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教學設計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教學設計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理解,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我國仍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我們必須居安思危,發憤圖強,堅持正確地對外政策,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本章可分為3個框題
一、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
二、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三、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 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新課程學習
9.1 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和平與發展是當代的主題,危及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2、理解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能力目標
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判斷國際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關心祖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命運的民族責任感,以及熱愛和平,維護本國利益和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統一的理念。
2、認識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增強憂患意識和勇于挑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和平與發展問題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教學中通過聯系有關歷史地理知識和實例,讓學生感悟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代主題,以及世界人民如何維護和平,促進發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經常從報刊、電視中看到一些國家和地區不斷發生沖突,甚至戰爭,導致社會混亂、人民流離失所,不得安生。也看到各國人民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協調下,解決了一些國際沖突、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問題。這說明當前的國際社會仍然是十分復雜的,如何看待當今世界的總體形勢?我國如何面對這一現實,開展對外交往,以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這是本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進行新課
歷史的沉思,時代的啟示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1頁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20世紀下半葉,世界和平形勢有了很大變化,避免了世界性戰爭的發生,這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和平與發展問題仍然突出,戰爭的隱患依然存在。
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每個歷史時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這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就是那個時代的主題。鄧小平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可見,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1、和平問題
(1)含義: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
(2)和平成為時代的主流
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世界和平的維護將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2頁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經過世界各國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打不
起來。因此,要和平成為時代的主流。
(3)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2頁“相關鏈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戰后雖沒有發生大的世界戰爭,但局部沖突不斷,世界仍很不安寧。
但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有的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沖突此起彼伏。西方一些國家插手和利用這些糾紛,使問題更加復雜化。國際各種形式的恐怖活動危害著人們的安寧生活,貧困、毒品等問題更加突出。
總體和平、局部戰亂,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蕩,仍是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世界人民還面臨著爭取和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艱巨任務。
2、發展問題
(1)含義: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
(2)追求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在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歷史。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經濟特征。世界經濟發展趨于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經濟可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追求發展也成為時代的主流。
(3)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3頁“相關鏈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發展中國家比較普遍地存在貧窮和饑餓現象。落后、貧困、危機、債務這些揮之不去的陰影仍然與人類相伴隨。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
(4)和平與發展的關系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沒有和平就談不上發展;發展是和平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進和平,這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
三、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3頁內容,思考分析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是什么?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存在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霸權主義,指大國不尊重弱小國家的主權和獨立,蠻橫地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統治,推行侵略擴張政策,謀求一個地區或世界的霸主地位的行徑。
強權政治,指超級大國以強凌弱,肆意干涉別國內政,任意宰割別國人民,侵害他國利益的政策和活動。
當今世界正是由于少數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才使世界和平受到威脅,使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受到阻礙。因此,維護和平、促進發展,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建立國際新秩序
(1)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為了和平與發展,必須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這是抑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是每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條件。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3頁“相關鏈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世界發展的主體是世界各國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參與。這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呼聲。
(2)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內容
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3)中國政府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3頁內容,思考討論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總結:中國提出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反映了愛好和平、向往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贏得了許多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贊賞和支持。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充滿復雜斗爭的過程。中國政府多次聲明,愿意同各國政府一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的含義及其現狀,知道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存在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從中體會中國政府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性和意義。
★課余作業
結合教材內容,分組收集材料,討論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現狀,并展望其發展前景。
9.2 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及國際競爭的實質,認識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二)能力目標
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判斷國際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關心祖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命運的民族責任感,以及熱愛和平,維護本國利益和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統一的理念。
2、認識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增強憂患意識和勇于挑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教學中通過創設情景,聯系有關實例,讓學生感悟、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以及國際競爭的實質,體會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伴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國際格局相應的發生重大變化。各國之間將呈現怎樣的關系呢?下面就學習這方面的問題。
(二)進行新課
六 透視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104頁,思考幾個探究性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當今世界正在形成的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反映出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這與二戰后形成的美蘇對峙兩極格局有明顯不同。這種局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中國作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當今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1、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以美蘇對峙為標志的世界兩極格局。
(2)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著重大而又深刻的調整,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教師活動:閱讀教材105-106頁內容,思考所提出的探究問題。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并積極討論,踴躍發言
教師點評:歐盟成員國的增加,有力的推動了歐洲一體化進程,使歐盟成為多極化力量中頭等實力單位,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俄羅斯當今的實力雖有所削弱,但仍具有巨大的經濟科技潛力和強大的軍事力量,其大國地位不容置疑;日本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強國,目前正在保持經濟大國基礎上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3)目前世界正在形成的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大國和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廣大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是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同盟軍。
(4)世界多極化的形成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
2、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國際競爭
(1)伴隨著世界多極化進程,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
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許多國家都在調整目標,力圖為自己確立有利態勢。美國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日本和德國正努力躋身政治大國行列;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競爭的意義:世界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極化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
總之,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長期存在,這是影響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一個基本因素。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21世紀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
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1、國際競爭及其實質
世界格局的變化,各國目標的調整,形成了國家間既合作又競爭的局面。要對話與合作,不要對抗與沖突,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各國人民要求友好相處的呼聲日益高漲。國家間在加強合作的同時,競爭也在加劇。
國際競爭表現在各個領域,有經濟競爭、文化競爭、軍備競爭、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等。
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教師活動:閱讀教材第106頁“專家點評”內容,了解什么是綜合國力?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并踴躍發言
教師點評:綜合國力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即物質力和精神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這些物質力量是基礎。其中,經濟力和科技力已經成為決定性的因素。文化、經濟、政治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活動:閱讀教材第106頁“相關鏈接”內容,了解各國是如何展開競爭的?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并踴躍發言
教師點評:當今世界,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是世界大多數國家關心的問題,各國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多地轉向經濟和科技領域。世界多數國家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制定發展戰略,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2、加快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教師活動:閱讀教材第107頁圖表,并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并踴躍發言
教師點評:發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增強國家實力,這是我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當前,我們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跨越式發展,尤其要著力于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學習了世界多極化趨勢,以及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通過學習深刻領會我國現代化建設面臨的國際機遇和挑戰,對于維護和實現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等,有重要意義。
★課余作業
分析討論,面對當前的國際形勢,我國應該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9.3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 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的對外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標,我國以和平方式實現發展,為和平而發展。
2、理解我國為和平與發展作出的貢獻。
(二)能力目標
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判斷國際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說課稿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和平與發展是當代的主題,危及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2、理解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能力目標: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判斷國際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關心祖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命運的民族責任感,以及熱愛和平,維護本國利益和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統一的理念。
2、認識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增強憂患意識和勇于挑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和平與發展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