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廣州中考開始報名時間安排
2月22日,廣州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做好2024年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今年廣州中考報名時間為3月5日9:00至3月9日18:00。
3月9日18時前確認報名信息
考生須于3月9日18時前在中考服務平臺對報名信息予以確認,逾時未確認的則報名無效。報考名額分配計劃的考生戶籍遷入廣州市或政策性照顧學生資格申報的截止日期為4月30日。
另外,隨報名通知發布的工作日程安排表顯示,今年廣州中考筆試時間定為6月20日至22日。《通知》要求各區、各學校不得干擾、限制學生報名,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勸說學生放棄中考、中途退學、提前“分流”或轉校。
“三小球”加入中考體育選考
2024年開始實施新周期體育考試方案。體育考試保持70分不變,由統一考試(50分)和體育素質綜合評價(20分)組成。統一考試由三類考試項目組成,普通考生須參加三項考試,模式為一類項目“二選一”+二類項目“六選一”+三類項目“六選一”。
其中,第二類新增“力量類”選項,具體為平行梯懸垂攀移(女)以及引體向上(男);三類項目除足球、籃球、排球外,今年新增“三小球”即羽毛球、乒乓球、網球供考生選擇。
廣州市招考辦提醒,考生可根據本人身體狀況申請免考、擇考、緩考或特殊體育考試。未通過醫務審核的特殊類考生如需重報其他類別,須及時向區招考辦書面提出重報申請,并在中考服務平臺重新填報體育考試類別和項目。
隨遷子女報考條件有變化
根據《通知》要求,具有廣州市三年初中完整學籍且具備下列居住證明之一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應屆畢業生:(1)父母一方或其他監護人持有在我市辦理且在有效期內的《廣東省居住證》;(2)父母一方、其他監護人或考生本人持有在我市辦理且在有效期內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可申報“符合公辦普通高中報考條件的隨遷子女”資格,可報考我市公、民辦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通過與去年政策的對比,新快報記者發現,隨遷子女報考條件有變化,《港澳居民居住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納入條件范圍。
需要注意的是,相關人員須按要求在我市辦理或及時續期《廣東省居住證》《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確保居住證件至2024年4月30日仍有效,具體業務請向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部門或出入境管理部門咨詢辦理。
2024廣州中考報名問答解讀
一、我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以下簡稱“中考”)報名須具備什么條件?
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報名參加我市2024年中考:
(一)具有我市初中學籍的應屆畢業生。(二)具有我市戶籍和外市初中學籍的應屆畢業生(以下簡稱“返穗生”),或具有我市戶籍的初中往屆畢業生。(三)我市初中學校畢業的非本市戶籍往屆畢業生。(四)經批準的港澳臺或國外來穗升學生。普通高中或中職學校的在校生不能報名參加中考。
二、各類考生何時在何地報名?
三、如何獲取考生號?
答:(一)我市應屆畢業生在初中學校報名點采集身份信息、領取考生號和初始密碼。憑考生號和初始密碼登錄“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招考服務平臺”(網址:https://zhongkao.gzzk.cn,以下簡稱“中考服務平臺”)進行網上報名。
(二)往屆生和返穗生可通過網絡方式申請報名派號。考生登錄中考服務平臺“網上報名”欄目,點擊“粵省事登錄”進入廣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實名認證可信等級四級后進行考生號申請(具體操作詳見網上報名頁面操作指引)。往屆生和返穗生須上傳身份證、戶口簿、畢(結)業證書或學籍證明等材料,由區招考辦審核通過后予以派號。
(三)無我市學籍的港澳臺及國外來穗升學生到區招考辦現場申請報名派號。港澳臺來穗升學生須攜帶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或來往內地/大陸通行證,國外來穗升學生須攜帶具有有效來華簽證的外國護照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等身份證件,上述考生還須攜帶相當于初中畢業的證明以及監護人委托本市戶籍居民照顧考生的公證書等材料原件,到居住地所在區招考辦進行報名資格審核,通過后予以派號。
(四)未曾辦理身份證或持其他證件等原因無法通過“粵省事”實名認證的考生聯系報名點申請報名派號。報名點在中考服務平臺申請派號時須上傳考生有關報名材料,區招考辦審核通過予以派號。
四、報名流程是怎樣的?
答:(一)考生登錄中考服務平臺進行網上報名并確認報名信息。(二)網上交納考試費。(三)申報各類資格的考生上傳相應資格所需材料,并提交材料原件給報名點核驗。詳細報名流程見《廣州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附件6。
五、體育考試項目如何填報?
