
是蒼松嗎,蒼松是我所見過的最經得起厲煉的一種植物,百花園中爭奇斗艷,看不到他的身影,而在那寒風凜冽,白雪漫漫中,只有你,蒼松,你選擇了樸實無華的一身綠裝,也就選擇了磨難與痛苦,更選擇了永生。想到這兒,我覺得蒼松所代表的是人的靈魂的升華。
這里,我不能不想到了我們自己。人生路,慢慢長,總有艱難困苦擋道。當我們徘徊在生死邊緣,請選擇雄鷹;當我們遭遇風雨,請靠近蒼松。當我們感到孤獨寂寞,就讓心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吧。忽然覺得有一股力量注滿全身,耳畔又想起的那首歌——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在磨難中成長作文二
大千世界中的我們,都可能會遇到一些障礙,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信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們,體繁它們,繞過它們,就能夠展示出一個更好的自我。
有這樣一種說法,做笛子的竹子的好壞是看它們的年齡,說白了,就是看它經歷過多少的風霜雨雪。有些漂亮的竹子無法做出好的竹笛,是因為它們是新芽,沒有經歷過磨練,容易被損毀;反之,堅硬的竹子,即使不太好看,它們經歷過、磨練過、蛻變過,這樣才能做出好的竹笛。
我沒有吹過竹笛,分辨不出它們的好壞,但我依然能夠理解它們的艱辛和困難。不過這兒是南方,沒有那么多的風霜雨雪來讓我經歷,我所說的,是我換樂器的那段時光。
我原本吹的是薩克斯,但因為種種原因,媽媽讓我換現在的這個樂器雙簧管。雙簧管很難,這是眾所周知的。因此,這是個冷門樂器,相對的,這也是個熱門。在面臨抉擇的時候,我選擇了后者毫不猶豫的。不過沒幾天就后悔了。雙簧管很難學,甚至很難吹響。啪當我吹了半個小時的哨片竟一聲也沒吹響時,我懊惱地把哨片摔在地上。那段時間,我不愿碰它,不愿提起它,甚至一聽到雙簧管這三個字也會掀桌子撂凳子。但當我完全冷靜下來時,我知道我錯了。我應該有耐心,我能做到的!我拿了一片新的。十幾分鐘后,我終于吹出來了。再半小時后,我已經掌握了吹響的技巧。當然,這還不夠,我堅持到現在,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一段時間。
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因為不是每根竹子都愿意經歷嚴冬酷寒、風霜雨雪,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夠一次而質地堅硬、品格貴重,于無聲處頑強蛻變,與血肉筋骨內絲絲縷縷全部升華。
在磨難中成長,成長著。
在磨難中成長作文三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會生銹,變成廢物!”今天,我又情不自禁想起了老舍的這句名言。是它讓我在即將退縮的那一刻,鼓起了勇氣,去面對困難;是它讓我在困難時充滿自信。雖然這句名言已學過好久了,但它卻在我的腦海中像金子般閃閃發光。
沒錯,在生活中,的確有很多充滿潛力的人才,他們就是一把把鋒利的刀刃,他們都有基礎和條件成為“天才”,但為什么真正的天才卻那么了了無幾呢?關鍵在于磨練。雖然他們知識淵博,頭腦精明,但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有很多挫折與坎坷在等著他們,在它們面前,只有經得起磨練的勇者,真正鋒利的刀刃,才能披荊斬棘,到達勝利的頂峰。而那些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虛有才華的人,只能被困難淘汰。
說到這兒,我又不禁想起了自己。從前,剛剛學鋼筆字的時候,我是多么的糟糕,在練字上,我總是怕吃苦,怕練習。所以,每次媽媽在家教我練字的時候,我都是拿著筆亂寫一通。歪的歪,躺的躺,總之是不成樣子。但自從學會了這句名言之后,我的寫字水平就突飛猛進,成為了我得意的一門特長。從厭煩到喜歡,這就像沙子變珍珠一樣。經歷了風雨,接受磨練,才能見到絢麗的彩虹。
最具有說明性的還是鋼和鐵了。在火爐中,鐵錘下,處處都有鐵的身影。經過不斷千錘百煉,烈火焚燒,它成了無堅不摧的鋼。而那些怕吃苦的鐵,永遠只能成為一塊無人問津的廢鐵在陰暗的角落中,寂寞,無助。鐵變鋼是經過了多少痛苦的折磨?付出了多少艱苦的汗水?
古人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有經歷了風吹雨打,在困難與磨練中成長,才能獲得成功。它仿佛一位名人時時催促著我,又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路程,更似一陣春雨,讓我這顆種子盡情地吸收精華……
在磨難中成長作文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題記
磨煉像一首歌,一首千古絕唱,亙古不變的歌?!睹献印分性疲?ldquo;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見,古人對磨煉就有了很深的認識。需要擔大任者,必先磨煉,如一塊材質頗佳的生鐵,在雄雄烈火中錘打,冶煉。百煉終成好鋼,勿須在意苦難。“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磨煉如歌,如一曲烈火雄心的壯志之歌。
在以前,我們班上有一位五年級轉來的同學,那時他不愛說話,成績也不是太好。每次老師同學們找他聊天,他便有意思的回避。久而久之,老師和同學也沒有去找過他了。
一個學期漸漸過完了,他的三科加起來還不到兩百分,五年二期,他似乎變了一個人。上課時他洪亮的聲音總是響起,有一天,我終于忍不住了,跑過去問:“額,穎子,你這學期怎么變化這么大啊?”他只是抬起頭對著我笑了笑說:“呵呵,我啊……”
原來,放假時他的爸爸找他過:“穎子啊,你轉來還沒有多久,對這里的環境可能還不是太熟悉,不過如果你不加油的話,哎。”自從那次后,穎子決定把以前沒有學好的全部回來。那天,他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和一個計劃,決心在開學前煥然一新。
每天,他頂著烈日在家和圖書館中不停穿梭,只要有不懂就不停的打電話問老師同學知道明白為止。一開始,他家都非常驚奇,沒想到平時不說話、成績不好的的穎子竟然會對學習這樣熱情。正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啊!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那個三科加起來還還不到兩百分的穎子是怎樣變成上課積極發言聲音洪亮的穎子了。原來就是磨煉的歌聲啊!
如果說人生如茶,需要磨煉,那磨煉就像一首歌,一首陪伴一生的歌,一首通向成功之門的歌,一首亙有古不變的,百折不撓的歌,一首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歌。
磨煉像一首歌,讓歌聲陪伴度過每一個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