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滿分作文寫作技巧—寫好記敘文的四個方面(2)
1.著眼常態下——人物的主要動作
例如:領導一來,他便會立刻閉上嘴,伏案工作。
刻畫他常態下的習慣動作,“一來......便會”標注常態,“閉嘴、伏案工作”刻畫細節,表現人物陽奉陰違、弄虛作假。
2.著眼常態下——人物主動作附屬的小動作
例如:他一說話,就會身不由己的抬起右手,不停地挖鼻孔,挖完左邊挖右邊,挖完右邊挖左邊。
刻畫他常態下,主動作——說話附帶的小動作,“一.......就......”標注常態,“不停地挖鼻孔”,是“說話”附帶的小動作,表現人物缺乏教養,行為習慣不良。
【注意事項】刻畫動作細節,要注重以下四個方面:
一要著眼動作本身的性質(優與劣)。要突出兩個極端,要么優,要么劣,比如挖鼻孔,就是劣;把碗里最后一個飯粒也要吃干凈,就是優,刻畫這樣的動作細節具有卓越的表現力。
二要著眼動作不同尋常的發出者。例如“寫字”,很正常,用指甲蘸著酒寫(孔乙己),動作發出者與眾不同,就能凸顯獨特的人物形象。
三要著眼動作不同尋常的接受者。比如“畫畫”,很正常,往旅游景點的墻上畫,就能凸顯人物另類的形象。
四要著眼動作的自身的顯著特點。從速度、力度、方向、動程、狀態、發生的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等角度,可以概括一個動作的特點,抓住這些特點進行刻畫,更具表現力。比如,一聽鄰居家起火了,他跳起來就沖了出去。作者關注的就是速度,通過速度表現人物富有愛心、樂于助人的形象,如果不關注這些特點,動作描寫就失去了其表現力。例如,聽到鄰居家失火了,他下了床,去了鄰居家。這樣寫,根本無法塑造人物形象。
第三講 常態下,語言細節描寫
常態語言細節描寫,刻畫的是一個人經常說的話,永不變更的話、反復重復的話。語言是心靈的窗口,一個人經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習慣、品質。這種語言包括對話中的語言和自言自語兩種。
1.刻畫常態下,人物與別人對話時,經常說的話
(1)母親常常教導我們:“如果退一步不能海闊天空,那么就再多退兩步,矛盾是化解起來其實很容易!”
刻畫人物對話時,經常提及的語言,“常常”標注時態,教導我們的話很多,就選擇這三句來寫,是細節描寫,表現媽媽的寬容、豁達。直接引語在后。
(2)“緊緊手,年年有,松松手,金山走!”這是爺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把我的耳鼓都磨起來老繭。
刻畫人物對話時,經常提及的語言,“經常”“把我的耳鼓都磨起來老繭”標注常態,這句永不變更的話,是細節描寫,表現爺爺簡樸的品質。直接引語在前。
2.刻畫常態下,人物的自言自語時,經常說的話
(1)每年元宵佳節中午,奶奶總要一個人站在窗前,望著窗外出神:“兒啊,要是你還活著,現在早該回家了!”
刻畫人物自言自語時,經常提及的話,“每年”“總要”標注時態,反復重復的話是細節描寫,表現奶奶對爸爸的思念之情。
(2)“上帝啊,都說你長著一雙慧眼,你怎么就看不到受苦的我呢?”每當遇到一丁點兒麻煩,你就會看到她那一臉怨天尤人絕望的神情,聽到那句不知重復了多少遍,讓人心灰意冷的話。 刻畫人物自言自語時,經常提及的話,“每當....就會”標注時態,具體寫她反復重復的語言,是細節描寫,表現她的脆弱、怨天尤人。
【注意事項】
1.這里刻畫的語言,不宜太多,要具有典型性,一聽就能知道這是一個什么養的人。
2.要強調這是筆下人物反復說的話,通過語言的不變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情感。
3.細節語言描寫,與細節動作、細節神態、細節心理綜合運用,表現效果更好(上面的例3、例4就配合運用了動作、神態描寫——”站在窗前,望著窗外出神“、”一臉怨天尤人絕望的神情“。)
第四講 常態下,神態細節描寫
在常態下,刻畫神態細節,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入手:身體整體情態,面部情態、個體器官情態。這三個角度,在寫作時,既可以著眼一點,單獨刻畫,也可以幾個角度結合起來,綜合描繪。
1.刻畫身體整體情態
(1)他整日里病病殃殃的,像個大煙鬼。
整日里——標注常態,整個身體——病病殃殃,像個大煙鬼——細節描寫。
(2)一聽到誰欺負了她的兒子,李淑媛整體人便僵成了一具死尸,半天沒有任何反應。
一聽到——標注常態;整個身體——僵成了一具死尸,半天沒有任何反應——是細節描寫。
2.刻畫面部情態
(1)每次林黛玉出場,臉上總是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傷。
每次、總是——標注常態;面部——臉上,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傷是細節描寫。
(2)只要有人談及科場,談及中舉,孔乙己的臉便會紅一陣,白一陣,最后變成青紫色。 只要——標注常態,面部——孔乙己的臉便會紅一陣,白一陣,最后變成青紫色,是細節描寫。
3.刻畫個體器官情態
(1)媽媽的眼睛總是彎彎的,里面盛滿了甜甜的笑意。
總是——標注常態;個體器官——媽媽的眼睛——彎彎的,里面盛滿了甜甜的笑意,是細節描寫。
(2)一遇到了什么問題,即便是個小問題,他的眉頭也會凝起一個“川”字,出半天神。
一遇到——標注常態;個體器官——他的眉頭——凝起一個“川”字,出半天神,是細節描寫。