答:根據《廣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科目考試實施意見的通知》(穗教規字〔2023〕2號)規定,2024年開始實施新周期體育考試方案。體育考試保持70分不變,由統一考試(50分)和體育素質綜合評價(20分)組成。統一考試由三類考試項目組成,普通考生須參加三項考試,模式為一類項目“二選一”+二類項目“六選一”+三類項目“六選一”。
考生還可根據本人身體狀況申請免考、擇考、緩考或特殊體育考試。未通過醫務審核的特殊類考生如需重報其他類別,須及時向區招考辦書面提出重報申請,并在中考服務平臺重新填報體育考試類別和項目。
2024年—2026年體育考試具體實施意見、統一考試項目考試規則、評分標準和特殊考生醫務審核指南可在廣州市教育局官網或廣州招考網查閱。
六、報名后戶籍信息發生變更,如何更改?
答:考生的戶籍信息在報名結束后發生異動的,考生須盡快憑戶口簿和身份證向報名點提交戶籍變更申請,最遲于志愿填報開始前2周完成,逾期未更正的以原報名信息為準。如要報考名額分配計劃的考生,戶籍遷入我市或政策性照顧學生資格申報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4月30日。
七、學籍信息有誤如何更改?
答:考生在中考服務平臺的學籍信息,包括學籍號、“是否具有我市三年初中完整學籍”及“本校三年完整初中學籍”等基本信息均來源于“廣州市教育綜合管理系統”。如有誤,考生須聯系初中學校,提交相關學籍材料報各區學籍管理部門核實更正,再報區招考辦處理。
八、報名信息確認后,還可取消確認修改嗎?
答:考生須于2024年3月9日18:00前在中考服務平臺對報名信息予以確認,逾時未確認的則報名無效。報名時間截止前已確認、因故需修改的,考生可向報名點提出申請,經報名點取消確認狀態后可再次修改并確認。
九、哪些考生需要在網上提交資格申請,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申請政策性照顧學生、符合公辦普通高中報考條件的隨遷子女、跨區生、加分或優先錄取考生等升學資格的考生,須在中考服務平臺資格申報欄目申報相應資格,按要求上傳審核材料,并提交材料原件供報名點核驗。考生可參照中考服務平臺中各項資格的標準證件樣式準備材料,以提高申報效率。
(一)政策性照顧學生:資格材料見《通知》附件3。
(二)符合公辦普通高中條件的隨遷子女:無須提交材料,通過數據共享方式獲取有關信息自動審核。
(三)跨區生:無須提交材料,通過數據共享方式獲取有關信息自動審核。
(四)加分或優先錄取考生:資格材料見《通知》附件4。
十、哪些考生需要進行監護人身份核驗?
答:對申請政策性照顧學生、加分或優先錄取考生、符合公辦普通高中報考條件的隨遷子女資格的考生,須先進行監護人身份審核。前期未采集監護人身份證件或監護人身份核驗未通過的考生,須按頁面指引通過監護人刷臉登錄“粵省事”核驗或上傳監護人身份證件、親子關系材料(如與父母或一方同戶的戶口簿、《出生醫學證明》或監護人變更的法院判決書等)進行核驗。監護人身份核驗通過后,方可進行相應資格審核。
十一、符合哪些條件的隨遷子女可以報考公辦普通高中?
答:具有我市三年初中完整學籍且具備下列居住證明之一的非廣州市戶籍初中應屆畢業生:(1)父母一方或其他監護人持有在我市辦理且在有效期內的《廣東省居住證》;(2)父母一方、其他監護人或考生本人持有在我市辦理且在有效期內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可申報“符合公辦普通高中報考條件的隨遷子女”資格,可報考我市公、民辦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
需要注意的是,相關人員須按要求在我市辦理或及時續期《廣東省居住證》《港澳居民居住證》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確保居住證件至2024年4月30日仍有效,具體業務請向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部門或出入境管理部門咨詢辦理。
十二、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隨遷子女的計劃是怎么樣的?
答:省、市屬和各區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隨遷子女計劃為該校當年招生計劃的8%至18%。區屬公辦普通高中的具體比例由各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省市屬公辦普通高中的具體比例由學校自行確定。
十三、公辦普通高中招收隨遷子女的計劃如何投檔?
答:公辦普通高中投檔時,隨遷子女與戶籍生同時投檔錄取,隨遷子女錄取人數不超過其最大計劃數。普通高中補錄時,公辦普通高中學校補錄計劃不再區分戶籍生和符合報考公辦普通高中條件的隨遷子女。
十四、不符合政策性照顧學生資格的考生,需要在中考服務平臺重新申請符合公辦普通高中報考條件的隨遷子女資格嗎?
