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詩仙李白閱讀答案
《一代詩仙李白》閱讀材料
④“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正在廬山隱居。永王李璘奉命征討叛賊,李白只知道為國家效力,就投在李璘的帳下。他斗志昂揚的歌唱著:“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他以為這回該輪到他大顯身手了。誰知李璘野心膨脹,不聽調遣,結果發生內訌,被唐肅宗消滅。李白這一回可是真惹下彌天大禍了,在古代,像李白這樣在卷進爭奪皇室寶座的斗爭中失敗了,是必死無疑的。然而唐朝畢竟是唐朝,經人營救,皇帝竟也沒有堅持要殺他,只判他永遠流放,最后遇赦又不了了之。這也成了后世貶低李白的把柄。其實這件事什么也不說明,只說明他不懂政治而已。
⑤李白又是個極為狂傲的詩人,自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狂,是自信的外現,是對人格尊嚴的充分肯定,是對束縛人的社會習慣勢力的蔑視。他大聲疾呼:“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昂首天外,根本不屑以世俗的價值為標準,“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責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贈辛判官》),他是那樣不可一世。最可貴的,是他用時代的最強音,驚天地泣鬼神的吼出了一聲:
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⑦這一聲吶喊,使千百年來被封建制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不愿被踩進泥坑卻又無力抗爭,敢悄悄地直一直腰,在心靈深處扶起最后的一絲人格尊嚴,在無可奈何中聊堪自慰,找到一點心理平衡。
《一代詩仙李白》閱讀題目
1.文章開頭寫:“李白是何等人物,豈能把這種過眼云煙的榮耀看在眼里,是醉了還是疲憊了?”聯系上下文,“醉”指什么?“疲憊”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1)只有唐代,才能接受李白這個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來照亮輝煌壯麗的唐代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狂,是自信的外現,是對人格尊嚴的充分肯定,是對束縛人的社會習慣勢力的蔑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開頭和結尾都引用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認為李白的“這一聲吶喊”在當時有作用嗎?請結合自己的感受,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代詩仙李白》閱讀答案
1.“醉”指李白的驕傲,在中國詩歌史上,他第一個以詩人的身份,昂首挺胸地走向皇宮,成為皇帝的嘉賓。“疲憊”指的是被封建制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不愿被踩進泥坑卻又無力抗爭,而李白卻勇敢地做到了。
2.(1)比擬。一方面說明唐玄宗善于鑒別人才,認為不如給李白自由,讓他去寫詩;另一方面,說明正因為有了李白這樣富有“狂放”性格的詩人,唐代詩歌史上才會留下“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華章。(2)排比。將“狂”貶詞褒用,贊美李白人格的力量。
3.這樣寫前后呼應,更能集中反映李白狂放不羈的性格,同時使主題更加突出、深刻。(意對即可)
4.有作用。正如文章結尾所寫的:“使千百年來被封建制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不愿被踩進泥坑卻又無力抗爭,敢悄悄地直一直腰,在心靈深處扶起最后的一絲人格尊嚴,在無可奈何中聊堪自慰,找到一點心理平衡。”沒有作用。當時封建統治勢力十分強大,而且古代許多丈人性格軟弱,恪守尊卑有序的封建訓條,所以沒有起到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一代詩仙李白閱讀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