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培養的傳統閱讀答案
《發揚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培養的傳統》閱讀材料
現在我們所說的遵守道德規范、樹立道德理想,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都是就個人道德而言;我們所提倡的基本道德規范、道德意愿、道德情感、道德境界,無一不是以個人道德為主,都要落實到個人基本道德上,最終指向是成為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我們所強調的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或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其內容來說,也主要針對個人道德要求和道德修養。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應突出個人基本道德的培養,使每個人都成為主體,落實到每個人的實踐中。
很多人都知道,梁啟超早年在《新民說》一書中大力提倡公德。面對20世紀初社會變革和國家富強的迫切要求,《新民說》在1902年剛開始寫作時,明顯是以提倡公德為主導方向的。他強調,中國文化中重私德、輕公德的情形必須改變,否則中國在近代世界的衰落是無法挽救的。梁啟超所理解和大力提倡的公德主要是愛國、利群,他把個人對群體的自覺義務看成公德的核心,這是同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大勢密切相關的。
一年多后,梁啟超的思想有所變化。他開始重新審視私德的意義,故而寫了《新民說》的第十八節“論私德”。他指出,有些人把公德和私德對立起來,不僅沒有利國利群,反而由于蔑棄私德而引起社會的不滿。有鑒于此,梁啟超又專門論述了私德的意義,以補充論公德的不足。他還提出,公德是私德的進一步推廣,那些有私德而公德不備的人,主要是缺少在私德基礎上的進一步推廣;而如果私德不立,則用以推廣的基礎也無以成立。
梁啟超在《新民說》中提倡公德很有影響,人們甚至把《新民說》的道德思想僅僅歸結為公德說。實際上,《新民說》中后來寫的“論私德”一節,對此前的公德說作了很大的補充和修正,更深刻地思考了私德在整個道德結構中的基礎意義和重要價值。為此,梁啟超還編錄了《德育鑒》,發掘儒學道德修養的文化資源。梁啟超不僅在理論上肯定私德的重要性,而且在私德修養方面提出了“正本”“慎獨”“謹小”三項主張。當時從事革命或維新的人士很多以不拘小節的英雄自命而流為功利之士,梁啟超對此深為痛心。
現代社會對私德、公德都需要,但就個人行為來說,私德是基礎。當前,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一種偏向:不區分公德私德,不強調私德的培養和意義;輕視個人道德,輕視小節。一些人認為在道德建設上只講公民道德就行了,不夠重視個人基本道德的培養。其實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早已指出,公民的品德和善人的品德是不一致的,一個好公民不必具有善人所應有的品格。可見,公民品德的要求較狹,善人品格的要求更為全面。所謂善人品格,就是我們所說的私德或個人基本道德。在這方面,中華傳統美德提供了豐富的德目。
中華文化重視個人道德品質、注重加強個人道德修養,在這個方面有著豐厚資源。在當代社會中加強私德建設,可以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的相關內容。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代生活需要的基本私德有:仁、義、誠、信、孝、和,即仁愛、道義、誠實、守信、孝悌、和睦;次一級的私德有:強、毅、勇、直、忠、廉,即自強、堅毅、勇敢、正直、忠實、廉潔等。在私德建設的問題上,我們既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為核心,又要注重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和弘揚,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應結合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德目細化,加強個人基本道德培育,使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真正落到實處。
(選自2014年9月22日《人民日報》, 有刪改)
《發揚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培養的傳統》閱讀題目
12.關于“私德”,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重視私德培養,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而鮮明的特點。
B.私德是公民基本道德,是要落實到個人身上的道德要求。
C.梁啟超經過反思,更加推崇私德的重要性,公德是私德推廣的必然結果。
D.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在私德上有著豐富的資源。
E.私德的要求比公德更為全面,要在公德的基礎上強化對私德的培養。
13.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應突出個人基本道德的培養,使每個人都成為主體,落實到每個人的實踐中。
B.亞里士多德所謂“公民的品德”與中華文化中私德、個人基本道德等概念是相一致的。
C.梁啟超《新民說》中起初特別強調公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面對20世紀初中國社會變革和國家富強的迫切要求的時代背景。
D.加強私德建設,需要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
14.梁啟超對“私德”的論述和評價有著怎樣的變化?請結合文意分析。(4分)
15.結合文中的觀點,談談你對下面這段話的理解。(4分)
2003年春夏之交抗擊“非典”中第一個以身殉職的廣州中醫醫院醫務人員葉欣,在她染上非典之后,身邊的同事去搶救她的時候,她說“傳染性很強,不要靠近。”
《發揚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培養的傳統》閱讀答案
12.AD
13.B
14.①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條件下,梁啟超大力提倡公德,強調改變重私德、輕公德的情形;
②之后一年,梁啟超開始重視私德的意義,認為私德是公德的基礎,公德是私德的進一步推廣;
③梁啟超更加深刻地思考了私德的重要意義,不僅在理論上肯定私德的重要性,而且在私德修養方面提出了“正本”“慎獨”“謹小”三項主張。(答出一點給1分,兩點3分,三點給4分,意思對即可)
15.①重視私德培養是中華文化的鮮明特點。公德、私德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規范,要落實到個人身上的道德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應突出個人基本道德的培養,落實到每個人的實踐中。葉欣的行為、語言可以歸入中國傳統的私德,或親情友誼的利他主義。她踐行了中華私德,犧牲自己而維護了他人的生命。(2分,觀點、分析各1分,意思對即可)
②現代社會對私德、公德都需要,但就個人行為來說,私德是基礎,私德的踐行、推廣也能擴展為公德。葉欣的言行是屬于私德的,但其犧牲個體生命、以生命為代價來支撐職業責任,背后也是現代公德的要求。我們從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現代公德的影子。(2分,觀點、分析各1分,意思對即可)
看了“發揚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培養的傳統閱讀答案”