答:需要。非廣州戶籍考生的政策性照顧學生資格審核如未通過,須在規定時間內重新登錄中考服務平臺,在“資格申報”——“非戶籍生升學資格”欄目選擇“符合公辦普通高中報考條件的隨遷子女”選項進行申報。未重新申報的不納入符合公辦普通高中報考條件的隨遷子女資格審核。
十五、什么是跨區生?如何辦理跨區手續?
答:有廣州市學籍與戶籍的應屆畢業生,但學籍與戶籍不在同一個區(越秀、海珠、荔灣三個區同屬一個招生區域),選擇按戶籍所在區升學的,稱為“跨區生”。選擇按戶籍所在區升學的考生,須于2024年4月30日前在中考服務平臺申請跨區生資格。例如某考生學籍在越秀區、戶籍在從化區,可選擇按學籍區即越秀區升學,或選擇按戶籍區即從化區升學,選擇按戶籍從化區升學即為跨區生。如果某考生學籍在越秀區、戶籍在海珠區,由于越秀、海珠、荔灣視作同一個招生區域,因此考生無需辦理跨區。建議考生合理評估自己的學業水平,查閱戶籍、學籍所在區的區屬普通高中歷年錄取分數,綜合考量是否跨區。
十六、跨區生需要回戶籍區參加考試嗎?
答:不需要。辦理了跨區手續的跨區生,系統會自動設定升學范圍為戶籍所在區,其報名、考試、志愿填報仍在學籍學校進行,不需回戶籍所在區辦理。
十七、“外區生”和“跨區生”有什么不同?
答: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可將不超過1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戶籍生(含政策性照顧學生,下同)招生;南沙區等部分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相對寬裕的區,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可將不超過25%的招生計劃面向外區招生;在非中心城區,引入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新建的區屬普通高中學校,經市教育局批準后,可將部分招生計劃面向全市招生。全市戶籍生均可報考升學區以外的區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經批準可面向外區招生的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新建的區屬普通高中,即“外區生”。投檔錄取時,本區戶籍生和外區戶籍生同時投檔錄取,外區最大招生計劃錄滿就不再錄外區生。
具有我市學籍與戶籍,但學籍與戶籍不在同一個區的應屆畢業生,選擇按戶籍所在區升學的即“跨區生”(越秀、海珠、荔灣三個區同屬一個招生區域,無需辦理跨區)。跨區生的報考范圍除名額分配批按學籍所在區報考外,其余批次均與其戶籍所在區應屆初中畢業生相同。
例如以2023年為例,某考生學籍在越秀區、戶籍在南沙區,且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選擇戶籍南沙區報考即為跨區生,第三批次報考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可按本區生最低分數達到661分可錄取;若未申請跨區,則按外區生計劃最低分數達到690分方可錄取。但該考生無論是否辦理跨區,只能按其學籍所在區越秀區填報名額分配批志愿。
十八、什么樣的考生具備名額分配報考資格?
答:根據國家、省關于優質普通高中名額分配招生的規定,我市公辦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和省一級普通高中學校將50%的招生計劃合理分配到初中學校。
報考名額分配計劃的考生,須同時符合以下3個條件:一是初中應屆畢業生;二是具有我市戶籍(含政策性照顧學生),戶籍遷入我市或政策性照顧學生網上申報資格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4月30日;三是具有我市同一初中學校三年完整學籍并在該校就讀到畢業,或從市外轉學到本市并在轉入學校就讀到畢業。
十九、考生需要在網上申報名額分配報考資格嗎?
答:不需要。名額分配報考資格不需考生申報,由初中學校根據戶籍、學籍和是否在本校就讀等情況進行審核,中考服務平臺將直接呈現有關的資格信息和審核狀態,考生可實時查閱。如有疑議,須及時向初中學校反映。
二十、跨區生能報考戶籍所在區的名額分配計劃嗎?
答:不能。無論考生是否選擇跨區,符合名額分配報考資格的考生,按其學籍所在區填報名額分配志愿,可填報名額分配到本校的普通高中學校志愿。
二十一、申請體育、藝術類特長生資格的考生需要在中考報名期間進行網上申報嗎?
答:申請體育、藝術類特長生資格的考生在中考報名時暫不申報。屆時按照《廣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2024年普通高中學校體育藝術類特長生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穗教發〔2024〕8號)規定,于4月上旬登錄中考服務平臺申報體育、藝術特長生和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招生學校、項目和資格,具體請留意招生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招生簡章。
二十二、體育、藝術類特長生招生錄取有哪些細節需要關注?
