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寫法及選材指導
作文寫作中運用的材料要符合表現主題的需要。選材為表現主題服務,不可與主題相游離、相悖謬。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是:中考作文寫法及相關選材指導。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發表議論
運用議論,往往能夠取得深化作文主題及人物形象、深刻反映社會生活及表達作者情感、增添作品的思考及理性的色彩,賦予讀者以警策、鼓舞和力量等等鮮明的表達效果。它們有的氣勢磅礴,表現作者的胸襟氣度;有的細膩柔和,抒發人物的情感;有的則剛直明快,對事物的剖析入木三分,真可謂異彩紛呈,形態萬千。
結尾中的議論有如下的表達角度。
警策哲理式。這種議論方式著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種人生的真諦。它往往出現在散文、記敘文、雜文的結尾,用三言兩語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回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內容,使之深深地刻印在讀者的心中。
立身表態式。此類議論經常出現在習作、考場作文的結尾。作者聯系實際,直陳肺腑,傾吐真言,立身表態。使讀者透過那熱情洋溢的語言,看到作者熾熱的情感和跳動的心。
反詰激問式。此類議論既可用于立論,也可用于駁論。它用反詰的形式,增強文章的氣勢和感染力。雖然作者往往不去正面直接回答,但這反詰激問沖擊著人們的思想波濤,啟發著讀者去深思。
倒敘
進行倒敘倒敘開頭,其目的是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興趣,并同時增加文章的曲折,顯觀文章的布局之美。這種開頭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頻率很高。但大多數同學的表達角度常以顯示文章結局的角度為主,這樣的形式出現得多了,就往往顯得比較單一。其實,倒敘開頭的角度是很豐富的,如:
(1)先擺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2)先截取一個精采的事件片斷。
(3)先交代一個起線索作用的物件。
(4)先安排一個引發故事的場景。
(5)先介紹與故事情節緊密相關的人物。
(6)先顯示故事或人物的的結局。
人們常說,寫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選材。選材如何,決定作文的高低、成敗。
典型病例:
我是這樣成長的
“哇”的一聲,我來到了這個世上。
我降生后,首先“被迫”認識了自己的父母,還“被迫”認了個姐姐。聰明的我,六個月就學會了說話,9個月大時就會走路了。
過了嬰兒時期,就進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過得“了無生趣”。4歲“被迫”進了幼兒園,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們,喊了自己根本不認識的老師,學了最基本的“火、土、水、木”和“1+1=2”……一切都在進行著。
讀完了幼兒園,進入了小學,分別了熟悉的同學們和老師,又“被迫”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們和老師,成績平平,沒有一點起色,但當我懂事時,就一頭扎進了書海中。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讓我為海的女兒而哭泣,為玫瑰仙子的幸運而贊嘆,為白雪公主的美妙奇遇而陶醉。
可直到六年級,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成績如夢幻中那樣上升到前幾名。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六年級時,我們必須進行小升初的考試,面對人生的第一戰,我放棄了自己的最愛———課外書,但同時也獲得了令人喜悅的成績。
升入初中后,我告別了自己低幼的童年,逐漸迎來成熟,同時又告別與自己相處六年的熟悉的同學和老師,又“被迫”認識了陌生的同學和老師。初中階段比我想象中辛苦一些,并且有了較強的競爭意識,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績自然提高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