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練習及答案
文言文練習一:不見長安
文言文練習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4分)
(1)更重問之( ) (2)異昨日之言( )
12、對文中劃線句意思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你認為長安像太陽一樣遠嗎?
B、你認為長安與太陽比,哪一個更遠?
C、你認為長安與太陽比遠,怎么樣?
D、你認為長安遠看太陽,像什么?
13、明帝認為“日遠”的原因是 ;認為“日遠”的理由是 (2分)
14、從晉元帝的處境考慮,他從晉明帝的第二次回答中能感受到什么?(3分)
文言文練習答案
11、(1)又 (2)不同 12、B 13、不同人從日邊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14、思考角度一:與失去舊都相關,例如“晉元帝感受到重返舊都異常難受”;
思考角度二:與晉明帝相關,例如“晉元帝感受到晉明帝對自己的寬慰”。
兩個角度均可,若答“晉明帝很聰明”則不得分。
文言文練習二:“國中有盜牛者”
國中有盜牛者,牛主得之,盜者自言改過,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無使王烈②聞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遺之,或問其故,烈曰:“此盜人能悔其過,懼吾聞之,是知恥惡,知恥惡,則善心將生。故與布勸為善也。”
閑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擔重,人代擔行數十里。問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劍于路。人拾而守之。還見之,前者代擔人。老父以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時盜牛者也。
文言文練習
1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
(1)盜者自言改過( ) (2)幸無使王烈聞之( )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為仁者,告之烈。
12、根據本文情節內容填空。(2分)
——王烈嘉獎知恥惡者——盜牛者行善受人敬。
13、下列啟示與選文無關的兩項是( )( )(4分)
A、要充分相信別人。 B、知恥惡者能從善。 C、要勇于改正錯誤。
D、行善意在圖回報。 E、要寬恕他人的過錯。
文言文練習答案
10.(4分)(1)過錯,過失 (2)讓
11.(2分)老人認為他是品德高尚的人,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王烈。
12.(2分)盜牛者被抓知悔改(只答“被抓”或“知悔改”扣1分) 13.(4分,各2分)A D
文言文練習三: 阮裕焚車
阮光祿①在剡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③?”遂焚之。 (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言文練習
2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乓庥瓒桓已? ) ⑵借者無不皆給( )⑶阮后聞之 ( )⑷遂焚之( )
25.憑借注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這個故事表現了阮裕怎樣的性格?(3分)
文言文練習答案
24.⑴想 ⑵都 ⑶(有人)想借車而不敢借這件事 ⑷車
25.我有了車子卻使人不敢來借,還要它干什么?
26.即使是他沒有責任的事,只要這事跟他有關,他也要十分嚴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絲一毫的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