答:一是公辦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特長生和外區特長生占本校特長生總數的比例,不超過本校第三或第四批次相應招生計劃的占比;確定通過專業測試的隨遷子女和外區考生人數,分別不超過學校特長生的隨遷子女最大招生計劃和外區最大招生計劃。
二是考生無論通過了1所還是2所學校的專業測試,填報志愿時都只能在第一批次填報1所學校的1個對口項目。
三是每所學校的每個特長項目計劃單獨投檔錄取,所有填報了同一學校的同一特長項目志愿且中考成績不低于該項目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合成分數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項目計劃錄滿即止。即使考生中考成績達到志愿特長項目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也可能因項目計劃錄滿而不被錄取。
二十三、政策性照顧學生中的華僑學生身份如何審核確認?
答:根據《關于印發〈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廣東省教育廳關于華僑學生在我省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實施辦法〉的通知》(粵僑辦〔2022〕3號)規定,華僑學生是指定居在國外、回國在本市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中國公民,且其父母出國前或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具有本市戶籍。華僑學生作為政策性照顧學生,應屆生報考范圍與其學籍所在區具有該區戶籍和學籍的初中應屆畢業生相同(往屆生報考范圍詳見《通知》附件1)。華僑學生身份由本市僑務部門審核確認。
二十四、為什么調整加分或優先錄取項目?
答:近年來,國家進一步減少和規范了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同時也要求中考規范執行國家規定的特殊群體等加分或優待政策。中考加分關乎教育公平和教育形象,為進一步落實上級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我市除保留了國家規定的部隊、公安警察和消防救援人員加分項目和分值以外,進一步清理了加分或優先錄取項目,旨在促進教育公平,回應群眾關切,提高人才選拔水平,引導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二十五、如何查詢各類資格審核結果?
答:考生可登錄中考服務平臺“綜合查詢”欄目或關注“廣州招考”微信公眾號查詢各類資格審核結果,審核結果也將以手機(中考報名時通過核驗的手機號碼)短信方式告知考生。
二十六、對資格審核結果存在疑議如何申請復審?
答:如對資格審核結果有疑議,考生應根據審核不通過原因,及時補充或更新相關材料,重新提交報名點申請復審。
二十七、如果不參加中考,對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有什么影響?
答:我市中考實行“根據考生志愿、錄取計分科目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擇優錄取”的考試招生辦法,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統一填報志愿、統一錄取、統一注冊學籍。未參加中考的考生,不能參加普通高中、中職三二分段及省級以上重點特色專業計劃和中職學校的統一投檔錄取。
二十八、參加高職院校五年一貫制招生和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有沖突嗎?
答:不沖突。高職院校五年一貫制招生工作由省統一組織報名、考試和錄取,考生被全省統考招生錄取后,仍可以繼續參加我市2024年中考及高中階段學校錄取。五年一貫制招生的具體要求以省印發的當年相關文件為準。
二十九、各類招生計劃如何報考及投檔錄取?
三十、如何獲取中考有關信息?
答:考生和家長可訪問我辦官方網站“廣州招考網”(http://gzzk.gz.gov.cn),關注“廣州招考”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及時獲取我市中考工作最新安排及信息。
中考考試時注意事項
(1) 注意時間管理:中考規定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每科時間為90分鐘,考試時間很緊張,需要準確掌握考試題型和答題時間,切忌太快或太慢,對時間的管理要把握好。
(2) 注意題型:中考科目題型比較多,考生需要了解各科的題型,尤其要了解題目的命題趨勢,以及不同題型的難度程度。
(3) 認真審題:做題前要認真閱讀并理解題目,確定答案后要再次核對,尤其對于選擇題和填空題,要認真分析選項或填寫內容的關系。
中考學習時間規劃
1、每天6:10起床。打開手機邊聽英語,邊洗漱吃飯。
2、到校后利用課前時間多看看今天要講什么,回顧昨天的東西。
3、充分利用每堂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多和周圍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和解題方法。
4、中午要有午睡習慣,大約在20--40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用于背語文的古詩和歷史。每天中午背3--5首古詩。同學,貴在堅持不懈!
5、在校10分鐘的課間里,最好不要再想著出去玩,要在這10分鐘里好好理順一下剛才老師所講的自己懂了多少,有問題及時解決。
6、放學不在外逗留,抓緊時間回家,20分鐘內吃完飯,然后就一心學習。
7、初三前幾個月重點放在物理,數學,化學和語文背誦上。
8、到后期重點放在文科,理科方面也要適當做些經典題。
對初三學生的建議
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
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松神經的好辦法,那么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后全身放松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后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于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后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