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之緣閱讀答案
《丹青之緣》閱讀材料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里,柯珠恩成了中國的常客,還在北京住過兩年。在中國的那些日子里,她的丈夫科恩教授忙于講學,她則忙于研究中國的繪畫藝術。她到過中國許多地方,走訪了許多畫家,深為這些畫家們的精湛技藝和純樸氣質所打動。她感慨地告訴我,中國的很多畫家盡管繪畫技藝精湛無比,但待人謙和,對待她這位中國繪畫的熱愛者是那樣熱情和寬厚。她的很多珍貴藏畫都是畫家們贈送的。
柯珠恩想把中國的現代繪畫和畫家們介紹到美國。盡管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的現代繪畫在美國幾乎無人問津,她卻堅信這些藝術作品會在美國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理解和欣賞。1982年,在母校史密斯學院美術館,她第一次組織舉辦了中國現代繪畫展,讓中國畫家有機會向美國人民展示中國繪畫的美妙,讓美國人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中國的現代繪畫藝術。除了多次在美國組織舉辦中國繪畫展,柯珠恩還于1985年參與籌劃了一項富有意義的活動,即在北京展出一組關于紐約的攝影作品,讓北京人了解紐約的市民及市容,藉此增進美中兩國人民的藝術交流和相互了解。
柯珠恩崇尚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同是也贊賞中國畫家對中國畫的創作所做的創新,包括繪畫的媒介、技巧和構思方法等方面的創新。她還把中國現代繪畫的發展變化編輯成書在美國發表。1987年,她撰寫出版了《新中國繪畫:1949—1986年》一書,成為向西方介紹中國現代繪畫藝術的先行者之一。
中國的繪畫藝術也為柯珠恩的攝影創作提供了無窮靈感。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中,她常看到煙霧繚繞的山峰、栩栩如生的花鳥、盈盈裊娜的美女、溫文儒雅的學者……漸漸地,中國的山山水水和各族人民的生活成了她攝影創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最近,她的一組攝影作品被命名為“荷之眼”。她說,古往今來,荷花始終是中國繪畫大師們非常喜歡的一個主題,一幅幅水墨畫所描繪出的荷花的千姿百態令人神往,“荷之眼”這組作品的選題也源于此。
《丹青之緣》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作者為目錄的印刷精美所吸引,更為這位高大的藝術大師柯珠恩女士的善舉所感動。
B.柯珠恩女士雖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但她對中國藝術有著長久的深厚感情。
C.柯珠恩謙虛好學,到過中國許多地方,走訪了許多畫家,她的很多珍貴藏畫都是畫家們贈送的。
D.中國的繪畫藝術為柯珠恩的攝影創作提供了靈感,中國的山水民情成了她的創作源泉。
E.柯珠恩在增進美中藝術交流和相互了解方面做了積極的工作,是唯一向西方介紹中國現代繪畫藝術的先行者。
小題2:作者為什么說“她是一位高大的藝術大師”?(6分)
小題3:柯珠恩對中國藝術的深厚感情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請分條陳述。(6分)
小題4:“藝術沒有國界”,就此說法請你結合文本,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8分)
《丹青之緣》閱讀答案
小題1:AE
小題2:
①從實際出發,柯珠恩女士確實身材高大,也是一位藝術大師。
②她目光高遠、遠見卓識,與眾不同。先行者之一。
③在增進美中兩國人民的藝術交流和相互了解方面,藝術高超,是一位藝術大師,是向西方介紹中國現代繪畫藝術的先行者之一。
小題3:
①早在1960年她就開始潛心研究中國美術史。
②1972年隨丈夫到訪中國,欣賞中國現代藝術。
③她成了中國的常客,還在北京住過兩年,以研究中國繪畫藝術。
④她與許多畫家交往,深為這些畫家們的精湛技藝和純樸氣質所打動。
⑤1982年在母校美術館第一次組織舉辦了中國現代繪畫展。
⑥1985年參與籌劃了在北京展出關于紐約的攝影作品。
⑦1987年撰寫出版了《新中國繪畫:1949——1986年》。
⑧中國的山水和人民生活成了她的創作源泉,攝影作品被命名為“荷之眼”。(一點1分,答出六點滿分)
小題4:示例:這個說法非常正確(或“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
①就是在中美關系非常緊張的時期,柯珠恩也在研究中國美術史,渴望了解中國的現代美術。
②中國的繪畫藝術以及中國的山水民情幫助柯珠恩取得了藝術上的巨大成就。
③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各種藝術得以在世界范圍廣泛交流,才出現了我國目前的音樂、美術、雜技、魔術等藝術形式的大繁榮與大發展。(觀點2分,結合文本4分,聯系實際2分)
(若有其它觀點,能做到理由充分、自圓其說者,可酌情給分)
看了“丹青之緣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