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觴之水閱讀答案
《流觴之水》閱讀材料
?、弁瑯拥哪捍褐?,同樣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懷,如同筆調零亂的草書,已經不是魏晉時的章法。
④繽紛的花瓣從上游星星點點地飄了下來——春天就是這樣,鮮花是她的容顏,燦爛地綻放,使江南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艷麗。這些來此地做著觴詠游戲的人,已經日漸老大,每次來反倒生出一些懷舊的感傷?;ò赀^后,盛著黃酒的觴緩緩地飄了下來。按規定,觴停在誰面前,誰就得即興賦詩,賦詩不成者則要罰酒了。
⑤我是作好被罰酒準備的,如果觴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許即興就成了一首詩,博得眾人喝彩;也許一時憋住,臉紅耳赤,傳了出去,說此人胸無點墨。可惜,觴到我跟前轉了個彎,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讓我的才華有所表現。注視著觴的動靜,卻見身邊的人變戲法般地掏出筆記本,上邊都有幾首早早做好的詩,準備應對。
?、尢彀?,怎么可以這樣?
⑦公元353年暮春,那個觴詠的文人游戲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詩才敏捷,把詩做出來了。在那個流連詩酒的時代,居然還有十六人未能成詩,從而罰酒三巨觥。當時,八九歲光景的王獻之也跟了來,一路行走已是勞頓,觴到跟前一時亂了方寸,詩興全無,只好喝酒,想必罰得天旋地轉,還是幾個兄長輪流背了回去。文人游戲就是這樣,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礎,不可太認真了。自然而然是人的稟性中最實在的部分,沒有矯飾,也沒有污染,就如年幼的王獻之,完全不會事先請求王羲之:“父親大人,替我作詩二首,以備明日觴詠之需。”作為父親的王羲之,也不牽掛這個小兒子是否能詩,是否當眾出丑。雅玩就是隨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預設之中,那真就談不上名士風度了。
⑧想想如此自在的文人交游歲月,已經像走馬燈一般過去了。觴還像當年那樣自然地隨水而下,人已不似那般的真率。有些燥熱,我站了起來,走出搖頭晃腦地吟誦的人群。
?、崦撓聲x人長衫,反而舒暢起來。舊日蘭亭并不在這個地方,這里的一切都是后人仿制的,滲透了人工的痕跡,就連王羲之喜愛的白鵝,王徽之喜愛的修竹,都長得如此精致,沒有一點野性,植物和動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它們是在野的生命,卻在人的修剪和圈養中,被改造得溫順起來。只有澄澈之水還是舊日模樣,在迎來送往中潺湲無息,越來越多的人工匠意被卷入水底成為舊事,連同當時的詩篇,都已不知所終。只有那年蘭亭雅集的詩文,依舊傳誦。
⑩人自古親于水,筑巢于水湄,枕濤聲于夢中;擊楫于中流,凌萬頃之茫然,卻越來越不能如水這般的自然。這也是生而為人的一個缺憾吧。
(有刪改)
《流觴之水》閱讀題目
小題1:文章第③段中說“同樣的暮春之初,同樣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懷”,閱讀全文后,請說說今人與晉人相比,“不同的文人情懷”具體有哪些內容?(4分)
小題2:作者從最初換上晉人衣衫到后來脫下晉人衣衫,其間經歷了哪些情感變化,請作簡要梳理。(6分)
小題3:“天啊,怎么可以這樣?”完全可以放在第⑤段末,作者卻把它獨立成段,有什么作用?(6分)
小題4:作者“幾次來蘭亭,都與流觴有關”,而且“時間過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觴卻一直不被遺忘”。但是文章的題目為什么用“流觴之水”而不用“流觴”?(6分)
《流觴之水》閱讀答案
小題1:懷舊的感傷,(2分)觴詠的虛假,失去了名士自然、真率的風度(2分)
小題1:換上晉人長衫,模仿晉人的動作,心中感受到了晉人般的優雅從容,甚至想做幾件;觴詠中見身邊的人早作預設應付作詩,失去了流觴之戲的真率,心感“燥熱”;最后脫掉晉人長衫,回到真我,心情變得舒暢起來。(每點2分,意合即可)
小題1:獨句成段,突出了作者對預做詩歌來觴詠的震驚(2分),突出了作者對觴詠失去“真率”現象的憎惡(2分),放在古今觴詠對比的中間,使對比更加突出鮮明。(2分)。
小題1:今人的“流觴”游戲中的衣著、詠詩、環境等都只具備了晉人的形式,而失去了晉人“隨其情性,得其自然”的真率品質,所以不用“流觴”作題目(2分);只有流觴之水“還是舊日模樣”,還表現出晉人如水般自然的名士秉性,(2分)流觴之水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用它做題目,表達了作者對真情真性的呼喚和對“矯飾”文風的批判。(2分)
看了“流觴之水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