4.綜合刻畫神態細節
每當班主任走進課堂,同學們就變成了莊嚴肅穆的戰士,臉上的肌肉繃得緊緊的,所有的眼神都透著些許緊張和探尋。
每當——標注常態;整個身體——莊嚴肅穆的戰士、臉上——肌肉繃得緊緊的、個體器官眼睛——透著些許緊張和探尋,是細節描寫。
第五講 常態下,心理細節描寫
常態下的心理描寫,可刻畫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感受、心理狀態、心理想法、心理情感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既可以單獨刻畫,也可以著眼幾個方面,綜合刻畫。
1.刻畫常態下,人物的心理感受
每次從奶奶的墳前走過,他的心底總會泛起一種難以名狀的痛苦。
2.刻畫常態下,人物的心理狀態
每次從奶奶墳前經過,他的心智就會迷失在一片無邊的失落里。
3.刻畫常態下,人物的心理想法
每次從奶奶墳前經過,他都想挺下來,和奶奶說說話。
4.刻畫常態下,人物的心理情感
每次從奶奶墳前經過,他都會憂傷半天,陷入漫長、深沉地懷念之中。
5.常態下,綜合刻畫人物的心理細節
每次從奶奶的墳前經過,他稚嫩的內心,都會陷入一種難以名狀的痛苦和失落之中,他總想停下來,和奶奶說說話,傾訴一下內心的憂傷和思念。
第二節 在進行時態下,如何刻畫人物細節
第一講 進行時態下,外貌細節描寫
1.先刻畫人物群體外貌,后聚焦人物個體外貌
(1)三班的儀仗隊走過來了。他們戴著紅色的遮陽帽,白上衣、黑褲子,斗志昂揚,英姿煞爽。只有矮子李軍,光著頭,上身穿一件老頭衫,下身一條淺灰色的大褲衩,跟在隊伍的最后面,像一群鳳凰里,混了一只掉毛的老母雞。(寫矮子李軍部分,就是外貌細節描寫。)
(2)先刻畫人物整體外貌,后聚焦某個器官
門開了,走進來一位中年漢子,一身黑色西裝,健壯結實。一雙大手,緊緊地攥成拳頭,宛若兩個碩大的鐵錘。(寫中年漢子整個身體過后,將鏡頭聚焦在他的手上。寫“手”的這部分,就是外貌細節描寫。)
(3)先刻畫人物當時的整體狀態,后聚焦人物的外貌
李警官到場的時候,黃金彪已經束手就擒,被牢牢地拷在一把椅子上,整個人蔫蔫的,看不出一絲橫行江湖的“老大”氣象。最可笑的是,褲襠濕了一大片。(寫褲襠部分,就是細節描寫)
(4)先刻畫人物,后聚焦人物攜帶物
(剛才在團部我沒注意看他,現在從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個子,塊頭不大,但從他那副厚實實的肩膀看來,是個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黃軍裝,綁腿直打到膝蓋上。肩上的步槍筒里,稀疏地插了幾根樹枝,這要說是偽裝,倒不如算作裝飾點綴。(刻畫小戰士肩上的步槍,就是外貌細節描寫。)
(5)在故事情節發展中,穿插刻畫人物外貌細節
①(新年初次見到閏土,那時他正當少年)
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 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 神佛面前許下愿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
(再次見閏土,人已中年)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故鄉》
②(范進進學回家)只見他丈人胡屠戶,手里拿著一副大腸和一瓶酒,走了進來。......(吃到日西時分)胡屠戶吃的醺醺的........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范進中舉》
第二講 進行時態下,動作細節描寫
1.先刻畫人物行為,然后專門聚焦在這個過程中,此人特意做了某個動作
(1)面對狡猾的敵人,他坦然地抓起辦工作上的手包,向門外慢慢走去。臨出門的時候,林隊長如無其事的轉過身,看了一眼小妹,又意味深長地望了一眼墻角那堆喝空了酒瓶子。
(2)“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豆腐西施楊二嫂)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2.直接刻畫能夠表現人物性格、情感、精神品質的典型動作
(1)他(孔乙己)不回 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2)一見到媽媽,他把考了100分的卷子往桌子上一拍,胸脯挺得老高。
3.在情節發展中,刻畫人物動作細節的變化,突出人物形象
(范進進學回家)...胡屠戶又吩咐女婿道:“........“
(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范進得知中舉后發瘋,眾人要胡屠戶打范進治病)胡屠戶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才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范進清醒后)胡屠戶上前道:“賢婿老爺,方才不是我敢大膽,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來勸你的。”
(范進中舉后返回家)到了家門,屠戶高聲叫道:“老爺回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